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学前教育专业“4S“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
1学前教育专业“四S”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四川省射洪县教师进修学校喻善平何武摘要: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本文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四S”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双学”为前提,加强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双训”为途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6项基本技能与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依托“双岗”为载体,从而对接行业的用人需求与岗位需求;达成“双证”为目标,增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并介绍了取得的较好效果。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四S”模式探索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于1990年开设。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建有专业电钢琴室、多功能舞蹈室、音乐教师、风琴室、手工制作室、形体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室,教学条件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和教研的需要。无论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还是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先后有毕业生近千名(中职和成人),基本就业于射洪县及周边市、县公立和民办幼儿园,2011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目前,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育人育才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彰显专业魅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行业吸引力,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颠覆传统的以学校与课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行业,我们通过探索,以“师范性、技能性、实践性”作为指导思想,将“两种素质,6项基本技能、完成实习与升学两个任务”作为育人目标,加强了该专业文化建设,注重了师德的养成训练,还几经研讨、论证,提出了“双学、双训、双岗、双证”的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新模式,取其“双”字音节的头一个字母,简称“四S”人才培养模式。一、第一个“S”,即突出双学为前提所谓双学,即学文化知识,学专业知识。知识的建构是为能力的习得奠定基础。没有知识建构这个前提不行。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是为专业成长服务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一部分学生还要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即使完成了深造,但学好了知识,还有利于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来说,学知识不仅仅是口传耳听,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习得,有时是同步进行,有时是交错进行,因为知识脱离能力是空洞的知识,能力脱离知识只是简单的能力。当然,对学前教育来讲,在侧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对突出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但十分重要,而且从广度与深度上,作为师范专业,必须加强,这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职业的需要,岗位的需要。(一)学文化知识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该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相对于其它专业来讲,文化素养要求高一些,如此,方能达成“教书育人”的职业要求。除了学好语数外为专业学习、升学、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外,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和思维工具,提升文化素养与人文素养,毕业时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且有利于支撑学生升入大专院校深造。为了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语数外课程的师资安排上,选拔优秀的教师授课。而且在半期与期末都加大了考试难度,目的是将提升该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工作落到实处。2、在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上将“语数外”的周课时比其它专业均增加了1课时。3、利用早晚自习时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人文素养。4、加强课外兴趣活动,如成立课外文学小组,读书沙龙,英语角,诗词朗诵,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等,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二)、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是该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幼教生涯中支撑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专业素养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生成的,是在专业能力(技能)的培养中巩固的。为了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1、课程设置中开齐开足了专业课程2该专业学生要学习关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学习如何针对儿童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身体等方面的特点而循其规律来实施教育,还需要学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等课程。因此我们将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教师口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舞蹈》、《美术》、《钢(风)琴》、《音乐》、《手工》等。2、专业知识学习从五个方面得到落实为了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既重视讲授,又重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专业知识的讲解重视情景或案例导入,尽量多用多媒体,将枯燥化为形象直观。注意知识前后的衔接过渡,讲解时既要讲清知识点,概念、背景、原理,又要注意语言的简练生动。既要贴近生活,又不失专业规范,将专业术语生活化、情景化、具体化地表达,语速快慢适当,有节奏感。讲解中突出重难点时,语气要加重,适当反复诱导。当然,重视讲授也不是由教师一味的满堂灌,而是在讲新知识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质疑,探索,补充,细化,深化知识点。在生生合作中,在师生互动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专业知识新授时的有效性。同时,也不忘纠正时下的一些偏颇做法,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一至二门技能,可以一肥遮百丑,因而不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要告诉学生知识脱离能力是空洞的知识,更要告诉学生,能力脱离知识只是简单的能力,学好专业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前提与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另外,除扩大阅读量外,对某些专业课程,知识内容繁杂,要敢于“减负”、“治超”。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取舍和精选“最有价值”的、“必须、够用”的知识点来学习,将一些与能力培养无关的艰深繁杂的知识排除在外,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突破重难点上。(2)重视讲练结合即精讲与多练相结合,以《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为例。