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球上的空气华漕中学周炜炜2005年11月8号初三(3)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圈的结构和臭氧层的作用(2)知道空气的成分,记住氮气和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3)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初步培养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观察实验的能力。(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约的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3)通过实验原理的探究活动,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初步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论分析时,帮助学生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误差分析,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空气的组成。2、难点:空气组成测定实验方法探究。三、教学模式引导——探究模式四、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五、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以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引入主题。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简单的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猜谜语。讨论,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化学课堂。提出问题神州六号飞行的高度是374千米,那里的空气情况是怎样的呢?大气圈图片展示。观察思考(3)人类活动、天气现象发生在哪一层(2)电离层的作用(3)臭氧的作用阅读寻找问题答案。观察与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能进行适当的简化。实验导学提出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出化学课题的一般研究方法。展示拉瓦锡著名的空气组成研究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拉瓦锡实验原理。即把空气中游离态的氧变成了化合态的氧。使曲颈瓶中气体压强减小。思考了解熟悉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阅读讨论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引出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团体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装置的简化分析给出新的实验装置分析装置。帮助学生看图。实验方法探究通过阅读,讨论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品?引导学生得出: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固体;反应不能太剧烈。思考并回答。学生对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实验观察展示flash。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回答帮助学生树立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创设情景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实验失败,寻找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未恢复到原来温度。4、选择合适的药品,即反应后产物不能是气体。(小结)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本文标题:地球上的空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