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徽省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第1页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文化诉求:音乐教育的深层意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音乐起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在对自然的改造和实践过程中,人类将自身的感受和民族特性融入到本民族音乐的创作之中,最终形成了能够集中表现一个共同体文化特征、精神气质的民族音乐。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生态气候、宗教信仰上存在着差异,世界上能够代表和表现民族特征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这样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音乐形态。以我国的音乐为例,狭义上讲,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各异,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上存在差异,因此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也是风格迥异的。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带,藏族音乐的旋律优美辽阔、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从广义上说,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也是不尽相同的。用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民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悠久的文化积淀,既体现了儒家的中正和平、温柔敦厚,也融合了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雅淡远的文化气息。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和心理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民族文化教育,教育人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在音乐中感受祖先和历代先人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的民族历史。音乐是最能深入人类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音乐是一种具有无穷力量的文化。音乐教育不仅在宏观上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强化作用,而且还能直接反映一个社会主导性的文化价值体系。一种社会所认同和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往往通过社会上主流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教育对于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增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第2页在开展音乐教育方面,需要注重展现音乐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凸显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美育教育。音乐教育应首先树立一种观念,即坚持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把音乐当作一种社会精神的表达来理解。古往今来,在许多重大的历史时刻,音乐对于唤起民族精神,推动历史发展,歌颂进步精神,批判丑恶力量都产生过巨大作用。此外,音乐教育同样面对普通大众。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是个人综合文化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选自2013年1月5日《光明日报》,有改动)1.从原文看,下列对“音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起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它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人类自身的感受和民族特性。B.音乐的民族风格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生态气候、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C.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和心理因素。D.音乐在宏观上具有强化人们文化认同的无穷力量,因此音乐能够深入人类心灵。2.下列关于“音乐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足()(3分)A.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感受民族历史。B.音乐教育直接反映一个社会主导性的文化价值体系,要坚持把音乐当成文化来传授。C.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所以要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D.音乐教育能帮助人们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增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正确的一项屉()(3分)A.中国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悠久的文化积淀,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精髓。B.藏族音乐旋律优美辽阔,高亢嘹亮,和他们生活在高原地带有密切关系。C.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展现音乐追求真、善、美的本质,不需要进行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训练。D.如果人们不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那么我们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水平,就无法得到发展。二、(33分)第3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竹君先生传姚鼐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选自《古文鉴赏辞典》)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言搜辑之道甚备备:完备第4页B.所欲著书皆未就就:完成C.岂第欲为文士已哉第:及第,中举D.皆高才耽酒耽:沉溺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生以文名海内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蚓无爪牙之利C.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时于其间属文燕王欲结于君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筠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名扬海内。中进士后,曾官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B.朱筠为人内友爱兄弟,外喜好交游。待友诚恳,提携后进,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C.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志向伟大,才能卓越,不到五十岁就早逝令人感到痛惜。D.文中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即是在衬托朱筠。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4分)译文:(2)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3分)译文:(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3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第5页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注: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8.这首诗的第二联在写景上有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4分)9.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共6分)甲:风急天高猿啸哀,。,。,。,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乙:⑴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⑶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⑷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⑸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⑹,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钢铁假山夏丏尊①案头有一座钢铁的假山,得之不费一钱,可是在我室内的器物里面,要算是最有重要意味的东西。第6页②它的成为假山,原由于我的利用,本身只是一块粗糙的钢铁片,非但不是什么“吉金乐石”,说出来一定会叫人发指,是一二八之役①日人所掷的炸弹的裂块。③这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日军才退出,我到江湾立达学园去视察被害的实况,在满目凄怆的环境中徘徊了几小时,归途拾得这片钢铁块回来。这种钢铁片,据说就是炸弹的裂块,有大有小,那时在立达学园附近触目皆是。我所拾的只是小小的一块。阔约六寸,高约三寸,厚约二寸,重约一斤。一面还大体保存着圆筒式的弧形,从弧线的圆度推测起来,原来的直径应有一尺光景,不知是多少磅重的炸弹了。另一面是破裂面,巉削凹凸,有些部分像峭壁,有些部分像危岩,锋棱锐利得同刀口一样。④江湾一带曾因战事炸毁过许多房子,炸杀过许多人。仅就立达学园一处说,校舍被毁的过半数。那次我去时瓦砾场上还见到未被收殓的死尸。这小小的一块炸弹裂片,当然参与过残暴的工作,和刽子手所用的刀一样,有着血腥气的。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⑤我把这铁证放在案头上作种种的联想,因为锋棱锐利摆不平稳,每一转动,桌上就起磨损的痕迹。最初就想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继而觉得把惨痛的历史的证物,变装为古董性的东西,是不应该的。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⑥这块粗糙的钢铁,不久就被我从案头收起,藏在别处,忆起时才取出来看。新近搬家整理物件时被家人弃置在杂屑篓里,我寻了许久才发见。为永久保藏起见,颇费过些思量。摆在案头吧,不平稳,而且要擦伤桌面。藏在衣箱里吧,防铁锈沾惹坏衣服,并且拿取也不便。想来想去,还是去配了架子当作假山来摆在案头好。于是就托人到城隍庙一带红木铺去配架子。⑦现在,这块钢铁片已安放在小小的红木架上,当作假山摆在我的案头了。时间经过三年之久,全体盖满了黄褐色的铁锈,凹入处锈得更浓。碎裂的整块的,像沈石田②的峭壁,细杂的一部分,像黄子久的皴法③,峰冈起伏的轮廓,有些像倪云林。客人初见到这座假山的,都称赞它有画意,问我从什么地方获得。家里的人对它也重视起来,不会再投入杂屑篓里去了。第7页⑧这块钢铁片现在总算已得到了一个处置和保存的方法了,可是同时却不幸地着上了一件古董的衣裳。为减少古董性显出历史性起见,我想写些文字上去,使它在人的眼中不仅是富有画意的假山。⑨写些什么文字呢?诗歌或铭吗?我不愿在这严重的史迹上弄轻薄的文字游戏,宁愿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用什么来写呢?墨色在铁上是显不出的,照理该用血来写,必不得已,就用血色的朱漆吧。今天已是二十四年的一月十日了,再过十八日,就是今年的“一二八”。我打算在“一二八”那天来写。1935年1月10日【注】①指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略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抗的战役。②沈石田:与下文的黄子久、倪云林均为元明山水画名家。③皴法:国画画山石时的一种画技。此指黄子久用皴法画出的山石。11.有人说第一节中“最有重要意味”这一短语是本文的“文眼”,具有特定内涵和重要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重要意味”的含意和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分)12.文章详细叙述了作者在存放炸弹裂片的过程中内心经历的矛盾,请具体梳理这部分内容,在下面横线上逐层写出。(6分)①②③④最后,决定用血色的朱漆在它上面老老实实地写几句记实的话。1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5分)14.作者认为:“一向传来的古董品中,有许多原是历史的遗迹,可是一经穿上了古董的衣服,就减少了历史的刺激性,只当作古董品被人玩耍了。”所以作者在收藏炸弹裂片的过程中,才会表现得那么纠结、那么慎重。文章在具体叙写收藏的过程中显示出一种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意蕴,请结合对文章的阅读与对现实的思考,谈谈
本文标题:安徽省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6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