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宁夏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宁夏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李金香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01摘要产业的发展会取得经济利益,但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会带来很大影响,各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有的消耗资源多,有的污染环境。本文以宁夏为例探讨了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指出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既要考虑经济利益,也要兼顾环境效益,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关键词产业结构环境影响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在各界达成共识。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二者互为促进。短期看,为治理环境会影响局部利益主体,但长期又对社会其他人带来正效应。对于宁夏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之时,不应重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先污染后治理因而付出惨痛代价的覆辙,在探索发展模式、进行结构调整时,应系统分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一、宁夏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环境效益表1宁夏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变化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元)GDP就业GDP就业GDP就业197823.569.550.818.625.711.9370198026.770.045.617.727.712.3433198529.465.340.017.930.616.8727199026.062.239.118.234.919.61393199520.859.743.719.435.520.93328200017.359.845.218.037.522.24839200216.055.245.919.538.125.35804200314.451.749.821.835.826.56691200414.149.852.021.533.928.87882根据历年《宁夏统计年鉴》整理。通过观察宁夏各产业的结构数据发现,就产业结构的趋势而言,无论从产值结构看还是从就业结构看都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先下降后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但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并不一致,较小的产值结构比重却有较大的就业结构比重,而较大的产值结构比重却是较小的就业结构比重。经济学上对产业结构效益的评价用比较劳动生产率[2]。就是产值比重与相应的就业结构进行比*宁夏自治区教委科研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李金香(1967-),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结构.2较,计算出比值。2004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为14.4%、52.0%、33.9%;三次产业的从业比例为49.8%、21.5%、28.8%;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289、2.419、1.177而全国平均情况是: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例为:15.2%、52.9%、31.9%,从业人员比例为,46.9%、22.5%、30.6%,全国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324、2.351、1.042。考虑到相应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资源状况,宁夏产业结构效益不高。(其他年份规律相近,略)按照上述评价方法,宁夏和有较高效益的发达国家的结构模式(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是1:1:1)相比差距甚远,与全国平均状况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各产业效益不平衡:第一产业效益太低,第二和第三产业效益较高。然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低技术的产业比重较大,并且整体上处于较低级次[3]。以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评价产业效益只是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一个方面,只考虑经济效益。这里的产出仅是总产值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增加值。无论按哪种方法计算都未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即没有涉及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指产业发展对地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环境效益就要考虑环境价值或者是环境成本。环境价值就是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对居住自然环境的改善产生的正效应。具体的直接表现是增加了绿色植被、净化了空气、水、较少污染等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做法。环境成本指企业消耗煤电油等能源和水资源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等不利于环境状况的影响。至于间接的对相关产业及地区经济的渗透所产生的效应从广义上说也是环境价值或环境成本。关于环境价值和环境成本,很多难以量度。目前统计中还未规定计算方法和计算口径,只是计算环境保护产业的价值和成本以及效益。要定量分析所有产业发展的环境效益还很困难。在这里我们可以定性地分析各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通常认为,宁夏的生态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以及区域地理位置条件处于劣势所致。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下,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主要生态类型,草原面积占全区的一半。宁夏多风,植被稀少,水蚀风蚀活跃,自我修复能力和自然净化功能差,极易发生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多数地区一旦遭到破坏污染,要恢复原有水平十分困难。本区天然林、草原、水域等系统的生物生长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沙漠化严重,面积达1.2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24.3%的土地沙漠化,造成表土吹失,养分流失,植被退化,干旱加剧,埋压农田、道路、村庄。宁夏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强度大,沙尘暴、干热风、低温冷害越来越频繁发生[4]。要提高产业的环境效益,就是通过发展对环境有利的行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发生,改善环境条件、抵消气候所造成的不利;同时抑制对环境有害的产业或通过各种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宁夏产业的现状看,对环境状况有积极的方面,但也显露出重要问题。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第一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第一产业多以绿色植物为生产对象,而绿色植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但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对水和土地的需求较大,而且,不合理的垦殖和放牧会引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污染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但总的来看,第一产业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有限,而且,第一产业对环境利大于弊。