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银行信贷管理-一、有关信贷管理的几个概念
银行信贷管理概述一、有关信贷管理的几个概念二、我国信贷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内容一、关于信贷管理的几个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是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不可缺少的融资途径,而就商业银行本身来说,信贷业务又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如何开展银行的信贷业务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这需要首先弄清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信贷的含义它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它表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它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它要以书面契约方式确认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核心是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撑,而且它应该包括三种融资方式的有效配合。这三种融资方式各有功能;一是财政融资、二是信贷融资、三是证券融资。就财政融资来说,通过政府直接对公众实现直接融资,不直接受公众和市场风险的制约,规模有限,不讲资产安全,具有无偿性;信贷融资是以银行为主要标志,按照信贷规则运作,要求资产安全和资金回流,风险是资产的质量,公众和市场对信贷融资的的约束是间接的、滞后的;证券融资是直接融资的高级形式,它以股票、债券为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本市场的运作。代表了融资发展的方向;这种融资不同于信贷融资,要受到公众和市场的约束。2。信贷资金运动的含义指以银行为主体,客户为受信客体的存、取、贷、还的周而复始的资金运动过程。这里的信贷资金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自己的独特运动形式,并有其规律性,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信贷资金的运动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向,这是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应该予以重视的情况。这种“商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资金流向的趋利性、资金配置的市场化、信贷资金的商品化。信贷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性是:吸收社会闲置资金——资金投放——收回资金(这是一种两重支付、两重归流的活动,它以银行为中介,信用为基础的资金再分配活动,对于银行而言只有受信一方正常偿还信贷资金并支付利息,才可能获利;同时授信中必然要选择合适的目标,有偿债能力,否则就产生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风险始终存在,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来化解风险)3.银行信贷管理的含义泛指各类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对信贷活动实施管理的过程。这里“各类银行”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体制,银行可分为三大类即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它们的信贷管理内容是有区别的。这里的“运用各种手段”具体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信贷资金关系进行组织、疏导、调节和控制的活动。我国不同银行机构的信贷管理内容的比较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及其特点商业银行与上缴中央发放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贷款机构这种信贷资金的运动是建立在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运动之上的,它体现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控,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这种信贷资金的调节将较多地以公开市场政策、再贴现政策进行,以体现中央银行的超然地位,尽量避免同其调控对象在资产面上发生联系。中央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体现出下列的特征:*信贷资金运动以稳定货币为导向,它不同于商业银行,是以执行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为主旨,充分保证各项金融改革政策的实施。*信贷资金来源是具有垄断性、强制性由于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其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的松紧,同时又以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式集中一定的信贷资金。*信贷资金运用具有调控性质和乘数效应中央银行不仅可以通过发放贷款直接影响市场的银根松紧,而且可以由此银行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规模;而且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运用将会形成金融机构的派生存款,这就是乘数效应。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及其特征财政供给资金----------政--直接贷款、投资-------政向社会保障体系取得资金---策策邮政储蓄系统取得资金----性商性市场筹集资金-----------银--委托---业-发放贷款--项在国外筹资---------------行银目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它确定投融资项目的唯一依据就是国家一定时期内产业政策所确定的重点项目,以及列入产业政策发展序列的重点产品,只有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主要项目能够获得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运动的特征是:信贷资金运动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因此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是追求社会效益,信贷资金来源的规定性政策性银行不对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办理结算等业务,而是按照规定的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特定的项目,体现信贷资金数量集中,低费用,可用时间较长的特点。信贷资金使用管理上政策性作为政策性的放款业务期限长,风险大,条件严格是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其经营指导方针是自主经营、企业化管理、保本微利。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及其特征向中央银行借款---商--发放贷款--受-商---归还央行借款吸收公众存款----业--同业拆出--信--业--归还公众存款本息发行债券--------银--证券投资--客--银--归还到期债券本息金融同业拆入------行---房地产投资--体--行--归还拆借资金本息回购业务---------缴存款准备金这种信贷资金运动的特征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规律是主导性因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的筹集与投放都以市场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为基础信贷资金运动与商品运动是结合在一起的一定时期商品生产与经销需要信贷资金与之对应,并且信贷资金有刺激商品生产经营的作用。信贷资金运动是银行业务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融合,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4.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指信贷资金管理的组织体系、权限划分和管理形式。它包括信贷资金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调节机制。具体的内容是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和金融管理体制有关。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例,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金融管理上也是计划指令至上。自渐进式经济改革以来市场金融体制逐步形成,相当一段时间内金融管理仍然是行政方式占主要地位,自1998年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后才真正意义上是按照市场方式配置信贷资金。现实中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所以涉及组织体系、权限划分和管理的形式。5。信贷政策的含义——指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和约束信贷行为的基本准则。