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思考
第6卷第3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3Vol.62003年9月JournalofHubei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Sep.2003[收稿日期]2003-04-18[作者简介]李友清(1952-),男,湖北云梦人,管理学硕士,研究员,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高职教育。·5·[文章编号]1671-8178(2003)03—0005-04对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思考李友清(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文章认为沿用学科型高校的教材与办学模式、教师队伍不适应高职教学要求、校企分离等因素造成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必须突出职教特色、校企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动手能力,并从教材、教法等方面彻底改革才有望解决。而高职院校的改革又必须政府统揽、企业参与、加大投入方能奏效。[关键词]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脱节[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高职的发展为高校每年的扩招,为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培养人才与社会使用人才的情况看,二者脱节的矛盾日益明显,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严重制约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也会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一形成培养与使用脱节的原因不少人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主要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加上原来大量国有企业转制,而民营企业又未发展起来,外资企业不多,形成了“一少三多”——就业岗位少,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多,经济结构调整转制带来下岗人员多,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进城以廉价的劳力挤占岗位的多。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上述种种只是外在的客观现象,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高职院校的特色不明显,其毕业生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具体说来,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目标、模式与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致命的弱点。1、传统办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推行国家计划招生,学校按计划培养,人事部门按计划分配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习惯了这种办学模式,然而这种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使用相分离,使很多人学非所用。虽然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分配制度,实行就业双向选择,但旧的办学模式仍然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根深蒂固,影响很难消除。近几年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按“三改一补”的政策合并组建了一批高职院校,也有一批独立的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虽然1999年全教会对高职作了定位,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但其办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学校仍然只管培养,至于培养的人才社会究竟需不需要却心中无数,即对于社会需要何种规格的人才,各规格的人才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什么能力研究不够。因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2、沿袭学科、学历教育。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家还没有一套适应高职特点的成熟管理思想、管理体系。教育管理部门基本沿用大学、普通专科的学科建设体系来管理和评估评估高职。这样一来,即使国家明确规定了要培养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但客观上却引导、逼迫高职院校走学科建设的老路,按传统的高校模式来办学;社会上用人单位普遍讲李友清:对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思考·6·学历、讲文凭,包括组织、人事部门也带头推行只讲文凭、学历的政策;学生家长送子女上学,其目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更加热衷于追逐学科、学历,这一客观现实进一步迫使高职院校走学科学历教育的老路,而违背国家兴办高职的出发点和培养人才的宗旨,这种客观实际也造成培养与使用脱节[1]。3、沿用普通高校教材。教材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为保证高职的教学,教育部门曾组织编写了一批教材,但这些教材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饼干或普通专科的改编,而不是经过从事高职研究的专家和实践的老师通过教改在实践中产生的,这种教材是媳妇穿婆婆的鞋——老样子。这种教材的使用必然导致高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沿用老一套,培养的人才模式也是老一套,所以必然造成学校培养人才与使用脱节。4、教师队伍不适应高职教学要求。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尊师重教走向了片面:认为在学校一切按老师的办,不论老师水平高低,教好教坏,都得听老师的,就是尊师重教。由此,逐步形成了教师只会教课本,只会讲理论,不会动手做,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而高职教育的特点既要懂得理论,更要在实践中会动手做。老师不会动手做,又怎么能教出会动手做的学生呢?这必然造成培养与使用脱节。5、校企分离,各执其事。过去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学校还深入工厂学习,但在精英教育的环境中造成了学校与企业的分离。学校只是闭门教学,学生只是在校园闭门读书,究竟社会需要我们教什么,需要学生读什么,不清楚。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掌握什么知识,要具备什么能力,学校也不知道,企业也无法干涉,因为两者是分离的,没有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客观上也使教学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二解决培养与使用脱节的关键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培养和使用脱节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必然会延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职教理念。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职的主要任务是要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部分高级技术人才,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高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在转变“今天办高职,明天升格办本科”的观念。要牢固树立职教办学理念。