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学习材料七党史知识五百问
1党史知识五百问一、选择题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围绕“迎接建党(B)周年,向党的()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开展的。A89、17B90、18C91、19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B)在上海举行。A1921年7月1日B1921年7月23日C1921年7月31日3、党的(B)上诞生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A一大B二大C三大4、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C)。A李大钊B陈独秀C蔡和森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A)。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辩证法唯物论实事求是C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独立自主6、(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科教B改革开放C开放7、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C)延伸和深化。A服务群众B岗位奉献C科学发展观8、(B)是改革发展新阶段求真务实的根本任务。A以人为本B落实科学发展观C实现政府转型D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共产党的党性是(A)的最高表现。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10、党的(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七大B八大C九大11、党的(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12、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A),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A执行党的决定B执行党的路线C执行党的政策13、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C)。A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B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其他配方式并存;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十七大报告明确党的建设的新总体布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C)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A开放性B民主性C先进性15、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里,这让人们看到了民族复兴征程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显著标志。A民主B文明C和谐16、2008年12月18日,纪念(B)3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践充分证明,3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2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我们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历史新时期。A改革开放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C真理标准讨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D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经济建设三步走思想解放17、中共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进了一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比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第一次写进党章的是(C),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其中第一次第一次突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的是()。A邓小平理论民主经济建设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明政治建设C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富强文化建设18、为了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A达成和平协议B实行两种制度C实现三通往来19、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不是(C)。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C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证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1、2010年1月24日至25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和除夕(A)到井冈山慰问革命老区干部群众。A胡锦涛B温家宝C江泽民22、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A)。A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B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方法好、工作成果好、群众反映好C体制机制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2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是在(B)。A南昌起义时B八七会议上C文家市决策时24、中共中央在(B)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A遵义B瓦窑堡C洛川25、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告同胞书》C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6、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B)。A“将革命进行到底”B“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7、从(C)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A1949年B1952年C1953年28、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3A坚持一个国家,两个政府B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9、党的十五大提出,面向新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指(C)。A反腐败B经济建设C党的建设3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1、实施(A)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A扩大就业B城乡协调发展C共同富裕3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B),保障人民基本生活。A社会服务体系B社会保障体系C社会发展体系33、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A)、()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A社会协同,公众参与B各负其责,相互配合C优势互补,资源共享34、坚持(A)、(),巩固军政军民团结。A拥军优属、拥政爱民B互相依存、共驻共建C共同发展、互相促进3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C)、()、()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A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谐B求和平,谋发展,促稳定C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36、加强党的建设要围绕着(A)。A党的基本路线B经济建设C反腐倡廉37、确定我国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B)的关系。A改革和开放B计划和市场C发展和稳定38、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A)。A农村改革B城市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39、在党的80多年历史间,党章已历经(C)次修改。A3B7C144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C)。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1、要走(B),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42、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C)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B)。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4、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就是要(B)。A按照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4B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C放慢改革开放步伐,防止出现大的失误4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A)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4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C)和谐相处的社会。A人与环境B人与资源C人与自然47、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B),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遵循客观规律B尊重农民意愿C依靠农民群众48、发展(C),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A环保经济B绿色经济C循环经济49、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B)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A十届三次B十届四次C十届五次5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A发展生产力B提高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A)的公民。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5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5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54、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C),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D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规律55、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B)的先锋战士。A社会主义觉悟B共产主义觉悟C共产主义理想D社会主义理想56、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C)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A不正之风B腐朽思想C资产阶级思想57、(B)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A各级干部、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B各级领导干部、时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C领导干部、始终、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558、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所设的党组外,都由(A)产生。A选举B上级任命C群众推荐59、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A)的基本经济制度。A共同发展B为补充C并存60、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B)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A建党五十年、建国五十年B建党一百年、建国一百年C建国一百年、建党一百年6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剥削B权贵C官僚D垄断6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A)发展战略。A可持续B跨越式C前瞻性D推进式63、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A集中吸收B个别吸收C广泛吸收D统一吸收64、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B)决定。A上级党组织B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C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65、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B)才能实现。A充分民主和人人平等B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C充分民主和高度发达D充分发展和人人平等66、3月5日,第(C)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在人民
本文标题:学习材料七党史知识五百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