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研究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郜瑞瑞刘璐张馨锐张雪兵张鑫鑫翟淑敏摘要:人口状况对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及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环境资源的持续支撑之下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适度人口也是推动这些要素达到最优使用状态的关键条件,适度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的空间结构能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通过计算郑州市的土地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来研究郑州市宜居人口规模。关键字:土地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城市人口城市人口规模一、引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规模等级、不同的类型,城市化表现出各种样式,都与具体的国情和区域情况紧密结合,正是由于规模与类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才构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城市体系,因而,城市的最优规模也是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变化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城市存在不同的最优规模,为此,有专家提出了适度城市规模理论。适度人口规模是指达到某项目标下的适宜人口数量,亦即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展经济水平,资源环境状况是确定的,应存在与之相适应的最优人口规模,在现实社会中,政府的人口政策的制定也是暗含了适度人口这一隐形假设条件。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从人口数量来看,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适度人口规模首先必须适应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避免人口过少或过多导致城市功能定位不能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落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人口规模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所需的人口为过剩人口,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需人口则会制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成为人口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环境承受力:随着社会日益发展,环境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人均绿地占有情况、城市污染状况(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人均住房面积等。以上皆为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最核心的两个方面为城市土地建成区的面积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面将以郑州市为例来探究郑州市适度人口规模。土地承载力=(某一城市人口数量/该城市建成区面积)/(全国人口数量/全国建成区面积)区域经济适度人口规模MEi=Iei•Qei二、郑州市土地与经济承载力郑州市,简称郑,又名商都,是河南省会,中国三大商品交易中心之一、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及黄河流域第一大城市,郑州亦是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市应该成为具有活力的创业之城、带动区域发展的服务之城、交通便捷的交通之城、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要成为市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成为以机械、化工、纺织、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等行业为主导的加工制造基地,市政行政管理、文化科教、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专业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中心。影响郑州市发展的两大核心因素有土地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下面将从土地与经济两个方面研究郑州市的人口规模基本情况。土地承载力=(某一城市人口数量/该城市建成区面积)/(全国人口数量/全国建成区面积)表1-1为郑州市与全国2004年到2013年总人口数与总建成区面积,通过土地承载力的公式计算出郑州市在近十年的土地承载力。由表1-1可知郑州市近十年的的土地承载力都小于1.由图1-2知郑州市近十年的土地承载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年份郑州市总人口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全国总人口全国建成区面积土地承载力2004708.2243.312998830,406.190.680883103200571626213075632,520.720.6796890242006724.328213144833,659.800.6576986122007735.630213212935,469.650.6538731932008743.6328.713280236,295.300.6182803612009752.1336.713345038,107.260.637854492010866.1342.713409140,058.010.7549943042011885.7354.713473543,603.230.8080973662012903.137313540445,565.760.8147683212013919.1382.713607247,855.280.84462785表1-1郑州市土地承载力图1-2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经济适度人口,指相应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适宜人口数。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下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主要包含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就业岗位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区域经济发展总量最直观最通用的选择标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计算指标,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表现为地区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也即二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增加,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反映地区就业现状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本文计算经济适度人口时选取了三个指标,包括GDP总量,二三产业产值,地区就业现状。