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震小组专题论文报告摘要:时间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灾害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未落幕。而在此其中,地质灾害作为最常见,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灾害类型,尤其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研究和预防。因此,我们将地震这一种地质灾害作为主要的了解和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一个有关地震的演讲专题,能多角度的展示、剖析和解释一些有关地震的特点、机理以及检测防治手段。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与人类的社会、经济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要减少地震灾害中的各方面损失及破坏,就一定要对地震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了解,并运用科学的力量,将这种灾害的直接损失以及后续灾害效应减小到最低。关键词:地震、类型、特点、形成条件和发展机制、分布、类型、监测、防治主要内容: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址灾害类型,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需要对地震有一些基本的科学认知,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了解有关地震的监测、预防等措施性手段,这样,才能有利于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将直接、间接的损失和伤害最小化,维护经济、社会以及人们呢日常生活的基本稳定和提高发展。在这里,我们小组整理了有关地震的多方面要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一、地震类型地震类型有好几种划分方式,(一)按照引起地震的力或者说能量的来源划分(1)内力地震:由地球内部能量(如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热能,地球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结晶作用所释放出的化学能、结晶能等等)引起的地震。(2)外力地震:由地球外部能量(如太阳辐射能,地球在太阳、月球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潮汐能等等)引起的地震。(二)按照地震震中的位置划分(1)大陆地震(陆震):地震震中位于陆地上。(2)大洋地震(海震):地震震中位于海洋上。(3)海陆过渡震(过渡震):地震震中位于海陆过渡地带。(三)按照震源深度划分(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km。(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km至300km范围内。(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但到目前为止,所观测到的地震震源深度最深为720km,这可能与岩石圈板块的最深俯冲深度有关。(四)按照震中距来划分(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2)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km。(3)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五)按照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感觉程度划分(1)无感地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感觉不到,只能用地震仪器测量出来,其震级一般小于3级。其中震级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震级在1至3级的称为微震。(2)有感地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能够感觉到,其震级大于3级。其中震级在3至5级的称为小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震级在5至7级的称为中震,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震级大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常造成严重的破坏。(六)按照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划分,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水库地震。下面对这四种地震简要介绍一下(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我国和世界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这种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里以内,属于浅源地震。其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最严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地震都属于此类。(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是与爆裂式火山的猛烈喷发同时发生。它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可分为A型火山地震(发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为1~10km,其发生与火山喷发活动没有直接或明确的关系,但与地下岩浆或气体状态变化所产生的地应力分布的变化有关);B型火山地震(集中发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狭长范围内,震源深度浅于1km,影响范围很小);潜火山地震(在地下岩浆冲至接近地面,但未喷出地表的情况下产生的地震)。(3)陷落地震往往是由洞穴的崩塌所引起的。例如,在石灰岩发育的喀斯特地区,溶洞的偶尔崩塌或大块岩石坠落,都可以造成小地震。盐丘和松软地层经地下水冲蚀后,也能发生塌穴。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有时在人为条件下,也可能引起陷落地震。例如地下矿体被采掘后,使周围的岩石失去支托,往往会引起崩塌而形成地震。这种地震有时也能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这种现象,在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特别是煤矿中常有发生。(4)水库地震是由于水库大量蓄水或过多抽水而引起的地震。前者称为注水地震,后者称为抽水地震。此类地震的发生也同样具有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除上述4类成因以外,地下核爆炸,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太阳、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诱发地震。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引起地震的原因可分为天然的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的成因来看,可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备注: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构造型诱发地震的内因是岩体贮存了构造能,水库蓄水后可能导致构造应力提前释放,从而诱发了地震。