根据银行性质的不同,信贷政策的具体内容是有区别的,一般分为宏观信贷政策与微观信贷政策。前者是针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应的政策,它是有中央银行制定与实施的;后者是指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在其运作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二、我国信贷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信贷管理体制是市场金融体制的总框架之下,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指导原则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它是中央银行进行管理的指导原则)1。总量控制——中央银行运用间接的、经济的手段控制货币发行、基础货币、信贷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量。2。比例管理——规定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3。分类指导——在统一货币政策下,对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实行区别对待。比如对银行公司、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的信贷资金投放,资本金管理提出不同要求。4。市场融通——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各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市场改善资产负债的结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金的经营管理有了不同的内容,特别是1998年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后,表明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市场金融体制的形成。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下,我国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容是以间接管理为特征的,具体的表现在:1。计划指导——即中央银行不再按年分季下达贷款增加量的指令计划,而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确定的经济发展、物价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各种因素,确定全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目标,编制基础货币规划和社会信用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商业银行的年度贷款增加量指导计划,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监测目标,供各商业银行执行自编资金计划时参考。各商业银行依法筹集资金,在缴足准备金,按计划归还央行再贷款和购买政策性金融债券后,自主使用。2。自求平衡——商业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对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自求平衡。在央行不再下达指令计划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总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信贷政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和可用资金等要求,认真编制全行年度分季的资金来源和运用计划,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后,逐级下达分支行执行。商业银行根据资金承受能力确定贷款等资金运用,不得超过资金来源安排贷款,不得把资金缺口留在缴存准备金、购买政策性金融债券、归还央行的再贷款上。商业银行对全行资金进行统一调度。3。比例管理——即商业银行以法人为单位编制包括资金运营计划、资产质量管理计划、成本利润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分支机构调整计划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经营和发展综合计划。克服重规模,轻管理的倾向,把工作中重点转移到加强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益逐步达到中央银行规定的各项监控、监测比例指标。4。间接调控——指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不再以信贷规模为中介操作目标,而改为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不再依靠贷款限额这一行政手段,而改为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调控基础货币,保持贷款的适度增长,避免货币供应或多或少,维护币值稳定,以此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监控监测指标归纳如下:(1)总量管理指标——存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比例、*外汇资产比例、(2)流动性管理指标——备付金本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3)安全性管理指标——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比例、单个贷款比例、(4)效益性管理指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利息回收率、*股东贷款比例、*风险加权比例、(其中:带*号的指标是监测指标)按照我国中央银行规定:监控性指标是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达到指令性指标,监测性指标是参考性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必须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在新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下,从管理主体上划分有:中央银行的信贷管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和信用合作社的信贷资金管理;从管理的内容上说则有:信贷资金的规模管理、结构管理、风险管理等。以商业银行为例,其信贷资金管理有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商业银行内部信贷资金管理,这将是本课程学习讨论的内容。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地说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有自己的盈利目标,这是由董事会决定的,特别在金融自由化下,更要注意防范风险;否则不仅是银行受到损失,还会损害储户、雇员和股东的利益。在信贷资金的筹集、配置、运作和收回的全过程的管理是与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它需要这些专业人员有一定的素质和技能,还要贯彻一定的信贷管理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始终是其重要的经营内容。从我国进入WTO以后分析,中资商业银行正面临经营机制的革新,达到与国际接轨,在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中如何面对客户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银行业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行业,而客户关系是确定哪些银行能够成功、哪些银行不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商业信贷业务人员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关键动因,我们的课程定位就是从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角度,学习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典型的商业银行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社区的金融需求而存在的,作为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开展业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如下所列:*一般的商业知识*金融知识*经济知识*理解法律和政府监管问题的能力*理解财务报表和风险评估报告的能力*对处在竞争状态的不同金融机构的了解作为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还需要具备的个性特征是:*沟通能力*倾听和观察的能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推销的热情*分析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承担风险的勇气*公正、可靠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主要原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范围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在负债业务中有银行资本管理和负债管理;在资产业务中以贷款为主,还涉及证券投资、同业之间放款和房地产投资
本文标题:银行信贷管理-一、有关信贷管理的几个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