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考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主要表现地理核心素养要素的选择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分级核心素养的选择(1)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论述了教育目标、学习结果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结果。◆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表达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上位”的)依据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2)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是什么?(跳出学科看学科)依据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依据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论证报告》(3)选择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三个考量历史的考量:对百年地理课程文件及教材的梳理,寻找地理教育的“基因”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1.研究地理与人生的关系;使学生对于自然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知道适应环境的方法。2.说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实况,以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3.认明本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培养自助,自决的精神。4.利用自然的景物,培养审美的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前地理课程的目标表述(举例)1929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地理暂行课程标准》:1.本国地理阐明今后建设计划大纲所依据地理背景之意义,确实了解建国方略及三民主义中一切方案,而收笃信力之实效。2.外国地理阐明我国在国际上所处地位及有关重要各邦经济、商业、政治、外交、军事、交通等所受地理环境支配之原则;国际间分离合作之关键趋势,使知如何可以达到恢复我国国际地位之平等,并应取何种态度,以促进世界大同之责。3.养成学生研究时事应付时事之能力与习惯。4.使学生明了地理学科之性质与应用,增进其研究地理之兴趣。最新地理课程的目标表述《义务教育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摘录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9知识概念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位置区域区域间差异性区域相互关系地图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视野人地协调审美欣赏高中433747156初中572442492965中学6664422875合计111711118111024321175祖国认同(认知地理国情,热爱伟大祖国,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状况)国际理解(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关注世界大事)人地协调(认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备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PRED)地理学的考量:从地理学的思想、视角、方法等方面,重新认识地理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育人价值)综合理念多维视角人地关系地理学使命: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傅伯杰院士国际的考量:世界各国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启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国际地理联合会1992年)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知道在一个日益缩小的世界上,学生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便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进行有效的合作;虽然知识、理解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共同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过程,但这几方面仍然可以组合成为三大目标。学习地理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知识和理解力、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特别要发展下列几方面:(1)知识和理解方面(2)技能方面(3)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以下是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出现频数较多的25个核心素养关键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3121111101010109988877776666666602468101214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景观欣赏资源权益地图运用时空视角……综合分析地理信息收集环保地球观空间思维整体观念实践探究可持续观家国情怀敬畏自然文化理解地理鉴赏国情认知地理信息获取表达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课程的性质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有丰富的内涵能够建构出地理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或者是逻辑式的,或者是结构式的)能够展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基本活动经验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三个维度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主要表现素养名称内涵具体表现素养1:人地观念人地关系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3)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能够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懂得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素养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表现在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的变化、演进。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综合分析等。(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要素或局部发生变化,会使其他要素或整体发生变化。(2)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下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的。(3)能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其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并做出简要的地方性解释。素养3: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来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发展。(1)知道区域是认识地球表层的基本单位,能够从空间的视角,运用地图等工具与适当的认知方式分析区位条件,抽象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结构与功能,比较区域差异,解释地域分异的规律。(2)知道区域与区域间因存在差异而相互联系,能够运用区域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区域间联系的内容与方式、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方式。(3)知道区域是变化的、发展的,能够运用动态的观点进行区域分析与评价。(4)具有对区域、国家的认同感和一定的全球视野。素养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1)能够在野外环境中,运用各种地理工具(地图、罗盘、GPS等)确定方位,描述所处的环境特征(云层变化、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等)。(2)能够在野外环境中,运用地理眼光选择生存营地(气候、地形、水源等视角),防避自然灾害,具有积极自信的环境适应、独立生活和自我认知能力。(3)能够在野外环境中,通过观察、描述刺激想象和创造力,推断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好奇、欣赏、解释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4)能够设计自然规律原理模拟演示实验方案,设计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模拟演示方案,并进一步借助实验室环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完成“观测、记录实证数据,推理、论证、解释问题。”等科学探究过程。具有科学研究问题的思维能力。(5)能够在身边生活及社会环境中,进行调查、访谈,关注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现象,并能够解释评价现实问题,对发展出谋划策。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关心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核心素养的水平分级核心素养内涵1价值2分级从学科本质进一步挖掘从育人的角度进一步提炼近期开展的工作表现4表述要与学科素养自洽(价值观/思想方法/实践)进一步思考划分依据(两个思考)3思考1把握水平划分的关键点反映核心素养的表现考虑学习进阶的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有约束力,真正具有指导性、操作性、……1.情境:由简单到复杂(身边生活的-给定的-真实的)2.维度: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时间综合、地方综合)要素综合:低层次综合-中层次综合-高层次综合时空综合:越往高级时空综合要求越高(发生、发展、演化、预测)地方综合:越往高级地方综合要求越高(情境越来越真实、复杂,地方性解释难度增大)3.难度:由浅入深,单维度-两个维度-三个维度例1:综合思维思考2确定水平划分的线索和等级素养水平素养2:综合思维水平1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水平2对给定的较简单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能够用时间和空间统一的观念,对其发生、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与区域相关的能给出简要的地方性解释。水平3对给定的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综合地球表面各要素,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与区域相关的能给出地方性解释。水平4对现实中我国的生态保护、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等事项,能够从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以及地方综合在内的多维度分析,并简要进行科学性评价。水平5围绕家乡建设与区域发展,能够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找出其面临的主要人地关系问题,并进行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初步提出解决方案,主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例2:区域认知1.情境:由简单到复杂2.维度:三个维度如何组织区域(划区)如何认识区域(认识什么?怎么认识?)秉持怎样的区域观3.难度:由浅入深水平划分表现一表现二表现三1知道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区域,区域有特定的位置和界线。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区域地球表面具有特征的地区,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懂得人们设立不同区域是为了解释地球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知道区域是人类认识的产物,有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正式区域、功能区域、感知区域),也存在不
本文标题:地理学科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