并已此来计算郑州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区域经济人口规模MEi=Iei•Qei其中,MEi为区域第i项经济指标下适度人口规模,Iei=Qrp/Qrei,Iei为第i项经济指标的经济承载指数。Qrp为参照区人口规模(参照区人口规模选用全国人口规模),Qrei为第i项经济指标总量,Qei为研究区第i项经济指标总量。同时,以ME1代表GDP指标计算的适度人口。ME2代表以二三产业产值指标计算的适度人口,ME3代表以00.10.20.30.40.50.60.70.80.912345678910土地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就业指标计算的适度人口,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人口经济综合压力指数E,最后得到在三个指标下综合经济适度人口规模ME,计算公式如下:E=∑βeiEni3𝐼=1ME=P/E其中P为现实城市人口规模,βei代表第i种经济要素指标的权重值,Eni代表第a年i种要素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Eni=p/MEni,同时当E1时则人口经济承载力充裕,E1时则人口经济承载力度不足。年份人口(万)郑州市生产总值(亿元)全国生产总值(亿元)20041299881335.2159878.320051307561660.6184937.420061314482007.8216314.420071321292486.7265810.320081328023012.8314045.420091334503308.5340902.820101340914040.9401512.820111347354979.8473104.020121354045549.8519470.120131360726201.8568845.2平均值133087.53458.43444482.1ME1=Ie1•Qe1(1)Ie1=Qrp/Qrei(2)由(1)(2)知以GDP为指标计算得出Ie1=0.386341ME1=1336.117年份人口(万)全国第二.三产业总值(亿元)郑州第二.三产业总值(亿元)2004129988138465.61272.22005130756162517.41588.22006131448192274.41936.42007132129237183.32407.42008132802280343.42918.12009133450305676.83205.4年份人口(万)全国第二.三产业总值(亿元)郑州第二.三产业总值(亿元)2010134091360979.23916.32011134735425617.84848.22012135404467096.55407.42013136072511888.26054.8均值133087.5308204.33355.44ME2=Ie2•Qe2(3)Ie2=Qrp/Qrei(4)由(3)(4)知以二三产业总值为指标计算得出Ie2=0.4318159ME2=1448.932344年份人口(万)全国就业人口(万人)郑州就业人口(万人)200412998874264.0398.9200513075674647.0407.9200613144874978.0412.5200713212975321.0419.4200813280275564.0432.9200913345075828.0445.2201013409176105.0469.3201113473576420.0490.8201213540476704.0509.3201313607276977.0497.5平均值133087.575680.8448.4ME3=Ie3•Qe3(5)Ie3=Qrp/Qrei(6)由(5)(6)知以就业人口总值为指标计算得出Ie3=1.758537ME3=788.4753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人口经济综合压力指数,按照三个指标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是一样的,则有βe1=1/3βe2=1/3βe3=1/3En1=P/ME1则有En1=133087.5/1336.117=99.607669089En2=P/ME2则有En2=133087.5/1448.932344=91.852114801En3=P/ME3则有En3=133087.5/788.4753=168.79099923E=1/3*99.607669089+1/3*91.852114801+1/3*168.79099923=63.833751765三、人口规模调控通过计算郑州市的土地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发现郑州市的人口规模还需要进行调整。人口规模的调控是对城市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各方面的调控。相对于郑州市而言,人口规模调控则应更加丰富,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别承担着工业生产、生活消费、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不同区域会形成主要承担特定功能的分区,如工业其面积跨度十分广区、居住区、商务区、商业中心等。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由于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等需求,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之中。一个城市如果严重的超过了人口承载力,人们出行的通勤成本可能会因此大大提高,造成人口拥挤,交通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规划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功能分区,使不同功能区实现错落有序的搭配,在城市中形成多个小而全的城市集合。这样才能有助于减少人口。在城市总活动的频率和出行的时间,从而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发挥城市各个城市功能分区的作用和潜力。二是优化城市人口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对人口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产业是人口依存的载体,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与之对应的人口,因此,从理论上说,城市系统的发展和运动应该存在某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城市系统平衡性能良好,运行正常,可以实现城市的综合效益最优,但实际上,城市系统内部因素复杂,外部影响多变,它们两者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作用系统,同时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规律也不相同,不仅有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还有规模经济效益规律、集聚经济效益规律等,因此,城市规模即使增大到一个临界点,在其他规律的调节下,城市规模仍有可能继续增长。四、结束语不同时期的城市规模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城市规模方针政策的制定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各个城市的特定,立足城市的现实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符合该城市的发展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城市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最优。
本文标题: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1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