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轻工业/手工业 > 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
1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3-l-1,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题。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差异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C.整体性D.阶段性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C.经济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5.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A.①②⑧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6.导致图3一l一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A.气候条件B.交通条件C.土地条件D.历史条件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7~8题。7.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8.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9~11题。9.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2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①水系分隔②土质黏重③气候潮湿④交通落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11.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宝钢取代东北地区的鞍钢成为全国的“钢都”,原因是()。A.大型铁矿的发现和开发B.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足C.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D.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图3—1—3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12.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丘陵C.高原D.山脉13.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14.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丰富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人少地多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图3-1-4完成l5-16题。15.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16.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17、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18、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实地考察B、RS技术C、GIS技术D、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20.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二、非选择题21.图3-1-6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3-1-6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3(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比较甲、乙两地自然环境的相似性。①地理位置:②地形类型:③气候特征:(2)比较甲、乙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交通方式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低(3)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试简要说明甲、乙两区域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22.(1)阶段一时期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2)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在工业结构、工业布局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布局的调整生态建设:23.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认识身边的地理区域。研究对象:“海峡西岸经济区”(图3—1—6)。研究思路: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开展并完成下列课题的研究。(1)阶段工:观察海峡西岸经济区,说出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2)阶段Ⅱ: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3)阶段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分析福建省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战略的重要意义。4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4题。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A.内蒙古、甘、藏、青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4~7题。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7.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8~9题。8.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9.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灌溉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C.矿产资源开发D.气候异常5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1973年N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图3—24,完成10~12题。10.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11.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图3—2—5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3~15题.13.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地震14.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常见原因是()。A.人类开发B.气候变暖C.季风强弱D.构造运动15.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图3~2—6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1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8.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6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D.含蓄水源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9~20题。19.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西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西南地区20.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二、非选择题21.某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成因上说出该省荒漠化的类型。(2)说明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危害。(3)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指出因地制宜的防治对策。22.(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干旱程度。(2)说明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7(3
本文标题:地理必修3考纲题目(刷题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