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史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标准化石: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2指相化石:能够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3底层划分/对比: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如岩性、化石、接触关系等)把剖面上的地层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划分;将划分好的地层单位与邻近的或远距离的各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层位上是否相当。4层型:指某一命名地层单位或地层界线的典型剖面。单位层型:指定义和识别一个地层单位当标准用的地层典型剖面;界线层型:给两个命名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和为识别这个界线作标准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的点。5地层叠覆律(地层层序律):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6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成因是相同的。7垂向加积作用(纵向堆积作用):指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8横向加积作用(侧向堆积作用):指沉积物的颗粒是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沉积下来的。9瓦尔特相律(相对比原理):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10复理石:一种特殊的海相沉积岩套,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所构成的韵律层系。单层薄,而累积厚度大,由频繁互层的、侧向上稳定的海相矿岩和(或)较粗的其他沉积岩和页岩层组成。11磨拉石:形成于山前坳陷的巨厚的以粗碎屑为主的一套岩系。其成分中砾岩占70%~80%,含砂岩、灰岩、泥灰岩、页岩、盐类、煤等。岩层松软,厚度巨大,通常分选和磨圆较差,常见交错层和波痕,相变急剧。12D-C,D-B植物群:D-C双扇蕨科的网脉蕨(Dictyophyllum)-格脉蕨(ClathroPteris)植物群,代表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D-B莲座蕨科的拟丹尼蕨(DanaeoPsis)-贝尔瑙蕨(Bernoullia)植物群,反应潮湿温带内陆环境。13E-E-L动物群:东亚地区晚侏罗世十分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以出现东方叶肢介(Eosetheria)-类蜉蝣(EphemeroPsis)-狼鳍鱼(LycoPtrea)为特征,简称E-E-L动物群。14小壳动物群:指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15象州型,南丹型沉积:1象州型:地层以浅水碳酸盐岩为主,厚度较大。生物化石丰度,分异度高;以腕足、珊瑚、层孔虫、苔藓虫大量繁盛为特色,并有双壳、腹足、头足、三叶虫、棘皮类、厚壳竹节石、介形虫、藻类等多门类化石。层孔虫、复体四射珊瑚和层孔虫为主筑积而成的生物礁广泛分布。代表浅水富氧的碳酸盐台地环境2南丹型:地层主要为暗色含浮游、游泳生物的薄层泥岩、泥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岩。生物化石为菊石、竹节石及无眼的三叶虫。代表较深水滞流贫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槽)沉积。16化石和石化作用: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在成岩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的改造而形成化石的作用。17威尔逊旋回:大洋壳并非永远存在,一般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把这一过程称威尔逊旋回。18岩层、地层:野外见到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地层、火山岩地层及变质岩)泛称为岩层;当涉及探讨它们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和组成填图单位时,就称为地层。二、简答:1岩石地层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及关系?岩石地层单位:以岩性、岩相为主要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可分为四级:群,组,段,层(根据需要群之上可建立超群,之下可建立亚群,组之下也可建立亚组)。年代地层单位:指以地层的形成时限(或地质时代)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它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某一时间片断内形成的所有岩石(或地层)。)年代地层单位分级:宇、界、系、统、阶、时带。2C-P全球植物地理分区(包括各植物区植物类型、气候特征、地理范围)?答:晚石炭世起陆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所占空间领域均有重要发展,在古气候的影响下开始呈现明显的植物地理分区。1、热带—亚热带植物区(P时分化为欧美植物区,华夏植物区—繁盛大羽羊齿):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带,包括中国大部、日本、印尼苏门答腊、中亚、欧洲及北美东部。以高大的石松、节蕨和科达类繁盛为特征,还有多种真蕨和种子蕨。树高林密,郁郁葱葱,形成热带丛林景观、其中鳞木高达30-40m,直径粗达2m,树干不显年轮。2、安加拉植物区:为温带植物区,分部于北亚及我国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地区。有草本的真蕨、种子蕨和见到清晰年轮的乔木类,以Neoggerathiopsis(匙叶)等为代表。3、冈瓦纳植物区——Glossopteris(舌羊齿)为较寒冷植物区,以冈瓦纳大陆为中心,另外还包括南美南部、非洲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以Glossopteris(舌羊齿,10)为代表,在我国西藏珠穆朗玛峰北坡及拉萨等地均已发现。由此表明当时这些大陆应为一个统一的大陆---冈瓦纳大陆。舌羊齿为特化的乔木状种子蕨,高可达6m,但种类单调,反映为南半球中、高纬度较寒冷气候带。3印支运动及对东部古地理格局的影响?答:发生的时间——T(T3/T2),由黄汲清(1945)命名。1古地理格局变化,华南、华北T二分性明显,大海退,古气候重大变化;2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3板块拼合—印支褶皱带形成: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三江褶皱带。之后,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本拼合;4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环太平洋开始发育。4中国三叠纪的古地理、古构造轮廓?答:中国三叠纪地史表现为:在时间上的二分性,在空间上的三分性。三叠纪,特别是早、中三叠世,仍继承了古生代以来的以秦岭海槽为界所显示的“南海北陆”的特征,受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的影响,华南地区明显海退。中国三叠纪古地理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以“秦岭—昆仑山”为界,“南海北陆”的古地理格局十分注目2南部海区,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东侧为华南稳定浅海,西侧为活动的多岛洋盆。发展史上有明显两分性:1华南地区,以印支运动为转折,早、中三叠世以浅海碳酸盐沉积为主2晚三叠世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占优势5燕山运动及地史意义?答:燕山运动由翁文灏(1927)命名,分为早(J2/J3)、中(K11/K12)、晚(K22/K23)三期。1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2受燕山运动的影响,J纪末—K纪初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的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3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成矿作用盆地的形成导致油气的形成,华南地区断陷小盆地内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岩浆、火山活动形成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三、论述:1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判断标志?沉积环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滨海环境等).。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和古生物特征的组合,即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判断标志:1、物理标志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2、岩矿标志组分,自生矿物3、生物标志2华北地台形成演化史(以时间为顺序,从构造、沉积地层展开)?华北板块古大陆的形成过程中新元古代开始沉积盖层古元古代末期,吕梁运动(19亿年—18亿年),形成华北原地台太古宙末期,五台运动(26—25亿年),形成了华北陆核下古生界海相沉积3化石形成条件、保存类型?化石的形成条件:生物条件—硬体最有利,软体易腐烂分解;埋藏条件—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时间条件—时间长;成岩条件—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化石的保存类型: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模铸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分为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生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如觅食迹、脚印、卵等;化学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有机质,如氨基酸等。全新世/统Qk第四纪/系Q更新世/统Qp上新世/统N24新生界(CZ)新近纪/系N中新世/统N1渐新世/统E3古近纪/系E始新世/统E2古新世/统E1
本文标题:地史学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0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