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填空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2、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4、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5、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1、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3、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4、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5、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1、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2、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商会。3、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4、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5、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1、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2、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生长,这是城市存在和成长的根本动力。3、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4、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5、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1、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2、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3、土地用途管制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途管制。4、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道路及污水处理。5、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1、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2、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3、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24、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5、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1、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人口结构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2、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3、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4、提高城市公共住宅的管理质量,必须从分析城市公共住宅的供求关系入手。5、法定社区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1、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2、以人为本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3、煤烟型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4、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5、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2、我国城市化2004年已经超过40%。3、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4、小城镇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5、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1、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2、非政府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3、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5、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1、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2、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化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3、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4、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5、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1、“城”既与“郭”隔离自守,又为一体对外防御,而且“城”中的统治阶级又对“郭”行使着统治职能,体现了强烈的政治、军事功能,这就是城的本质功能。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4、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的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5、市政就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3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1、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2、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4、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5、市民的意见和利益表达方式的创新,是市民参政方式创新的重要突破口。6、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7、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8、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9、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10、居民会议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是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力机构。1、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3、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4、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5、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6、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制。7、市行政决策是市政管理中主要的、经常性的一种决策。8、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基本上是采取事业单位或市政府监督下的委托企业单位经营的方式。9、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治化和科学化。10、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以及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行为。1、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自主管理使得组织成员能够边工作边学习,并将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2、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3、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4、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就是贯彻和执行“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5、与市场的成熟度相适应,城市发展的战略观已经超越了初级的资源型、供给型、需求型阶段,而迈向更为高级的营销导向。6、需求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从满足市场需求,追寻市场变化为特征,强调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要有利于服务大众,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居住环境等,获取更高的发展速度。7、“五统筹”、“五坚持”,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8、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9、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410、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1、城市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重。2、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3、污染物控制指标管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管理方法对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5、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法制管理的基本依据。6、实行许可证制度可以把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具体管理。7、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8、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循环经济。9、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10、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1、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2、后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3、在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4、城市化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5、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城市边缘区管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6、小城镇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7、社区建设的重点是搞好社区服务和管理,解决好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问题。8、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规约束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往往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9、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1、伦敦大都市政府,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2、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3、超城市是最纯
本文标题:城市管理填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