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安徽省两地三校2010届高三国庆联考(地理)
2009-2010年度安徽省三所学校高三国庆联考试题地理卷命题人:邹奋虎审题人:朱光彩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4题。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是A.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B.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满月)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C.太阳、月球、地球成直角(上弦月)时D.太阳、月球、地球成直角(下弦月)时2.在下列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是A.上海B.成都C.武汉D.北京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下列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A.太阳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4.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A.7月22日22时B.7月21日14时C.7月22日20时D.7月21日20时读下图中的四图幅经伟网图回答5~6题。5、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8时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4月30日20时A、aB、bC、cD、d6、当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时,此刻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A、20°W和160°EB、120°E和180°C、160°E和180°D、60°W和180°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科考船于2005年12月18日到达中山站,12月24日从中山站出发前往格罗夫山考察。除完成各项科学考察任务外,此次考察将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考察站做前期准备工作。读下图,完成7~8题。7、中山站距图中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约是()A、500千米B、1100千米C、1300千米D、1500千米8、科考队员由第二宿营点出发到格罗夫山考察,其前进的方向是()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最后向西北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最后向东北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最后向东南D、先向西南,再向东北,最后向西南下图为“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读图,回答11~12题。11.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A.aB.bC.cD.d12.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B.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2007年9月22日,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灯光夜景首次亮相,为国庆旅游假期增添魅力。下图为灯光勾勒出的龙脊梯田夜景。据此回答13~14题:13.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A.山脊线延伸B.山谷线延伸C.等高线延伸D.经纬度线延伸14.下列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与图示地区典型植被类型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15~16题。15.此时北京时间是A.22时B.14时C.10时D.2时16.该时刻,40°N纬线上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洋流因素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18.2008年3月1日12时(区时),一艘由横滨开往旧金山的货轮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如图所示),此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是A.3月2日12时5分B.3月1日11时55分C.2月28日12时5分D.2月29日12时5分15°EP165°E40°N120°150°180°60°30°P开往旧金山日界线读卡塔尔位置图(下图),回答19~21题。19.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0.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21.卡塔尔宣布在其北部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气田,使该国天然气储量达到25.7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3位。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属于A.可再生能源B.新能源C.清洁能源D.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半岛卡塔尔巴林多哈港口输油管公路油田沙特阿拉伯26°N52°E50°E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表2)和“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图7),完成22~23题。表2地区超载起至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3747青海牧区1970~20003118甘肃牧区1973~20002820四川牧区1982~20001910(注:图中统计数据截止至2000年。)22.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23.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24~25题:24.湿润系数可能指()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25.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图7第二卷综合题(50分)26。填图(5分)省会①、,省会②、省名③、,省名④、省名⑤、。27。空间定位,填出下列地形区(5分)28.右图中L1、L2为晨昏线,α、β为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完成下列各题。(10分)⑴若甲图中L1为晨线,则A点地方时为。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0,则阳光直射(南半球或北半球)。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20°,A点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则太阳直射点位置是。(2分)⑵若乙图中β=0°,则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⑶若甲、乙两图均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则α=,L1是线。⑷若乙图中L2为昏线,β=22°,则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3分)A.地中海地区盛行西风,温和多雨B.我国三江平原进入休耕期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进入收获期D.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E.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F.我国东北的河流进入第一次汛期29.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1分):(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点钟。(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小时。(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A.北京B.广州C.甲地D.乙地(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A.北京B.纽约C.悉尼D.莫斯科30.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完成下列要求:(8分)纬线23°26′S66°34′N90°N正午太阳高度43°08′46°52′23°26′(1)该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3分)(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2分)(4)若该日甲地(20°N,50°E)的昼长为13时14分,则乙地(20°S,60°W)的昼长为____________。(1分)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或晚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31.读图,回答问题:(11分)(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复杂、简单)(1分)。(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4分)(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4分)(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2009-2010年度安徽省三所学校国庆联考试题地理答案:一、单选题(25*2=50分)1-5ABCDD6-10DCABC11-15ABCAB16-20DBDDB21-25CBCBD二、综合题(50分)26.(5分)贵阳长沙湖北河南陕西27.(5分)安第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伊朗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28.(10分)(1)6时。南半球。20°S,150°W。(2)66°34′。(3)23°26′,昏线。(4)ABC(全对得3分,答对其中1个得1分,凡有错选均不得分)29.(11分)(1)夏至日(1分)23º26′N180º(2分)(2)晨线(1分)4(1分)(3)8(1分)24(1分)(4)A.D(2分)(5)A(2分)30.(8分)(1)北纬23度26分(2)略(3)东经30度向东到180度(4)10小时46分早日出8小时34分31(11分)答案:(1)复杂(1分)(2)M地5500~6000℃。N地4000~4500℃。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4分)(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4分)(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2分)
本文标题:安徽省两地三校2010届高三国庆联考(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6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