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题分为Ⅰ、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2.全卷共五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第I卷(18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谈到文学的自觉问题,毋庸置疑,屈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作家个体创作时代的到来,在他之前,主要是群体创作,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并没有出现文学的全自觉,只能是半自觉状况,文学与政治、伦理尚未分离,这从屈作中强烈的怨刺精神可以看出,当然,我们无法抹杀屈原作品的独创性,但其“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的创作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说明文学实现了自身的觉醒,毕竟在彼时文学还是具有工具性。如果说屈原的作品还只是文学的半自觉状态,那么先秦两汉的文学创作就更称不上是全自觉状态了。这个时期,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庸,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文学园地内貌似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实则堪称纯文学作品的寥寥无几。而到了两汉,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文坛上也是一片空泛言志,歌功颂德之声,即便是出现某些述情之作,也难摆脱“刺讥”、“言志”之窠臼。文学的真正觉醒当推曹魏建安文学之后,尤其是建安风骨对文学的觉醒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何谓“建安风骨”?简言之,就是建安文学的抒情性、凝练性创作特征。具体而言,则主要是诗歌领域内实现了从空泛言志诗向抒情五言诗的转型,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实现了由表现外在的政治功利,向内在的情感抒情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文学观念、诗学观念的转型。文学个体自我意识成熟和独立。真正的文学创作个体应该具有独立的审视视角和评判价值,而不是违心地附和的“御用文人”,创作个体应对世态人生、社会黎民、个体内心真实情感满怀关照和同情。先秦两汉的作品大多空泛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创作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成熟有关的,当然政治因素也难逃其咎。当文学史发展到建安三曹七子那里时,文学个体的自我意识真正取得了独立,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在曹氏父子那里也遭到了深重打击甚至全部被推翻。曹氏政权很重视文学艺术,“雅好诗章”,但这里的重视并非把文艺当作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性。而“文学的自觉,最终也还是要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主编)。两汉时期,“依经立论”现象严重,这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文学创作,因此彼时作品大多空洞,有肉无灵。建安时代则不同,思想通脱,反映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领域,在审美追求上,则经历了“缘情绮糜对“质木无文”、“辞达而已“的取代,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审美感受。文学理论系统形成和文学地位逐渐独立。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文学理论尚无系统,大多散见各处;两汉时期虽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述,但大多“依经立论”,真正意义上把文学作为文学自身来看待评论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高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并鼓励作家们“托飞驰之势”而去努力从事文学活动。可以说,这是对文学的第一次“正身立名”。(摘编自董燕玲《论建安风骨与文学自觉》)1.下列关于“文学自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学个体具有独立的审视视角和评判价值,不是违心地附和的“御用文人”。B.文学个体对世态人生、社会黎民、个体内心真实情感满怀关照和同情,文学与政治、伦理分离。C.文学个体表现出像屈原那样“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的强烈的怨刺精神。D.文学创作自觉地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而不是“依经立论”,“质木无文”,“辞达而已”。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屈原标志着作家个体创作时代的到来,但他的创作还是具有明显的工具性。B.先秦两汉的文学创作虽然称不上全自觉状态,但是较屈原作品的半自觉状态还是有一定的进步。C.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景象下并没有产生出多少具有自觉追求的纯文学作品来。D.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文学创作更沦为空泛言志、歌功颂德的政治附庸。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由表现外在的政治功利向内在的情感抒情的转型是建安风骨的重要特征之一。B.先秦两汉的作品大多空泛无力,除了创作个体的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外,政治因素也难逃其咎。C.文学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和独立,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以及文学理论系统的形成和文学地位逐渐独立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真正到来。D.建安风骨对文学的觉醒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此后得到“正身立名”的文学便不再会沦落为御用工具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②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③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选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注]①啬夫:务农之人。②匈:同“胸”。③周稷:古代传承下来的农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存:抚恤B.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延:招纳C.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直:正直D.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穰:丰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朱邑廉平不苛的一组是(3分)()①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②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③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⑤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⑥岁时祠祭,至今不绝。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邑年轻时是舒城桐乡的农民,为人廉洁公正,待人宽容,深得当地吏民的敬爱。B.张敞写信给朱邑劝他举荐贤才,朱邑很感激他的话,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C.朱邑因贤能优秀被推举为大司农丞。后升任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绩和德行第一而成为大司农。D.朱邑去世,皇帝非常爱惜同情他,下诏书称赞他廉洁有节义,并赐给他的儿子黄金百斤,用来祭祀其父亲。第Ⅱ卷(共132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5分)译文:(2)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8.这首诗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5分)答:9.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3),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诗经·氓》)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②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③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④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⑤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⑥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⑦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⑧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⑨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
本文标题: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