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1页共9页必修三地理周考试题一、选择题(30*1.5=45)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2.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根据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回答3~4题。3.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②渔业产值有增有减③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④农业人口持续减少2000年2008年2009年农业人口(万人)25.4012.5011.70耕地(万公顷)28.5920.5020.23农业产值(亿元)216.50280.35283.15种植业(亿元)61.84106.07114.29牧业(亿元)80.7563.5060.04渔业(亿元)36.5355.2351.39农业服务业(亿元)8.208.49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2页共9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图表数据,上海农业发展的趋势可能是()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②牧业产值将持续下降③从业人口有所减少④农业产值比例将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6.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7~8题。7.该工程()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8.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3页共9页C.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为了加快推进老城区工业搬迁助推产业升级,腾笼换鸟,2014年青岛市启动实施“搬迁攻坚战”活动。下图为“青岛市区工业迁移方向图”。读图回答9~10题。9.青岛市区的工业外迁,对城市的影响是()A.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B.工业迁移有悖于城市新规划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凸显10.促使青岛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措施,主要是()A.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B.引进知名品牌的机械、化工企业C.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D.加快城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11~12题。11.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12.该区域()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4页共9页13.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A.侧蚀B.下蚀C.沟头崩塌D.溯源侵蚀14.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点B.B点C.C点D.D点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5~17题。15.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16.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17.右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据此回答18~20题。18.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5页共9页20.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21~22题。月份123456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0.13-0.25月份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43-0.40-0.20-0.100.110.2221.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2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23~24题。2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2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某水系及其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图中()A.水体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B.该区域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C.a水文站流量受湖泊影响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均匀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6页共9页26.该流域()A.水能资源缺乏,不能发展水电工业B.远离客源市场,阻碍了旅游业发展C.可发展毛竹、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D.土地荒漠化、酸雨等环境问题严重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27~28题。2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29~30题。29.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30.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南召一中高三地理周考试题答题卷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7页共9页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2)“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4分)(3)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32.(22分)图1、图2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区略图,图3、图4分别为图1、图2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8页共9页(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8分)(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33、苏北五市提出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使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飞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1)简要分析苏北五市能够吸引其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6分)(2)简述苏北五市接纳产业转移对苏北五市的影响。(8分)重视每一次考试为高考铺路奠基第9页共9页周考答案31(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2)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两点即可)(3)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32答案(1)差异:降水量M地小于N地(2分),M地分干、湿两季(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N地降水年内分配均匀(2分)(或答:M地年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分干、湿两季;N地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原因:M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2分)N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分)(2)径流量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2分);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2分);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2分);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2分)。(3)四周地形崎岖(或盆地周围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2分);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2分);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2分)。33(1)临近日、韩;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得6分)
本文标题:地理必修三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