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现状及解决途径。1.交通拥挤,行车速度下降1.道路及其基础设施滞后于车辆数量的发展2.混合用道交通模式造成交通秩序混乱2.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缺乏科学管理3私人汽车数量增速迅猛,耗能多,污染严重3.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2地下铁道建筑组成地铁根据其功能、使用要求、设置位置的不同划分成车站、区间和车辆段三个部分。5.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2.停滞萎缩阶段(1924年~1949年)3.再发展阶段(1949年~1969年)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地铁限界确定的依据、车站建筑限界确定应遵循的规定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地下铁道的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受电弓或受流器限界。它们是根据车辆外轮廓尺寸及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各种误差及变形,并考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态等因素,经科学地分析计算确定。(1)限界是确定行车轨道周围构筑物净空的大小,是管线和设备安装相互位置的依据,是专业间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它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限界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确定。(3)限界一般是按平直线路的条件进行确定。而曲线和道岔区的限界应在直线地段限界基础上根据车辆的有关尺寸及不同曲线半径、超高,不同道岔类型分别进行加宽和加高。(4)在制定限界时,对结构施工、测量、变形误差,设备制造和安装误差,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难于预计的其他因素在内的安全留量等,都应分别进行研究确定。线路平面设计的原则、主要技术标准(1)指导思想及一般原则①地铁线路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②双线右侧行车制③线路最高运行速度(2)主要技术标准①曲线半径②曲线连接(1)站位选择原则①方便乘客使用②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③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④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⑤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左右线关系及线间距过渡(1)左右线的几种常见关系常见的地下线的几种形式:a.左右线等高并列平行b.左右线等高并列平行c.左右线上下重叠d.左右线分开左右线分开,左线对右线在平面、高度之间均保持一定距离的并列线路纵剖面设计的原则及标准、影响纵剖面设计的因素(1)一般原则①纵剖面设计应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平稳及乘客舒适,高架线路要注意城市景观,坡段应尽量长。②线路纵剖面要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线路敷设方式与埋深要求,隧道施工方法,地上地下建筑物与基础情况,线路平面条件等,进行合理设计,力求方便乘客使用和降低工程造价。③尽量设计成符合列车运行规律的节能型坡道。2.影响纵剖面设计的因素(1)覆土厚度(2)地下管线及建筑物(3)地质条件(4)施工方法(5)排水站位置(6)桥下净高(7)防洪水位折返线的形式、各自的特点、车辆出入线的布置形式看ppta.双折返线b单折返线c.渡线折返线d.侧线折返线e.环线折返线f.综合折返线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辅助线的分类及用途(1)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①大型客流集散点②城市规模大小③城区人口密度④线路长度⑤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⑥地铁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⑦人们对站间距离的要求辅助线分类及用途辅助线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折返线、存车线、渡线、联络线、车辆段(车场)出入线。线路路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线网中的规划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2.线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适当留有发展的可能性3.规划线路要尽量沿城市干道布设4.线网中线路布置要均匀,线路密度要适量,乘客换乘方便,换乘次数要少5.线网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乘客提供优质交通服务6.线网中各条规划线上客流负荷量要尽量均匀,避免个别线路负荷过大或过小的现象7.选择线路走向时,应考虑沿线地面建筑情况,要注意保护重点历史文物古迹和环境8.车辆段(场)是快速轨道交通的车辆停放和检修的基地,在规划线路时,一定要同时规划好其位置和用地的范围第三章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1)符合规划(2)满足客流(3)换乘便捷(4)事故疏散(5)适度装修(6)无障碍通行(7)兼顾人防(8)综合开发地铁车站的分类方法与分类地铁车站根据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形式、站台形式、换乘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1)地下车站(2)地面车站(3)高架车站按车站埋深分类(1)浅埋车站(2)深埋车站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1)中间站(即一般站)(2)区域站(即折返站)(3)换乘站(4)枢纽站(5)联运站(6)终点站按车站结构横断面形式分类(1)矩形断面(2)拱形断面(3)圆形断面(4)其它类型断面按车站站台型式分类(1)岛式站台(2)侧式站(3)岛、侧混合式站台台1按乘客换乘方式分类①站台直接换乘②站厅换乘③通道换乘2.按车站换乘形式分类①“一”字形换乘②“L”形换乘③“T”形换乘④“十”字形换乘⑤“工”字形换乘地铁车站的组成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等三大部分组成。车站地面通风亭位置选定时应考虑的因素(2)风亭(井)布置应根据地面建筑的现场条件或规划要求,风井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相结合。进、排、活塞风井口部距建筑物的距离均应不小于5m。车站出入口按平面形式分类;出入口通道分类。1)按平面形式分类①“一”字型出入口②“L”形出入口③“T”形出入口④“П”形出入口⑤“Y”形出入口出入口通道分类①地道式出入口通道②天桥式出入口通道第四章矿山法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的组成。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盾构法衬砌管片的分类盾构法修建的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重点采用矿山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①须能与围岩大面积牢固接触,保证衬砌与围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②要允许围岩能产生有限的变形(在浅埋隧道中限制较严格),能在围岩中形成卸载拱,不使上覆地层的重量全部作用到衬砌上。