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文献综述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题目对农村城镇化内涵的研究文献综述专业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班级地资11级1班姓名李芳学号201114410832013年10月30日对农村城镇化内涵的研究文献综述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创造了世界史上一个国家经济持续长时间高速发展的“神话”。特别是乡村城市化发展很快,所以有很多的文献都是研究乡村城市化的,其中关于乡村城市化的内涵,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本文把他们的见解总结综述一下。乡村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种人口、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城市发展,城市地域扩大,农业用地转用作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农民由专业农户转化为兼业农户;进一步成为脱离土地的非农户;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趋同。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外国学者多数认为,乡村城市化(即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例如美国学者帕辛(M·Paecione)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向乡村地区扩散的社会变动过程”,最明显的表现为人口从城市向农村流动。法国学者安尔·麦兰(PierreMerlin)认为:“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空间的缓慢的城市化过程,”“是在乡村居住区周围发生的,乡村城市化区的人口是由城市内迁移而来。”乡村城市化的形成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村庄的周围建设别墅式小房子,居住者从事城市型职业,接受城市型生活方式。”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高,1983年农业人口为7.837亿,占世界总农业人口22.7亿(应为12.6亿)的6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虽有所减少,但农村人口基数还是挺大的。在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和农村现代化、非农化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是贴近中国农村非农化的发展实际,是中国城市化的独特道路。归纳起来,我国学术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强调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乡村社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沿着原始化、传统化到现代化的过程演变。农村现代化包括经济结构综合化、生产手段现代化、乡村布局的规范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乡村文明。张大勇、马增林认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向现代化的转变。张晨强认为,城镇化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可以推动农村工业化,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可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蒲清泉、杨梅枝认为,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引导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第二,离土不离乡、建设小城镇,实现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由于特定的人口迁移障碍,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在乡村工业化推动下形成的小范围的农村人口集聚和迁移现象,现将其称之为“农村城镇化”或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位于城区和乡村之间故兼有城乡两种功能,可以成为向城乡两极优点转化的交汇点,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库”,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就是中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形象描述。例如:曹玉华认为,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加强城乡联系的“中转站”。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的迅速兴起,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樊泳倪认为,中国特色之一,就是有广大的农村和八亿农民。要解决这个大问题就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建设好大中城市的同时,在广大农村建立起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走乡村城镇化的道路。要把小城镇建成为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中心,逐步使农村人口以小城镇为依托进行生产、生活。米增渝认为,通过小城镇建设,将产业转移与空间聚集结合起来,形成有益于农村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又离乡”,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将一同改变,城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促进和保障非农产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周如昌认为,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缓和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压力,使农村小城镇成为截流人口的“蓄水池”;有利于农业人口不离乡就地转移,既解决了农业剩余劳力的出路,也建设了农村小城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工农收入的差别.陈洪毅、穆久顺认为,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城镇化最可行、最基本的措施。第三,强调农村功能的转变。农村城镇化的方向不是所有的人都住进城市,而主要是进行功能型城市化,即农村地区分享到城市性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劳动结构和经济形态上解决农工一体化问题。改变“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产业配置格局。余戎、罗清萍认为,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以及城乡、工农差别的缩小。秦润新认为,农村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综上所述,由于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不一样,国内外对农村城镇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我国多数情况是指乡村的现代化,非农化进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整个城镇化系统的子系统,是一个农村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集中,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城镇社会经济关系广泛渗透到农村,并使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实现城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人口结构城镇化。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使农村人口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改变,城镇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主要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局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第三,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这可从农民日常的衣、食、住、行的改变反映出来;第四,农村景观城镇化。农业规模扩大和非农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推动了小城镇的建设,必然导致建筑物的外观多样化和档次提高,使其城镇的景观渐渐浓重。[1]lewin,W.A.TheTheoryofEconomicGrowth[J].alle&Unwin,1955.[2]Fei,C.H.&Ranis,G.A.TheoryofEconomicDevelopmi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September,1961.[3]速水佑次郎.从大城市中心到城乡平衡发展[J].比较,2007(28).[4]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2).[5]胡必亮.城镇化与新农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6]事胜阻,成德宁.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愈义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1999(3).[7]曹玉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J].理论前沿,2005(5).[8]樊泳倪.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逐步推进乡村城镇化[J].求实,1993(1).[9]米增渝.关于农村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0]周如昌.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些看法[J].中国农村经济,1985(12).[11]许经月.加快城镇化的关健在于策荣农村经济[J].吉首大学学报,2006(1).[12]谢国光.产业化、城镇化、构建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8).[13]张大勇,马增林.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外企业家,2006(6).[14]张晨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2).[15]冯海发.论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1(4).[16]余戎,罗清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民为本的表现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7]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杜,2000.
本文标题: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5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