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宏观经济重点整理1.GDP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居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含义-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DP是“流量”而非“存量”。-GDP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最终产品—劳务。-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支出法概念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商品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国民收入恒等式GDP=C+I+G+(X-M)个人消费支出(C)指所有家庭对国内和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私人国内投资(I)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支出(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净出口(X-M)是出口减进口的净值3.收入法概念收入法(IncomeApproach)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国民收入恒等式GDP=工资+利息+地租+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非公司业主收入+利润图示4.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国民收入NINI=NDP-间接税-企业对外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IPI=NI-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PI-个人所得税5.均衡产出的概念概念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厂商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图示6.消费函数的含义概念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是消费支出与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为: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随着消费的增加,收入也会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简记为MPC)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公式表示为:或-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简记为Α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公式表示为:-当APC等于1时,表示全部收入用于消费,储蓄为零;当APC大于1时,表示消费大于收入,出现负储蓄;当APC小于1时,表示除了消费外,还有剩余收入用于储蓄。消费曲线7.储蓄函数含义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和变动时,一般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则储蓄函数就表示社会储蓄总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表示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简称为MPS)是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表示为:或-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简称为Α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公式表示为:储蓄曲线8.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一)总需求—总供给决定国民收入-采用总需求—总供给法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就是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总需求代表全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供给代表全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产出,当两者相等时,厂商刚好能将其想要卖出的产品和劳务卖掉,居民刚刚能买到他们想要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因而这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假设计划投资是一个给定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一假设,只要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起来就可求得均衡收入:解联立方程式,就得到了均衡国民收入:图示:(二)投资—储蓄决定国民收入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因此有:(均衡条件)(储蓄函数)解联立方程组,就得到了均衡国民收入:图示:9.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乘数的含义-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乘数原理:若一国增加一笔投资(以△i表示),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以△y表示)并不限于原来增加的这笔投资,而是原来这笔投资的若干倍,即△y=k△i,式中的k称为“投资乘数”,k之值通常是大于1的正数,故有乘数原理之称。(二)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如果以k代表投资乘数,△y代表国民收入的变化,△i代表投资的变化,则投资乘数可表示为:二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为: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大,投资增加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也就越大;当然此时如果投资减少,那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减量也就越大。10.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考虑了税收收入因素和政府转移支付因素,所以三部门的收支方程式为:消费函数为:其中为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等于总收入(或总产出)减去税收再加转移支付,即:其中代表转移支付,而则代表税收。将公式联立可求得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为:即:11.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则:假定除g之外,构成收入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政府购买支出从g1变为g2时,收入分别为:(二)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用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表示税收变动,则:用上述推导方法,可得出税收乘数的另外一种表达式:(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之间的比率。用k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变动,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另外一种表达式为:(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收支变动之间的比率。用kb表示平衡预算乘数,△y表示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则:由于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相等即△g=△t,所以同样得:因而12.社会闲置生产能力13.投资需求函数投资需求函数,可写作i=i(r)=e-dr式中,e为自发性投资,这部分投资与利率无关,可以理解成企业或家庭为了正常的生产或生活必须进行的投资;d为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如果d比较大,则表示投资对利率比较敏感,利率的较小变化导致投资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d比较小,则表示投资对利率比较不敏感,利率的较大变化只能引起投资出现较小的波动投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如果投资对利率比较敏感(d值较大),则投资曲线比较平坦;如果投资对利率比较不敏感(d值较小),则投资曲线比较陡峭。投资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自发性投资的大小,自发性投资增大,投资曲线就向右平移;自发性投资减少,投资曲线就向左平移。14.IS曲线及其推导(一)代数方法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则均衡收入的公式就要变为:或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则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两式也就是IS曲线的方程。(二)几何方法15.IS曲线的移动(一)投资曲线移动对IS曲线的影响(二)储蓄曲线移动对IS曲线的影响(三)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移动-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相反,减少政府支出,则会使IS曲线左移。-政府增加一笔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如果政府减税,则会使IS曲线右移,移动幅度为△y=-kt·△t。-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16.投机动机-投机动机(TheSpeculativeMotive),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则这一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L2=L2(r)=-hr-h表示出于投机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利率的比例,称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它也反映当利率变动一单位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量。17.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凯恩斯陷阱(KeynesianTrap)或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18.货币需求函数-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L=L1+L2=L1(y)+L2(r)=ky-hr-式中的L、L1、L2都是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即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量是不管货币购买力如何而仅计算其票面值的货币量。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如用M、m和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物价水平,则:或:M=Pm-由于L=ky-hr仅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函数应是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乘以价格指数,即M=(ky-hr)P-k、h是常数。k衡量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这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h衡量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这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图示:19.LM曲线及其推导(一)代数方法-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市场的均衡就是:m=L=L1+L2=L1(y)+L2(r)=ky-hr-当m为一定量,L1增加时,L2必须减少,否则就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L1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L2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相应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当m给定时,m=ky-hr的公式可表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表示这一关系的图形就是LM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m=ky-hr,因此:或者-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因此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国民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将增加,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上升;反之,在国民收入减少时,货币需求将减少,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下降。(二)几何方法LM曲线的斜率20.双重均衡的实现:IS-LM分析一、利率与收入的相互作用二、双重市场均衡的确定-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在LM曲线上,又有一系列利率和相应收入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但能够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却只有一个。这一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可以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求得,其数值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i(r)=s(y)IS曲线m=L=L1(y)+L2(r)LM曲线货币供给量m假定为既定,在这个方程组中,变量只有利率(r)和收入(y),解方程,就可得到r和y的一般解。在图中,E点是能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收入和利率。这时候,投资i等于储蓄s,因而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同时,货币的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量m,因而实现了货币市场均衡。在E点同时实现了两个市场的均衡。只要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8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