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键入文字]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键入文字]目录摘要................................................................................11.1目的.........................................................................11.2场地调查及内容.....................................................11.3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31.4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51摘要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1.1目的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1.2场地调查及内容(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2若第二阶段调查确认污染事实,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土壤调查。第三阶段土壤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满足风险评估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过程所需参数。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壤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的调查。土壤特征参数包括:不同位置土层或选定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性等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有关参数;以及详细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情况、水力传导系数、水力坡降、氧化还原性以及微生物种类和密度等参数、土壤所在地气象、水文地质特征等参数,如年平均风速、地层结构等。受体暴露参数包括:敏感人群结构(年龄、体重情况等),通过各种介质暴露的时间、频率、周期、速率等。31.3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编制“污染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前,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调查工作,内容包括:(1)总论:任务来源、目的、内容、依据、原则、工作范围、工作程序。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否需要第二阶段调查否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初步调查制定初步调查工作计划现场调查采样数据评估与分析详细调查制定详细调查工作计划现场详细调查采样数据评估与分析编制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场地特征参数调查场地暴露参数调查是是是否否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否需要详细调查是否需要风险评估图1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项目启动项目结束结果分析4(2)污染场地社会、经济与自然概况:包括污染土壤范围的变化历史、污染土壤使用功能历史变迁;权属的转移;产业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历史上的污染事件;水体的开发利用历史、调查区分布、开采井及废弃井分布等。(3)场地历史及现有产品与工艺分析,潜在污染物特征分析,确定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4)采样布局设计:土壤布点采样:参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09)。表一几种常见的布点方法及适用条件布点方法适用条件系统随机布点法适用于污染分布均匀的场地(土壤特征相近、土地使用功能相同的区域)专业判断布点法适用于潜在污染明确的场地分区布点法适用于污染分布不均匀,并获得污染分布情况的场地(土地使用功能不同及污染特征明显差异的场地)系统布点法适用于各类场地情况,特别是污染分布不明确或污染分布范围大的情况依据场地面积,用网格法划分采样单元,依据表二确定采样点最低数目和网格大小,每个采样单元面积原则上不应超过1600m2(40m×40m网格),对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应不少于5个采样单元。采样点垂直方向的土壤采样深度可根据污染源的位置、迁移和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等进行判断设置。对于每个采样单元,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5层厚度,分别采集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地下水)。原则上建议3m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3m~6m采样间隔为1m,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表二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布点最低数目场地面积/m2全面布点简化布点土壤采样点最低数目/个地下水采样点最低数目/个土壤采样点最低数目/个地下水采样点最低数目/个5000以下7333500012(20m×20m)38(25m×25m)32500028(30m×30m)317(40m×40m)310000040(50m×50m)428(60m×60m)350000078(80m×80m)850(100m×100m)5大于100000010(100m×100m)1069(120m×120m)7地下水布点采样:地下水采样点的布设应考虑地下水的流向、水力坡降、含水层渗透性、埋深和厚度等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等因素;对于场地内或临近区域内的现有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则可以作为地下水的取样点或对照点。对于地下水流向及地下水位,间隔一定距离按三角形或四边形至少布置3~4个点位监测判断。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可在地下水流向上游、地下水可能污染较严重区域和地下水流向下游分布布设采样点位。一般情况下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0.5m以下。(5)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做好现场样品采集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和编号、气象条件、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的颜色和气味、现场检测结果以及采样人员等。采样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确保采样人员安全。(6)调查质量控制评价:采样、制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1.4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的场地调查结果分析,编制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报告格式及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内容与程6序如下。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报告格式1前言2概述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2.2调查范围2.3调查依据2.4调查方法3场地概况3.1场地环境状况3.2敏感目标3.3场地的现状和历史3.4相邻场地的现状和历史3.5场地利用的规划4资料分析4.1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4.2场地资料收集和分析4.3其它资料收集和分析5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5.1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分析5.2各类槽罐内的物质和泄漏评价5.3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5.4管线、沟渠泄漏评价5.5与污染物迁移相关的环境因素分析5.6其它6结果和分析7结论和建议8附件(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关系图、照片、法规文件等)7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报告格式1前言2概述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2.2调查范围2.3调查依据2.4调查方法3场地概况3.1场地环境状况3.2敏感目标3.3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3.4相邻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3.5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4工作计划方案4.1补充资料的分析4.2采样方案4.3分析检测方案5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5.1现场探测方法和程序5.2采样方法和程序5.3实验室分析5.4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结果和评价6.1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6.2分析检测结果6.3结果分析和评价7结论和建议8附件(现场记录照片、现场探测的记录、监测井建设记录、实验室报告、质量控制结果、样品追踪监管记录表等)8
本文标题: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6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