水库引发地震往往是由于建坝处附近有构造破裂带。因此存在着断层。水库蓄水后,会在原先的地层上加上很大的水的质量以及大坝的质量,这些作用往往会打破地层力的平衡的状态,而再次诱发构造地震的活动。)二、地震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它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2、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3、社会影响深远大地震由于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往往会引起社会、政府乃至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同时,一次地震的破坏区虽然有限,有感范围却很大,波及面广,对人们心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4、防御难度大与洪水、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的。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对地震灾害的防御,比起其它一些灾害来说,可能更困难一些。以汶川地震为例:首先,其强度大,涉及面广,震中烈度高,地表破裂带破坏严重。其次,损失巨大,破坏范围广,生命线工程的破坏程度严重。并且主震后强余震不断。汶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抗震救灾难度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时间长。(备注: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三、地震的形成条件及发展机制㈠地球板块的运动这是地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地震的最主要能量来源。引发地震,需要两个基本元素:一是地壳的运动,二是能量的积蓄。结合上述示意图来具体解释地震的产生过程:板块的运动导致板块挤压,板块相互挤压,导致板块发生挤压形变。挤压形变会导致物质缓慢运动组合以适应形变。如果挤压力(压强)超过某个范围,物质难以通过自我缓慢形变,适应这个挤压力(压强)。此时物质就会被挤压破裂,物质之间出现位移,这个过程很迅速,放出很多能量,会通过地震波把放出的能量传递出去,形成地震。㈡地壳运动造成地震的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水平运动,主要由冰川的形成或消融后,冰下地壳的均衡下沉及反弹性上升决定。所以,只要地球上还有冰川形成或消融,只要地球还有一定的塑性,能对冰川的形成和消融产生反应,地球就还会膨胀或收缩,从而引发水平界面上的地震。垂直运动,包括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当运动的地壳上升或下沉时,就会在运动地壳和不运动地壳之间形成一个界面,这个界面处,就有可能发生地震。㈢重力异常大多数大地震,都是由垂直运动引起的。而垂直方向最重要的一个力就是重力。因此,大多数的垂直运动,都是由于重力异常造成地壳均衡调整而引起的。只要某地具有重力异常,就说明某地具有垂直运动的潜力,在这个垂直运动的地块和不运动的地块之间,就存在一个相对垂直运动界面,这个界面处,就有可能发生垂直地震。(备注:地震的形成机制假说—⑴断层说,是指地应力积累的应变能量破坏了岩层,导致岩层断裂而发生地震;⑵岩浆说,指地下岩层导热不均,部分体积膨胀导致岩层断裂而发生地震;⑶相变说,指地下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结晶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体积变化引发地层断裂,产生地震。)四、地震分布(一)空间分布:全球大部分地震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不同板块之间的结合部位,主要表现为持续活动的火山带和地震带。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①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②欧亚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也称“喜马拉雅地震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2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③海岭地震带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东部、北冰洋和南极洲周边的海洋中,成带分布着许多中、小地震的震中。这一地震震中分布的条带绵亘6万多公里,与大洋中的海岭位置完全符合,它是全球最长的一条地震带,叫做海岭地震带,也称大洋中脊地震带。在这条地震带上,地震一般不超过7级。全球约5%的地震能量的释放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中。(二)时间分布: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在全世界、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多震的活跃期,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则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这种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地震的周期性或地震的间歇性。在全世界范围内,40年代是7级以上大地震次数最多、最活跃的时期。五、地震典例(一)汶川地震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7分59.5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km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它的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汶川地震后,次生灾害频发,包括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其中,以汶川地震都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最为严重。它蓄水1200多万立方米水的堰塞湖,威胁着下游数万人安危。(备注: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斜坡体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触发了滑动和流动,同时,造成地表变形和裂缝的增加,减低了土石的力学强度指标,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径流条件的改变,为滑坡与泥石流创造了的形成的条件。)(二)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备注:海啸的成因,是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振动和地震同时的断层错动,触发已存在且不稳定的滑坡体和崩塌体突然滑动和崩塌,促使海水扰动而引发海啸。)六、地震监测地震的监测系统包括了固定台网与流动台网、不同尺度的地震台网、单台组网的管理和
本文标题:地震小组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6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