本课程采用讲授,听录音、示范及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边讲、边听、边练习,以语音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上口为先。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普通话标准音进行训练。录音课以磁带、教材为基础,对主要内容加以介绍、提示和示范。在语音训练上采用绕口令、说话、朗读、演讲等方式,生动活泼,精要好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尽量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等。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水平。辅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气氛充分活跃起来,做到寓教于乐。(3)充分利用数字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时代在前进,我们应与时俱进。尤其是当下的学生,在学习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时,由于枯燥难懂,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此,一方面我们精选适宜的内容,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与宽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重视直观化表达。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本校数字化平台上网搜寻相关教学内容,注意衔接补充性、更新性、延伸性的知识,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丰满、充实,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4)重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仍以《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为例。学习普通话必须要注重口语练习,因为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要深刻领会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有效的实践,除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外,在课余的活动中,包括寝室用语,出校后的语言交际,甚至回家后也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在练中学,但也不要盲目地练,在练的同时得到理论的指导。这样才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5)学习幼儿园管理方面知识为了学会对幼儿园的高效高质管理,也为了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素质,我们还开设了《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幼儿园管理的功能,了解幼儿园的管理要求,并在实习中结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际掌握一般的理论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掌握做为一名幼教管理工作者(无论是园长或教师)为了提高幼教质量需从哪些方面优化自己。并通过幼教实习与考察,理论联系实际,为初3步掌握幼儿园组织和管理的技能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效果。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学前教育的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了基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运算,空间想象的逻辑思维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掌握了2000个左右常见的英语单词与短语,能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能灵活的进行日常交际,并能围绕一个话题写出一篇50—80字的短文。从2009年至今,在遂宁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下,共进行了4次公共基础课会考,我校学前教育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参加会考,连续4年学生平均分在全市夺冠,受到市、县教育局的高度赞扬。通过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需的态度及从事幼儿教育的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学会了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技能。二、第二个“S”,即以强化“双训”为途径。所谓“双训”,即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说、唱、弹、跳、画、做);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即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为教育活动能力)。在幼教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次进行了行业调研,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对能力目标要求作了一些调整,即“具有一定的幼教组织能力,制定编写教学计划、教案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又将音乐、舞蹈、琴法、讲故事、普通话、简笔画与手工等六项基本技能明确纳入其中,还要求基本掌握制作课件和给幼儿简易化妆的技能。(一)强化学前教育学生的六项基本专业技能1.明确六项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六项基本技能是指学生在“说”、“唱”、“弹”、“跳”、“画”、“做”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将“说、唱、弹、跳、画、做”等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六项基本技能,占总课时的35%以上。所谓“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语音、语法、词汇上说规范的普通话,标准力争达到二等甲级;二是能对小朋友进行流利得体的口语指导;三是会讲故事。“唱”,能唱至少五十首儿歌,具有胜任幼儿唱歌课的实际教学能力。“弹”,能初步掌握钢(风)琴的基本弹奏方法,指法正确、娴熟,能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具有伴奏和自弹自唱儿童歌曲的能力。“跳”,能掌握一般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和脚位,能掌握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方法,具有柔韧、力度、弹跳等素质,能跳二十个左右的儿童舞蹈,初步具备幼儿舞蹈创编和舞蹈欣赏能力。“画”是指能娴熟地画简笔画和卡通画。“做”指的是手工制作动、植物类教具与玩具。还要求基本掌握制作课件和给幼儿简易化妆技能。每学期侧重一项技能训练。每人自选二至三项技能经过优化形成特长。2.强化训练专业基本技能方面的几点作法。(1)、鼓励师生考取专业技能等级证为适应专业技能教学要求,我们十分注重“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现有基础上考取更高级别的技能等级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并在晋职评优中给予量化支持。师高才能弟子强,在教师的影响带动与指导下,幼教专业学生根据相关的专业技能量化指标,刻苦训练,积极提升。已毕业的学生中,除普通话二甲等级外,已有30%的学生拿到钢琴、电子琴、舞蹈等方面的技能等级证。因而形成了师生皆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氛围,有效提高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2)、让专业技能训练落至实处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大力践行我校自创的实训课七字环节教学法——即“备(教学准备,课前完成)、组(组织教学)、讲(精讲)、范(示范)、训(训练)、评(展示和评价)、理(课后进行设备与场地的清洁与归位整理)”。其中,以“训练”为重点环节,占教学时间的60%,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也要进行指导和辅导。并结合项目教学法,将专业技能设置成若干个项目,再将一个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这样就抓住了专业技能训练的要点,且落到了实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和实践智慧的动态养成。4(3)、我校鼓励承担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骨干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专业“4S“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0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