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04规划说明书
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2014-2030)规划说明书1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在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的战略任务,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村庄整治既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目标要求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村庄整治,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生产活力,提升农村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要求,在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量力而行,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直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将整治重点放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改善上。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覆盖,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质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宜人的农村人居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为改善农村环境,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撤村并点进行居民点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建设部,1994)(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设部,2002)(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住建部,2008)(5)《福建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2)(6)《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1)(7)《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2012)(8)《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海镇人民政府,2006)(9)1:1000地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三、规划期限村庄规划期限:2014年—2030年近期:2014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四、规划层次和范围本次村庄规划范围参考利角村行政管辖范围及相关周边道路为界,包含山仔头、仙洞、三张厝、惠口共4个自然村,规划依托村庄现有建设区,与上位相关规划对接,优化道路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适当扩大村庄规模,整合利用土地,规划范围北至东海自来水厂,南至海头村,西至上图村,东至上亭村,总规划面积约78.69公顷。第二章村庄现状概况一、区位概况区位一:东海镇位于莆田市城厢区西南角,东西分别与枫亭镇、灵川镇相邻,北靠壶公山支脉,南临湄洲湾内湾,依山面海,海岸线长16公里。全镇辖有13个村(居),有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8万人。区位二:利角村位于东海镇中部,是东海镇中部依托集镇发展型村庄,距镇区约600m,西侧与上图村相邻,南侧与海头村相邻,东侧与上亭村相邻,北侧靠山,辖4个自然村,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福厦高铁、沈海高速公路从片区内上跨,区域交通条件一般,现状人口2068人,村民人均收7853元。二、自然环境东海镇属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60℃,年均最高气温22℃,年均最低气温15℃,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温和。年平均无霜期355天,年平均降雨量1288mm,最大降雨量1894.4mm,最小降雨量941.9mm,由于年降水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2014-2030)规划说明书2不均,常出现春旱和秋旱现象。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日照率36%左右,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变化幅度小,利于农作物及果树的生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境内四季分明。三、村庄人口分布利角村辖山仔头、仙洞、三张厝、惠口共4个自然村,现状村部位于村内东西向干道旁,2013年底总人口2068人,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加工业、在外务工、经商等。现状各居民点现状人口概况自然村名称现状人口(人)山仔头580仙洞420三张厝650惠口418总计2068四、现状用地情况(一)居住用地现状现状居住建筑很大程度上是沿南北方向村道发展的,朝向、建筑质量、风格各异,部分住宅间距不足。同时村庄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质量一般,自然环境较好但建筑过密,缺乏人工环境、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等。(二)公共设施现状村内目前尚无小学,教育设施与海头村共享。利角村委会位于村内主村道西侧,建筑质量较好。村庄内有多处宫庙祠堂等,,老人活动场所多设置于宫庙祠堂处。村庄目前沿无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配套。(三)道路交通现状1、福厦高速和沈海高速公路分别上跨村庄,由东西方向贯通整个村域,村庄主要通过南北走向的由海头村入口的村道出入,同时通过村道与相邻村庄均有联系,南北方向村干道为尽端路,路辐变窄,交通条件一般。2、村域内联系各自然村的村间道路基本都已经实现道路硬化。3、村庄部分干路路幅宽度不够,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考虑拓宽。村庄支路较少,多为尽端路,或紧贴建筑间隙的宅间道路,走向线型曲折,机动车行驶较为困难。(四)市政设施现状1、电力条件:接自东海变电站。2、通信条件:开通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电脑网络,全村电视覆盖率100%。3、供水条件:现状多数村民生活饮用水由金钟饮水管供给,水质有一定的保证。(五)绿化现状村域内目前暂无较大面积公共绿地,可考虑结合广场设置村级广场绿地。五、文化和旅游资源现状村域内人文景点数量一般,农林用地较多,因地势较高,前可望海后可观山,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六、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状村民住宅质量差异较大,各个居民点都有新建、陈旧住宅穿插着不规则分布,这对村庄整体面貌的统一不利。2、公建配套设施相对薄弱,有待完善。3、道路市政设施配套尚需扩宽修缮、建设。4、村庄各居民点内部缺乏开敞的休闲活动空间。七、村庄发展条件综合分析(一)发展优势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2014-2030)规划说明书3利角村靠近东海集镇区,接收集镇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与镇区共享,近期一些东海镇的大型项目在利角村周边落地动工,这对促进村庄经济的发展、人气的集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发展制约因素1、村庄长期以来住房建设缺乏规划指导,风格杂乱,村庄发展没有引导,环境设施等缺乏,没有形成统一的沿海新村风貌,村庄文脉面临断层危险。2、现状村庄的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以农户个体生产为主,未有大型公司或企业产业化经营,这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整体水平较为不利。