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学案14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
富顺一中学生课堂导学提纲编号:14使用日期:11月25日编制:2017届化学备课组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第1页共4页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含量:O、Si、Al、Fe、Ca、Na。2、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3、掌握钠、铝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4、了解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关系。5、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金属单质在反应中表现的还原性。【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钠与氧气的反应。难点:掌握钠与氧气产物的分析。【导学流程】了解感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金属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五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到三千年前的铁器时代,直到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钢铁、铝等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就是最好的例子。金属单质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在高温时可以燃烧;而氧化铝(Al2O3)却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为什么他们之间在性质上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要点突破】要点一金属的存在和通性知识梳理1、金属元素的存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态存在,如Na、Fe、Cu等活泼金属;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态存在,如Pt、Au。2、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在地壳中含量占前10位的元素中,只有氧、硅、氢3种非金属元素,其余7种均为金属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第二位是。这10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为。3、金属的通性(结合课本P46“思考与交流”和“图3-2”,完成下列问题)(1)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2)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a、教材46页图3-2是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些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②镁条燃烧:③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④镁条与盐酸反应:b、指出上述①②③④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将(3)、(4)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c、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富顺一中学生课堂导学提纲编号:14使用日期:11月25日编制:2017届化学备课组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第2页共4页d、结合上述学习及回忆初中有关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你能归纳金属单质共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吗?金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做,体现。要点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1〗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1]: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并用小刀切开,观察断面的颜色,并注意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断面有什么变化?(1)金属钠保存在,原因是。(2)钠的取用:用________夹取放在_________中的钠,用_________吸干表面的_______,用______切割一块,剩余的钠块应_________。(3)现象:切开瞬间可观察到,过一会儿又观察到。(4)解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2]:切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在坩埚里加热(1)现象:加热时钠先发生融化,然后产生色火焰,生成色的(化学式为Na2O2)(2)Na2O2和Na2O,__________更稳定。通过实验观察,尝试归纳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色、有、质地(能用刀切开)、熔点、常温下为态的金属。2.铝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2〗金属铝与氧气的反应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8“科学探究”,思考、探究如下问题:(1)完成下表:(2)反应方程式:(3)铝比铁活泼,为什么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而日用铁制品容易生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1、加热空气中久置的铝箔2、加热用砂纸仔细打磨的铝箔富顺一中学生课堂导学提纲编号:14使用日期:11月25日编制:2017届化学备课组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第3页共4页深入学习探究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2、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探究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O2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产物有何不同?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数。2铝为活泼金属,为什么可以常温下“稳定”存在,而不会像铁那样出现生锈现象?探究三完成P13、金属的通性(2)a、b、c、d〖知识拓展〗1、金属与其它非金属反应2Na+Cl2==2NaCl2Na+S==Na2S2、(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2)非常活泼的金属(如Na、K、Ca等)放入盐溶液中,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而不能与盐发生置换反应。迁移应用1.有关金属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2、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富顺一中学生课堂导学提纲编号:14使用日期:11月25日编制:2017届化学备课组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第4页共4页钠强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4、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A.有银白色光泽B.有延展性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D.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5、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C.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6、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7、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8、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科学视野】尖端技术中的金属钠钠是碱金属元素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金属钠还在尖端技术、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要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发射航天飞机、导弹都要用到火箭,如何确定发射后的火箭在空中的位置呢?这就需要钠蒸气来帮忙了。火箭发射后,在大气层真空释放出钠蒸气可产生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据此就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还可以计算出火箭周围气体的密度。当前,人们已能利用原子能进行发电,其好处颇多。原子能发电需要的一个重要装置即是原子反应堆。在原子的裂变过程中,由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会使反应堆内的温度升得很高,因此就需要把热量导出,使反应堆冷却。充当导热剂(冷却剂)的就是钠与钾的合金(含20%~50%的钠)。这种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具有比固态金属更为优良的导热性能,是原子反应堆理想的导热剂。日常生活中,钠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作单色光源的钠光灯(高压钠灯)。这种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度高,广泛地用于制作指示灯、路灯等。另外,钠还可作为合成橡胶的催化剂、石油的脱硫剂等。
本文标题:学案14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1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