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1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分为相对独立又有关联的两部分,地形类型及其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简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绘制。地形是指地表起伏的情况,地球表面是由各种各种各样的地形组合而成的,常见的由五类,即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教材对地形类型的内容作了简化处理,要求学习能够通过图片来判断五类地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地球的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既受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总的来说,内力作用常常使地表的起伏加大,这种作用往往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比较而言,外力作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结果是使地表趋于平坦。教材中介绍了常见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特点和结果。等高线地形图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地图类型之一,由于在前面已经学过一般地图的判读方法,所以教材主要从用图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地表形态特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关系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等高线图时会感到困难,教师在最后还应该准备几幅等高线图供学生做判读地形的训练。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并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1-2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3.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4.知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并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某种地形模型,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2.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探究地形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初步感悟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思想。2.使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等高线地形图的用途。3.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描述,感受我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主要的地形。难点: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主要的地形。四、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对于地形,只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来判断,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师在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当地的地形特点,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主要地形特征的感性认识入手,由近及远逐步展开。地形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2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形起伏大的山区,交通往往不如平原地区发达,对经济发展会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师在教学上可以多举一些家乡人民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例子。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外力作用千差万别,形成了许多特殊的地形,教师在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时,可根据当地外力作用的特点,适当补充介绍这些特殊的地形特点,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高线地形图对学生的空间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初一学生的空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将“立体”的地形转化为平面的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将三维的地形特征转化为平面的图形。教学流程五、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水槽,刀片,大个马铃薯,白纸六、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四川崇山峻岭的照片,问:那里的地形跟我们这里的一样吗?(不一样)问:既然我们这里的地形跟雁荡山的地形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二、新课教学1.地形的类型⑴设问: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峻,有的低洼,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那么你知道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答: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设问:那你能从各种地形的图片中认出某种具体的地形呢?出示:各种地形的图片,思考、回答:要求学生能判断这些地形设问:那你能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呢?⑵课件展示这五种地形,老师进行总结:丘陵——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平原——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④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⑤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⑶P140思考:家乡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属于江南丘陵,可以从交通、旅游、特产、气候等角度进行分析。2.地形的变化⑴地球的内部力量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地形的类型地形的变化等高线各地形的表示巩固与提高3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地形,而且通过喜马拉雅山从海洋——陆地,台湾海峡从陆地——海洋,我们也可以知道地形一直是不停的在变化的。那么什么力量是地形变化的原因呢?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一种力,那就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内力:来自地球内部力。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内力的存在?回忆并讨论得到:从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中表现出来。提问:从上面这些表现来看,你知道内力能促使地形发生怎么的变化呢?内力促使地形变化结果: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提问:除了内力还有其他力吗?⑵地球的外部力量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角峰和冰斗谷等地形图。思考: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形成了上述的地形?——地球的外部力量。什么叫外力?结合实际举例,启发学生思维,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夏收之后的麦田需要及时犁耕,新翻的麦田本来土块遍地,但时过数日土块自然变小了且松散了。风的作用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结论:风的吹蚀、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流水的作用展示:“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贵州织金洞”等。结论: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江河水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沉积形成平原、三角洲;流水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看课件图片,分析冰川对地形的影响。思考:“当我们到一个山区考察时,看到有高耸的山峰,有深陷的河谷,有褶皱弯曲的岩层,有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一切地表形态是地球上什么力量作用的结果?”(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讨论:为什么说外力是地形的雕塑师?答:内力作用使地壳运动,从而塑造了山岭低地,使地面趋于起伏,形成地形骨架,所以内力是地形的塑造师;而外力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面趋于平坦,改造地形骨架表面形态,所以外力是地形雕塑师。第2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二、新课教学假如你是以为登山运动员,现在打算要去登某座高山,在出发之前你得把整座山的地形给画出4来,那这个地图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1.等高线:山地中起伏的不同地方,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用线连接起来,这样的线条叫等高线。2.制作等高线(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切身体会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如何阅读等高线地形图。)⑴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山峰的形状,然后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依次画上等高线。⑵指导学生观察山峰上的等高线(俯视的角度去观察),然后思考如何把等高线画在平面纸上。⑶课件展示右图:得到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3.看图片,让学生把地形和地形图更精密的联系起来。实际地形要比模型复杂得多,我们也不可能亲自测绘,怎么表示更复杂的真实地形呢?演示:握拳平放于桌面,将拳头看做地形模型,指出拳头上能代表山顶、山谷、山脊和鞍部的部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4.下面研究等高线地图上的山顶、鞍部、峭壁、山谷等部位的等高线如何区别:p141表。看图片,慢慢演示,尽量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高线的特点。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陡坡等高线较密处缓坡等高线较疏处山峰(洼地)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5.根据学过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P141图4-58(及时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分析的能力。)左边那幅是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右边那幅是山脉,中间高,四周低,但中间的山峰不是非常陡峭。三、巩固与练习P144课后练习:1、C处附近,等高线分布表明,该处是峡谷,在此处筑大坝可以省工,并且集水效果最好。2、流水对高山高原地形具有侵蚀作用,在平原地区具有堆积作用。5风的吹蚀会形成风蚀城堡、戈壁,风的堆积作用可以形成沙漠。【教学资料链接】1.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⑴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⑵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⑶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2.中国的地形种类⑴高原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⑵盆地中国有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它们多6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⑶平原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区。3.浙江地形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经118°00′-123°00′、北纬27°12′-31°31′之间,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
本文标题: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1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