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5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方法新探——以(人教版)地理3“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430079)石红娟摘要:地理教材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工具,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中学地理教材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写,反映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功能。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有助于认清教材的价值、发挥教材的功能,为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地理3的具体一节内容,浅谈区域地理教材的分析方法。关键字: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作为地理教学活动载体的地理教材,涉及不同层面的分析,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了解教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功能、特点及教材章节的整体架构,有助于教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教材;通过微观层面的分析明确具体章节的教学因子、知识构成、教材栏目和表述方式等,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教材的教学功能,这是对教学活动方向的指导,有助于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将教材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统一,也就是将教材的整体把握与详细解读相统一,同时突出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的特点,体现教材分析系统性和深入性。1(人教版)地理3整体分析通过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地理3则是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教版)地理3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是本模块的核心内容,主要结合具体区域的具体案例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学习了解区域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同时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五章讨论区域之间的2/5联系与协调发展。从区域内部到区域之间,呈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图1(人教版)地理3教材的整体架构2“荒漠化的防治”教材详析2.1课标解读依据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首先,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例,分析的是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其次,要求明确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再次,要针对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如何进行综合治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寻找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和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以“荒漠化的防治”一节为例,在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人教版)教材选择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的案例,主要基于:第一,荒漠化问题的典型性。全世界关于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占据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面积之大,不容忽视。同时,在半干旱地区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又引起了沙漠化的问题。第二,区域的典型性。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沙漠化面积大,推进速度快,已危及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引起了普遍关注等。第三,具有教育意义。荒漠化的形成和快速推进除了受制于自然环境外,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地理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3/5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断加剧荒漠化的速度和程度。这就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联系到生产和生活实际。我国有相当面积的国土当前都面临荒漠化的问题,西北地区侧重于土地沙漠化,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则面临石漠化现象的威胁。可以说,荒漠化现象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2.2教学方法与学情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的课标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本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进行。在学情方面,初中地理教学已涉及了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区域差异,即认识区域“在哪里,是什么”,为高中地理分析区域“怎么样,为什么”提供了基础性知识。同时,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法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2.3教材的教学因子及其内在联系2.3.1地理知识的分析本节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定义即解释什么是荒漠化,让学生对这一地理现象有明确的界定和认识,是学习其危害、成因及防治的基础。荒漠化的成因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荒漠化的防治是对应于其成因和危害提出的防治的策略和措施。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相互对应、逐步递进,形成了内在的逻辑联系。2.3.2地理能力的分析教材首先给出荒漠化的定义,学生通过概念对荒漠化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紧接着,依次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探讨本区荒漠化问题的形成原因,教材内容既有读图思考,又有分析说明,不断深化学生对荒漠化问题的认识。最后,针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整体来看,教材内容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分析深入的思维过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从自然和人文综合的视角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4/53.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从教学内容来看,通过对荒漠化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加深了对区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从教学方式来看,案例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与科学观念。2.4教材栏目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图文统一设计,同一类型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突出各自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1表述结构上,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优势互补。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相互渗透,图文并茂。叙述性课文文字规范简练,逻辑性强,主要阐释荒漠化的概念和成因。活动性课文与文互补,与图互补,补充和拓展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此外,活动性课文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众多的活动和阅读栏目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和思考提供了素材,同时,这些内容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使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2.4.2主辅案例合理选择与组合,补充和突出案例的教学功能。本节教材内容主案例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此同时,教材中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与前苏联垦荒地区的土壤侵蚀的案例作为辅助案例,其教学功能体现在:首先巩固了荒漠化形成原因的分析,延伸和拓展了教材中所呈现的荒漠化知识。其次,辅助案例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第一,说明了荒漠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除了西北地区典型的沙漠化,还土壤盐渍化、石漠化等,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同时更具特殊性,这是地理学区域性的集中体现。第二,明确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辅助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干旱的自然环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客观原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形成和加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调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是荒漠化防治的出发点。第三,在空间上的扩展性。荒漠化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引起了普遍关注。这种扩展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以全球的视角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迫切性。5/52.4.3渗透背景知识,突出地理事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本节教材内容通过图像展示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做了简单的叙述,选取“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作为阅读材料,体现了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了解西北地区发展的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变迁,对其自然环境和发展现状作出认识和反思。其教学意义在于通过渗透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的来源和发展历程,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犹如源头活水而并非孤立地呈现,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的融汇贯通。参考文献:[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刁传芳,高如珊.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李家清,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附:作者信息第一作者:石红娟性别:女籍贯:甘肃平凉邮编:430079职称:在读教育硕士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电话:13487084942邮箱:lzshihongjuan@126.com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4栋
本文标题:地理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