③隧道衬砌以封闭式为佳,尽量接近圆形。④隧道衬砌应能分期施工,又能随时加强。盾构法修建的隧道衬砌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预制装配式衬砌是用工厂预制的构件(称为管片),在盾构尾部拼装而成的。(2)双层衬砌为防止隧道渗水和衬砌腐蚀,修正隧道施工误差,减少噪音和振动以及作为内部装饰,可以在装配式衬砌内部再做一层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内衬。(3)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挤压混凝土衬砌(简称ECL)就是随着盾构向前推进,用一套衬砌施工设备在盾尾同步灌注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砌。4)盾构法施工时特殊地段的衬砌曲线段的衬砌在竖曲线和水平曲线地段上,需要在标准衬砌环之间插入一些楔形衬砌环,以保证隧道向所需的方向逐渐转折。箱形管片和平板形管片各自特点是什么?平板型管片:因螺栓手孔较小或无手孔而呈曲板型结构的管片。截面削弱较少或无削弱,故对千斤顶推力具有较大的抵抗力,对通风的阻力也较小。箱形管片的纵向接缝(径向接缝)和横向接缝(环向接缝)一般都是平面状的。箱形管片:因手孔较大而呈肋板形结构。接头螺栓的穿入和拧紧比较方便,节省了材料,单块管片重量减轻,便于运输和拼装。但因截面削弱较多,在盾构千斤顶推力作用下容易开裂平板形管片的接缝除了可采用平面状外,也有采用榫槽式接缝的。管片的连接有几种形式柔性连接刚性连接目前较为通用的是柔性连接,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单排螺栓连接销钉连接无连接件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及构造要求明挖法修建的隧道衬砌结构☆2、矿山法修建的隧道衬砌结构☆3、盾构法修建的隧道衬砌结构☆4、特殊地段隧道衬砌结构盾构法隧道管片衬砌环的分块如何分块及安装衬砌环的组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若干标准管片(A)、两块相邻管片(B)和一块封顶管片(K)组成。另一种是由若干块A型管片、一块B型管片和一块K型管片构成。重点明挖车站结构抗浮设计的原因和措施。①原因浮力对车站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当浮力超过结构自重与上覆土重量之和时,结构整体失稳上浮;b.导致结构底板构件应力增大。所以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应就施工和使用的不同阶段进行抗浮稳定性检算,并按水反力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结构构件的应力。②抗浮措施施工阶段:a.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浮力;b.在底层结构内临时充水或填砂,增加压重;c.在底板中设临时泄水孔,消除浮力;d.在底板下设置拉锚。使用阶段:a.增加结构厚度。b.在结构内部局部用混凝土填充,增加压重。c.在底板下设置拉锚。d.在底板下设置倒滤层。重点逆作法结构的特点①结构型式与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处置要求关系密切。②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常兼有临时结构和永久结构的双重功能。③多跨结构需设置中间竖向临时支撑系统,与侧墙共同承担结构封底前的竖向荷载。④大多数交汇于同一节点的各构件不同步施工,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连接问题。⑤必须根据上部框架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及节点连接的精度要求,严格控制边、中桩的绝对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⑥用逆作法施工的侧墙和立柱的混凝土施工缝,必须采用特殊施工方法和处理技术。逆作法结构中间竖向临时支撑系统的设置方式。(a)在永久柱的两侧单独设置临时柱(b)临时柱与永久柱合一。(c)临时柱与永久柱合一,同时增设临时柱。明挖法施工车站的顶板和楼板的型式①单向板(梁式板)②井字梁式板③无梁板④密肋板第五章重点目前地下铁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及施工工艺流程。明挖法盖挖法矿山法新奥法盾构法沉管法掘进机法顶进法明挖法2、优点①施工方法简单,技术成熟。②工程进度快,工作面大,便于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投入,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时作业。③浅埋时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均较低,且能耗较少。3、缺点①外界气象条件对施工影响较大。②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地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且易造成噪音、粉尘及废弃泥浆等的污染。③需要拆除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④在饱和的软土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较难控制,且坑内土坡的纵向稳定成为威胁工程安全的重大问题。工艺流程开挖基坑------修筑衬砌-------回填土石----恢复路面重点盖挖法2、优点①缩短占道时间,减少干扰;②受外界气候影响小;③结构水平位移小;④可减少水平支撑系统。3、缺点①施工工序复杂,交叉作业多。②出土不方便。③板墙柱接头多,防水困难。④工效低,速度慢。⑤中间立柱承受荷载有限。工艺流程修筑边墙----开挖顶部土体-----修筑顶盖-------回填并恢复路面-----开挖下部土体----修筑底板及内部结构新奥法及浅埋暗挖法2、优点对地面干扰小,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小。3、缺点不方便机械化作业,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条件恶劣,风险大。工艺流程超前支护(必要时)----钻爆、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钢架、喷锚联合支护----防水层-----模筑混凝土盾构法2、优点①可在盾构支护下安全开挖、施做衬砌;②掘进速度快,劳动强度低;③不影响地面交通或航运;④不受季节、气候影响;⑤无噪声和振动;⑥在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埋深较大长隧道具有技术、经济优势。3、缺点①价格昂贵;②机械设备复杂;③工艺繁琐,需专业队伍。工艺流程开挖竖井----安装盾构机---开孔出发----盾构推进-----拼装管片、注浆--到达另一竖井沉管法2、优点①可制作出质量均匀且防水性能良好的隧道结构。②由于沉放隧道的密度小,地层的承载力几乎不成问题。③隧道可以埋在最小限度的深度上,从而使隧道的全长缩短至最小限度。④因为管段制作采用的是预制方式,且浮运与沉放的机械装置大型化,这样对施工安全与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都较有利,且大大缩短了工期。3、缺点①管段的浮运、沉放以及沟槽的疏浚、基础作业等依靠机械来完成,需考虑管段的稳定、航道的影响等。②对于沉放管段底面与基础密贴的施工方法还应继续改进,以免沉陷与不均匀沉降的产生。③不均匀沉降和防水等问题须进一步研究。工艺流程预制场制作管段----拖运至隧址--(沟槽浚挖、支座设置)--沉放管段--管段水下连接--
本文标题:地下铁道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0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