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实验
实验: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习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方法。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图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地表形态的各种特征,初步确定野外观察的主要路线、地点和内容。实验步骤:1.确定地面特征线在进行地貌判读时,首先要确定地面特征线(地性线)的部位和走向。在流水作用为主的地区,常见的地性线有分水线(山脊线)、汇水线(谷底线)、坡折线和坡麓线等等,这些地性线把地面分割成许多单元地形面。2.判别地面形态类型要从判断地貌的形态类型人手,根据等高线所反映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大的形态类型。陆地地貌的形态类型,首先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等等,山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最后划分并描述中、小地貌的形态类型。3.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对于大、中、小形态类型的认识,需要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实验结果:一、确定1:1万岳麓山幅地形图为3度带的过程已知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万,带号为31,24,故为三度带。二、据在1:1万岳麓山幅地形图所定点,计算该点所在带的中央径线Y坐标114°50′18″;114°/6=19°,(19°+1°)×6-3°=117°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17°三、作三P-P’的地形剖面图四、求A-B的坡度角第1幅两点距离为a=2.8cm*10^(-2)*30000=840m高程差为b=13*40=520m坡度角为arctan(b/a)=31.8°第2幅两点距离为a=3.0cm*10^(-2)*30000=900m高程差为b=15*20+8=308m坡度角为arctan(b/a)=18.9°五、三幅图的地形地貌的判读及描述六、设计从C点-D点的行走路线。深切割高山地貌比例尺:1:30000等高距:40米
本文标题: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1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