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如何客观全面的看待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客观全面的看待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同时也拉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帷幕,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此之后,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不断,迫使中国一步步走上了丧失领土与主权的不归路。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可以说是全面而惨无人道的,军事方面,西方列强发动许多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政治方面,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迫使中国签下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经济方面,西方列强不仅迫使中国支付高昂的战争赔偿,同时还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经济掠夺;而在文化方面,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目的在于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这样的侵略史无疑是中国的屈辱史,为我们后人所痛恨。但是,回顾历史,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愤恨与谴责,我们更应该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去以史为镜,在回顾历史中有所借鉴与收获让我们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诚然,西方列强的侵略带给了中国许多危害,最严重的危害莫过于使中国丧失了领主主权,将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导致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加速了中国经济的瓦解;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让中国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民不聊生。同时在思想文化上,西方列强侵略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许多历史文化财富如圆明园被帝国主义摧毁,不复存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强烈冲击。但是,平心而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全然都是坏的影响,凡事都有两面性,西方列强的侵略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历史进程。首先,外国侵略者叩开了中国的国门,让中国从闭关锁国的“天朝”的美梦中惊醒,改变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封建主义现状,正是这一改变的发生,才有了后来中国的不断反思、完善与发展,使得一些有志之士为了救中国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才开启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同时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促使封建经济解体,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的注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而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毕竟西方列强入侵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利益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真正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然而一味的把列强对近代中国带来的危害归于外来客观因素,也是不正确的。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检讨自己的不足。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中,侵略者们独把目光集中在了中国呢,而又是为什么近代中国被侵略者们一击就破呢?根本原因是封建体制的问题,这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人们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有关,而前者则是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不断让步,让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不断退让,然而正如《六国论》中所说“六国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尽”,清政府的退让换来的不是外国侵略者的满足与和平,而是让侵略者们发现了可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于是爆发了西方列强的全面侵华战争。这一点,正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与检讨的主观原因。只有全面的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了解到侵华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我们才能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才能真正让中国强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看待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发展,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兴起。可以大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还有沙俄。这一时期,英法等国为掠夺原料、开拓市场,俄国继续其一贯的侵华政策,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当时西方国家侵华的主要格局是共同支配,美国占优势,到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侵略战争。他们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抢夺路矿权、提供政治性贷款、大规模设厂。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经由日本独占。一战后,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门户开放”政策纵容日本侵华;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已不可能。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他一切保持原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现代化,即不根本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只在某些方面在有限的程度内进行向资本主义制度靠拢的改变。洋务派是其最早的代表。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其先驱。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没有正常发展起来,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固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自然经济起了瓦解破坏作用,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中国民族资本不仅遭到具有特权的外国资本的排挤,而且无力抗拒在中国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官僚资本利益的军阀势力。封建的土地关系、商业高利贷资本和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及其上层建筑,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维护而得以继续存在。帝国主义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以上是经济的影响.简要概述就是: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政治: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阶级上: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这时的阶级关系可以说已经稳定在了这一层面,因为过去的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消亡了.社会矛盾: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了首要的第一的矛盾,人们并不甘心受外强欺负,所以社会矛盾的两个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还有一点就是意识形态的改变,因为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致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当然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强的入侵也使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跪着觉醒——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属于近代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浓重的灰色。它是屈辱与反抗,血与泪,爱与恨相互交织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中,西方列强的侵略无疑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却也让这个沉浸在美梦中无法自拔的民族在血泊之中跪着觉醒。●难以估量的巨大伤害毫无疑问,西方列强发动的商业入侵,军事袭击,资源掠夺,文化移植使封建的旧中国千疮百孔。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正阳门箭楼被侵略者的炮火毁于一旦。时隔四年,清政府重修正阳门,工程估价用银四十万九千九百一两二钱九分,这笔帐比起辛丑签约赔偿外国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来算得精细多了。挨了打,赔了银两之后,再去修复洋人打坏的城楼,历史在无情的捉弄着我们这个民族。姑且不谈炮火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硬伤”,在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内伤就已经难以估量了。从19世纪40年代起,即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国商人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料和劳动力,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从此,外商企业在主义经济在华产生。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外国侵略者还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从70年代后期起,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它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使列出合法化,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总的来说,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并且剥夺中国海关主权,随后开设洋行,开展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控制了出版权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思想舆论,可以通过出版物宣扬西方文明的先进,丑化中国,为列强的侵略活动和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但这些出版物也传播了大量有关西方政治、学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对中国人了解世界、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它们的代理人。利用教育活动宣传、推广宗教本是基督教的传统手法,而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它们兴办教育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传教士除自己办学外,还积极插手中国人办的新教育。为了协调行动,更好地影响和控制中国教育,传教士还建立起教育的全国性组织。西方传教士首要任务是控制中国的教育改革,使它的发展方向符合侵略者的利益。但他们在引进近代教育制度和理论及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还是起过一定作用。三是兴办各种所谓慈善事业以笼络人心。包括办医院、孤儿院、育婴堂及从事其他救济事业。慈善事业只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目的。教会医院拿病人作试验,孤儿院、育婴堂虐待儿童的事屡有发
本文标题:如何客观全面的看待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