第二产业的环境影响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的,因技术和认识水平有限,往往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所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更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第二产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能耗、物耗水平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水平要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在第二产业内部,因各行业资源使用种类不同、工艺流程不同、资源密集度不同,因此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3异:一般而言,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物耗和污染要大于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比较小的。第三产业对环境资源的依赖很小,但旅游业、集体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对环境质量有直接影响,若管理不当会产生废水污染、噪声扰民、汽车尾气污染等有害影响,甚者会导致一些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6]。(一)宁夏第一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宁夏位于黄河上中游河套地区,地处内陆。黄灌区土壤肥沃,现有水浇地34.93万公顷,全部林地59.45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2.16万公顷,有草场229.35万公顷;水面养殖面积9.61万亩。这都是宁夏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环境价值的自然条件。近年以来耕地面积有增大趋势,造林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逐年增加。近几年大量植树造林,片片庄稼,道道林木,条条灌渠,纵横阡陌,夏季时真可称得上塞上江南,景色宜人。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稳定增长,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崛起。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建立适应资源特点的生产体系。建立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农业,不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为退耕还林奠定基础。虽然2004年林业的增加值在第一产业中只占4.94%,但林业的环境价值却是非常大的。经过退耕还林、提高水费,鼓励种树、饲养牛羊,加上近两年气候条件较过去几年有好转,从1999年至2004年,植被有一定恢复,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退耕还林后,林木覆盖率由1980年的4.85%上升到2004年的8.40%。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小流域治理初见成效,2003年,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公顷,占现有流失总面积的22.2%,治理沙化面积40万公顷,占现有沙化面积的31.8%,同时利用生物和水利工程治理北部盐渍化取得了可喜成绩[7]。宁夏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也带来了一些不利。2004年产值比重为14.1%,而就业水平比重为49.8%,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0.257,说明创造一份产值需要3.4倍的劳动力,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从环境的角度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还是太大,因为第一产业是以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面养殖为主的,占地多。在川区,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大,污染土和地下水。化肥使用量增大,1980只有17.7万吨,2004年达到84.2万多吨。山区地广人稀,林业非常薄弱,气候因素造成植被稀少,1998至2000年南部山区连续干旱,形成荒山秃林,地表土质酥松,风蚀水蚀严重,防风能力大大减少。然而,人口增加,毁林开荒,大量耕种,又大量放牧,造成草原退化,沙尘暴肆虐,对于整个地区环境都带来破坏。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宁夏是全国6个严重缺水省区之一,人均可用水资源量960m3,远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m3的用水紧张线。2004年,全区取水量为41.32亿m3,其中黄河取水40亿m3,引黄灌区地下水的不重复取水量1.32亿m3。而从用水行业看,农业是用水大户,2003年占用水总量的91.25%。综上所述,宁夏第一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正负两方面。积极的作用是发展林业、草业,扩大绿色植被,改善环境;消极的作用是不合理的垦殖,水土流失,化肥使用量增大,农业用水量比较大。(二)、第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第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耗用能源、用水以及“三费”的排放上。宁夏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2004年重工业占到76.5%,宁夏的制造业处于资源的4粗加工阶段。基础工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工业中采掘业占19.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原料工业占53.38%,加工工业只占27.22%,这说明宁夏重工业是以采掘和原料为主的行业。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87.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9个百分点。这样的局面不但附加值不高,更重要的是浪费原料,尤其对于重工业使用的某些原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资源和原材料消耗资源较多,对环境污染也大,而加工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从可持续发展,从环境角度讲,宁夏还应大力发展加工工业,这是提升工业层次的发展方向。就能源消费量上看,宁夏第二产业中,煤炭采选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及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比较多。以产值看,煤炭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最多。每万元产值能耗如下:表2万元产值能耗(以当年价计算)单位:吨资料来源:根据《宁夏统计年鉴—2004》数据计算整理,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对能源种类的消费上,电力和蒸汽及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比较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和蒸汽及热水的生产和供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煤的消费量是最多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对电力的消耗较大。而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家具、医疗、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等行业耗用能源较少,并且所耗的是电力。宁夏虽有煤炭资源,但现有煤储量在不断减少,一些煤矿已经无煤可采。同时使用煤炭污染严重。宁夏的万元产值能耗较高。2003年,宁夏万元工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综合能耗为3.88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2.65吨标准煤高46.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3.7、7.2、13倍,即使是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全区的万元产值能耗也是印度的2.1倍。部分重点产品能耗较低。虽然
本文标题:宁夏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