第三章相关规划分析一、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充分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本着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进行村庄建设。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选址位置基本为原村庄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可调整为建设用地的用地。第四章村庄发展目标与定位一、总体发展目标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2、以人为本,满足农民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新农村规划始终把尊重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放在首位,满足人们在居住、休闲、交往、运动、文化及景观方面的要求,全力创造富有归属感、领域感和安全感以及健康祥和、人际和谐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创造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建筑、道路、绿化等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之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景观均衡、优美的整体环境。3、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优美的居住景观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尊重现状条件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确定新农村规划的总体规划结构。在适应建设开发、满足住宅良好居住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4、符合农民动迁的要求,注重综合开发效益通过规划设计,集约化地利用土地、水体、绿化等要素,达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功能布局合理,路网清晰便利,设施配套齐全,自然生态优良,环境特色鲜明,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应具有较好的开发效益。5、完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创造方便的居住环境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建设公共活动场所,为民风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二、规划定位利角村的发展定位为:以生态农林业发展为主、观光服务业为辅,借力集镇中心西扩发展配套,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宜居新村。依托村庄的用地布局调整,对村庄进行改造扩建,完善服务片区的相应公共设施配套、公园绿地等,增加未来居住人口规模,同时逐步优化旧村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内的绿化和环境建设,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2014-2030)规划说明书4第五章产业及人口一、产业布局规划1、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对村域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总结利角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城镇化发展为导向,以滨海大道建设为契机,加大力度发展第一、三产业,调整用地布局,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建设环境,尽快将利角村建设成为交通便捷、居住舒适、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东海镇宜居新村。2、产业发展导向现状利角村辖有山仔头、仙洞、三张厝、惠口共4个自然村,根据现状村域发展格局,利角将形成“城乡统筹新布局,配套商住促发展”的产业发展导向。(一)第一产业: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发展高产特色优质农业村庄北部农林业发展应充分结合利角村的土壤气候及地理特点,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蔬菜及其它特色经济作物,积极向上争取技术、资金,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并加大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二)第三产业:中部综合发展居住配套服务业,西南部以发展专类市场为主对接东海集镇区向西发展的趋势,利角村远期与新东海集镇中心区相邻,这就使村庄人口会在未来有一定增长,也就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跟进,村庄的服务业将随着人口的增加得到发展,而天誉首府将作为主要的二类居住配套片区,外来人口增加就有必要在南北向村内交通配套居住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也将对村庄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耕地、林地保护(一)耕地保护利角村耕地保护的目标,是要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1、数量保护(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2)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2、质量保护(1)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2)实现耕地环境保护。(二)林地保护利角村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需要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使用林地,确保林地资源稳定增长。1、严格用途管制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必须用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核手续。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禁止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将林地转化为其他农用土地。在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得挤占林地。对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已经开垦种植、破坏的林地要逐步还林。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必须按要求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及时植树造林,恢复乔灌植被。加强林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林地数量,对灾毁林地应及时进行修复治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2014-2030)规划说明书5理。2、加强森林保护严格保护森林。围绕不同时期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设定森林保有量目标,切实加强对有林地和生态脆弱地区灌木林地的保护,提高林地利用率,确保森林面积总量逐步增加。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强化对征占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实行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的森林占补平衡。征占用林地收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优先用于统一安排植树造林
本文标题:城厢区东海镇利角村村庄规划-04规划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8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