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2015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彭水中学龚瑶考点透视:考什么?•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考点解析•第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的特征,分析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社会意义。•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第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或指出其局限性。命题探微:直击高考2014试题选材考点新课标卷Ⅰ宋词表达技巧,思想内容新课标卷Ⅱ唐诗宋诗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全国大纲卷唐诗形象、语言重庆卷清散曲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安徽卷宋词作品形象,表达技巧北京卷唐诗思想内容福建卷元曲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广东卷清词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川卷宋诗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试题选材考点湖南卷诗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江西卷宋诗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湖北卷唐诗语言辽宁卷宋词表达技巧山东卷宋诗作品形象四川卷清诗语言,表达技巧天津卷宋诗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浙江卷唐诗宋诗意象,表象手法命题探微:直击高考2013试题选材考点新课标Ⅰ宋词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新课标Ⅱ宋诗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全国大纲卷唐诗思想内容北京卷唐诗思想内容天津卷宋词语言,表达技巧重庆卷清词作品形象,思想感情辽宁卷宋诗语言,形象山东卷清诗形象,思想感情江苏卷宋诗形象,思想情感试题选材考点安徽卷唐诗金诗形象,表现手法浙江卷唐诗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江西卷宋词意象,思想感情福建卷宋诗语言,思想感情湖北卷宋词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湖南卷宋词语言,思想感情广东卷宋词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命题探微•1、选材方面,在经历了从唐诗宋词到魏晋诗歌、元明清诗词曲的选材范围扩大之后,现在的考察范围又呈缩小的趋势,选材上又重新回归唐宋诗词。2013年试题中涉及唐宋诗词的有14套,2014年有12套。•2、题材方面,蕴含哲理、富有情趣的诗词是命题的首选,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词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诗词、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词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词是命题的主要对象。•3、考点方面,近两年考查主要表现在炼字、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考查体现了新课标对鉴赏能力的核心要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侧重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设计命题。备考策略•1、2015年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唐诗宋词的回归仍将是一大趋势;•2、名家的非著名诗作和非名家的著名诗作将作为考查选材的热点;•3、考查形式仍以主观问答题为主。鉴赏之难•1、读不懂诗•2、看不透题•3、答不对点•4、知识储备不足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精表达会鉴赏考点突破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题目意象特殊词句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作者情感的载体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注释把握感情的切入点作者明确风格了解时代(一)读题目——题目定内容1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不看题目,就可能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山行留客》,才能明白写作用意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作者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已期待与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已过关的心情。读题目——题目定内容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思家的孤寂读题目——题目定内容33、表达作者的情感。①借景抒情②咏史怀古③伤春伤别④羁旅行役⑤山水田园⑥托物言志⑦边塞征战⑧赠友送别⑨闺怨⑩谈禅说理读题目——题目定内容44、确定诗歌内容分类。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北朝战乱尚武精神•南朝安定男女情思•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积累历史知识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2、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陶渊明——归园之乐•李白——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雅俗共赏•李贺——奇诡变幻•李商隐——含蓄绰约•杜牧——清丽俊逸•李清照——闲适与愁苦。读作者——作者定诗风2积累文学常识3、了解作者的际遇。(二)读作者——作者定诗风3•不同经历和遭遇,呈现的内容和风格会有极大差异。•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决定他超尘脱俗。•李白的诗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决定他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以草堂生活为界,之前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又经安史之乱;到了成都后,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前后作品内容、风格的差异。•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绪……•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读作者——作者定诗风3(三)读诗后注解•两个作用: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强调关注什么(三)读诗后注解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四)读意象积累文化常识常见意象类型送别类长亭灞桥南浦思乡类月亮鸿雁愁苦类梧桐杜鹃抒怀类(比德传统)菊梅黍离爱情类红豆连理战争类楼兰长城乐曲类:后庭花梅花落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问: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四)读意象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少年游·早行(宋)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快速找出每首诗中的关键句(五)读关键词句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少年游·早行(宋)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轻松愉悦的心境。诗人的寂寞思乡(五)读关键词句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五)读关键词句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五、读关键词•1、“冷”“暖”色调词•2、形容词•3、动词•4、叠词•5、统领词•6、诗眼词统领词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规范答题意识——“做对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全国卷Ⅰ】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bin)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读懂诗•第一步:读标题——借景抒情•第二步:读注释——赤壁情愫,感慨古人,凭吊英雄,勉励自己,感时伤怀。•第三步:读意象——西山暗示幽深。隐字突出赤壁的幽深。大险之地则显大志大勇之士。沙天均为江边开阔之境。渔竿客指垂钓的贤士,前着指为功名打拼,后者流露隐退之情•第四步:读词语——“明阔”暗示此诗有明朗开阔的意境。故感情基调则应为壮怀激昂。但是拳退二字暗含英雄人物的隐退。•第五步:读典故——三分联系火烧赤壁,
本文标题:高2015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