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基础医学概论9-14章总结
第九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结构1.循环系统由一系列复杂、封闭的管道联合而成。按所含液体成份不同,可以进行如下分类:心脏动脉心血管系统毛细血管静脉循环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系统淋巴器官淋巴组织2.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不断地把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3.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通过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4.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动脉里走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走的是动脉血。肺循环的血管包括肺动脉、肺毛细血管和肺静脉。体循环的血管包括由心脏发出的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毛细血管网以及返回心脏的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及各级属支。5.心脏兴奋的传导途径和方向: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6.心脏内有4个腔,后上有两个腔,称左、右心房,互不相同;前下有两个腔,称左、右心室。7.心脏上端由右向左可见3条大血管,分别是上腔静脉、主动脉和肺动脉干。8.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血管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静脉: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静脉瓣9.淋巴结一般成群存在于较隐蔽的部位和胸、腹腔大血管附近。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参与免疫反应。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的器官,又称免疫器官。根据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骨髓、胸腺,是淋巴细胞产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淋巴器官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是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第二节心脏生理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的泵血功能作用下,在血管中定向流动并伴有瓣膜的开启和关闭,周而复始地运行,称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①完成物质运输从而保证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正常进行;②携带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和其他体液性因子,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以完成体液调节及血液的防御功能;③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等。2.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1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心脏的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期、心房舒张期及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3.每搏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4.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⑴影响每搏量的因素:①前负荷对每搏量的影响——异长自身调节;②后负荷对每搏量的影响;③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等长自身调节)。⑵心率的影响。5.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前者加强心脏活动,后者抑制心脏活动。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一般血管只接受缩血管神经的支配。2.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第五节心血管系统疾病1.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后发生的一种危急状态,是涉及临床各科的常见的、严重威胁生命的病理过程。休克的病因:①失血与失液;②烧伤;③创伤;④感染;⑤过敏;⑥急性心力衰竭;⑦强烈的神经刺激。休克的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血管源性休克。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以广泛微血栓形成以及相继出现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第十章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第一节呼吸器官1.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等器官。肺主要由主支气管在肺内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呼吸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2.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鼻旁窦分为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4.咽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是消化道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和喉腔的要道,因而,咽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的器官。5.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6.气管和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较垂直,因此气管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和右肺内。7.胸膜是分别覆盖于左、右肺表面,胸廓内表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一层浆膜。胸膜分为脏、壁两层。第二节肺通气1.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①外呼吸;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2.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紧密相贴而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其内有少量浆液。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第一节消化系统的结构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2.消化管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外)和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3.口腔与咽的分界线:咽峡。食管狭窄部:a.咽与食管连接处(距中切牙15cm);b.食管与左支气管(距中切牙25cm);c.膈食管列孔(距中切牙45cm)。4.胃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第二节消化系统的功能概述1.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还有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为敏感,紧张性收缩,自动节律性运动,伸展性,兴奋性低、收缩缓慢。第三节口腔和胃内的消化1.胃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外,主要成分包括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及内因子等。2.胃运动的主要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3.胃排空:胃内食靡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4.呕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活动,把胃肠的内容物从口腔排出的过程。第四节小肠和大肠内的消化与吸收1.胰液由胰腺外分泌部(主要由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组成)分泌,为无色透明、无味的弱碱性液体。2.胰液分泌的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蛋白质水解酶。3.肝胆汁呈金黄色,透明清亮,偏碱性。胆囊胆汁因浓缩,颜色变深为黄绿色。胆汁的作用:胆盐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①胆盐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加胰脂肪酶与脂肪作用的面积;②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后,能促进胆固醇固醇和脂肪酸的吸收,因而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胆固醇的吸收。4.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小肠液的作用:保护作用、消化作用、稀释作用。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直肠、肛肠、结肠(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的特征: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5.大肠黏膜分泌少量黏稠的碱性大肠液,其主要成分是黏液和碳酸氢盐。主要作用是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第一节泌尿系统组成、肾脏的结构和血液供应特征1.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以尿液形成排出机体中某些代谢产物。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肾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通过尿液的生成,排泄机体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输尿管是肾和膀胱之间的尿液通道。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和排尿。2.输尿管的3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是输尿管起始处;第二个狭窄是与卡总动脉交叉处;第三个狭窄是进入膀胱部。3.肾血液循环特征:血流量大,分布不均;两套毛细血管网。肾血流量的调节: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1.尿的生成过程:肾小球过滤作用,肾小球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第三节尿生成的调节1.尿生成的调节:肾小球滤过率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2.糖尿病人出现多尿,糖尿的原因:血糖上升→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G上升→近端小管不能全部重吸收→小管液中G浓度上升,渗透压上升→阻碍了肾小管对水和氯化钠重吸收→尿量上升。3.醛固酮生理作用:改变管腔膜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构型;增加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增加管周膜基底侧的钠离子泵的活性。第十三章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1.女性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女性外生殖器。2.男性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精囊、前列腺。3.生殖系统疾病:卵巢肿瘤: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子宫平滑肌肿瘤:肿瘤表面光滑,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质韧,编织状和漩涡状。前列腺癌:肿瘤灰白结节状,质韧硬。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概述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2.内分泌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3.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腺细胞排列成索状、网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没有导管,毛细血管丰富。4.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5.激素的分类:含氮激素(作用机制:水溶性激素,表现得很迅速),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脂溶性的,缓慢,且受体是在细胞内的。特例:甲状腺激素属含氮激素,但其作用机制却与类固醇激素相似,它进入细胞内,直接与核受体结合,调节转录过程。)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1.下丘脑与垂体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此系统可分为两部分: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②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2.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联系起来,形成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3个调节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第三节甲状腺1.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
本文标题:基础医学概论9-14章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