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出发点,以就业的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不能走学科型教育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2]。2、实施校企结合,开发能力标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的需要决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在当前的形势下,学校要主动走出校门,与企业联合。要到企业调查研究需要什么人才,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具备什么能力,然后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企业要主动接受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阵地进行人才培养,主动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学校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用。同时应选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场地。更重要的是校企结合,要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联合制定人才的能力标准。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但只要学校、企业真正联合起来,是可以做到的。3、以能力为本位,深化教学改革。以开发学生能力为前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首先必须认真搞好社会调查研究,既要了解国家的政策,也要了解行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若干新情况、新问题,为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教学内容的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还要了解毕业生,通过社会实践,看哪些知识学了有用,哪些没有用;看企业的要求与自己能力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客观依据。同时必须认真进行教学总结,看我们过去教学中的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对于开发学生的能力存在什么问题。譬如过去有的一门课要花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7·几十学时方可教完,但整门课学完了,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再比如有的教师对熟悉的理论课习惯讲,善于讲,也喜欢多讲,不管有用无用,而对自己不会但正是培养能力所需要的又不去努力钻研,尽量少讲,甚至不愿讲。我们只有发动老师,认真进行教学分析总结,才能选准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找到突破口。必须请行业的专家参与审定教学内容。行业的专家一般对人才能力要求比较清楚,他们的意见对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只有请他们参与,教学内容改革才能改到点子上。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改革教学方法。不少教育家分析认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说,学生是能教好的,关键看我们怎么教,会不会教。现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十分呆板,不论老师怎么讲,学生都得听,即使学生没有听,老师仍然是照讲不误。我国有不少教育家探索出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如交流讨论式、启发引导式等,但一般仍然没有突破课堂的形式。德国双元制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曾观摩过他们一次《工厂成本核算》课:老师把学生带到工厂,让学生分成几组,自己调查,拿出调查报告和课件。每位学生一到工厂,就从工厂的平面图分析入手,从整个工艺流程着眼进行剖析,发现工厂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成品半成品生产环节布局不合理,造成了用工浪费、效率低、效益差等。在学生调查完成后,再让学生自己讲,让工厂的总工程师来参加听课、评议。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围绕开发能力进行,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只要了解了这个工厂的生产,懂得成本管理,毕业后就可以当一个工厂的小老板,他知道该怎样从成本的角度来精确地计划,以提高效率。老师只是同工程师一起参加评议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教学的方法,比纯粹的课堂教学要高明得多,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老师教学也轻松。老师对学生来说,只起了引路人的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比较单一的,老师教书只是一本书、一个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有的课程结合挂图和实验。但社会发展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提供了大量新的手段和工具,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准绳,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要搞好教学手段的改革,必须抓住三点:第一,学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当前特别要抓制作课件、开发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灵活性等特点,我们必须学习掌握并充分运用,否则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当然,有了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并不是说传统必需的教学手段和工具都不要了,而是要有机结合。第二,搞好考试手段的改革。考试是中国教育一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中国自古推行“科举制”,就是凭考试,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硕士、博士,一路靠考,学生一直是对付考试,谁考得好就是好学生,家长高兴,社会也认同。但这种考试可以说只是测试了一种能力--死记硬背的能力,无法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前提下,有的老师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是把学生当敌手来对付,你越是不注意的,即使没有用,越是要考。目前其他国家对学生能力也进行考试,但他们不是为了考学生而考试,而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能力,只是通过考试来测试学生的能力高低而已,他们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和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充分。而且不是一次考试算数,也不是仅靠一种试卷,而是分三次考试:一是基础理论考试,二是运用知识考试,三是综合运用知识考试。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像澳大利亚归纳八种考法,即观测口试、实践操作、综合评价、雇主考核证明、自评、案例分析、工艺制作、书面设计,注重“有效性、权威性、充分性、实效性、领先性”。这种教学手段改革都是以开发能力为标准。第三,要加大投入,配备现代设备,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没有投入,设备不配套,改革传统教学手段的想法必然落空。要使培养与使用统一,内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俗话说:“名
本文标题:对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6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