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安全工程》期末论文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安全工程》期末论文姓名:丁马冬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4-2座位号:69论文评分表序号评分依据得分1结构合理与层次清晰程度(0~10分)2论述严谨程度(0~10分)3撰写规范程度(0~10分)4文献资料详实程度(0~10分)总分(0~40):1我校轻工学院办公楼的系统安全分析摘要: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我国对于安全生产也越来越重视了,对生产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可有效的预测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通过分析及评价结果,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是系统更加的安全可靠。本文介绍常用的7中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FMEC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故树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前4种主要用于定性分析,后3种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在本文对哈尔滨商业大学轻工学院办公楼进行系统安全分析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关键词:系统安全;安全分析法;危险预测;安全改进1前言近年来由于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说哪种方法比较好,只能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比较,单独用一种方法也许不能查明所有的危险性的存在,这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个特点,并且促进了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首先在本论文中对各类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分析其特点及其适用性。其次,进行现场调研,将研究对象——轻工学院办公楼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其组成元素。然后,选用了两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轻工学院办公楼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寻找危险致因,估计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程度。最后,针对危险致因所提出采取的控制措施。2各类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比较及特点分析综合对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法的特点分析,利用多种分析法分别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改进。对各种分析法更好的了解并使用。以下是对各类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性。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1)安全检查表的介绍:利用安全检查表来检查安全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为了系统的发现工厂车间工序和机器设备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割成小系统,找出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安全和避免漏检,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2(2)安全检查表的优点:a.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对象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因而可以广泛吸收意见,收集材料考虑周到,不致漏掉重要的潜在行不安全因素,可以实现对设备实施和企业各部分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检查。b.可以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规范标准等检查遵守的情况,容易得出准确的评价。c.检查表用提问式给人印象深刻,而且安项目系统进行检查,使被检查者能够懂得怎样才是正确的结论,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d.可以和生产责任制相结合,由于不同的管理由不同的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检查表可以注明对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可以重新检查改进情况。(3)安全检查表格式:安全检查表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是否符合要求备注检查人: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年月日(4)安全检查表法种类和适用范围:安全检查表使用场合大致分为以下几种:a.设计用安全检查表:主要提供设计人员进行安全设计时使用,也以此作为审查设计的依据。b.厂级安全检查表:供全厂安全检查时使用,也可供安技、防火部门进行日常巡回检查使用。c.车间用安全检查表:工车间进行定期安全检查。d.工段及岗位永安全检查表:主要用作自查互查及安全教育。e.专业性安全检查表:由专业机构或职能部门编制和使用。内容要求:厂址的选择,建筑物,操作地点,厂区,原料,反应,装置,仪表,操作,公用工程,平面布置。2.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1)预先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还没有掌握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刻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2)内容:a.识别危险的路段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条件。b.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c.分析货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能及储运。d.分析操作过程及有关参数。e.分析人机关系。f.分析对交通及运输安全有影响的环境因素。g.分析有关安全设备。(3)优点:a.分析工作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由于考虑3不周造成的损失。b.对系统开发初步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作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c.分析结果可为制定标准规范技术文件提供必要的资料。d.根据分析结果可编制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安全便可作为安全教育的材料。(4)风险等级划分。Ⅰ级:安全的,一般不会发生事故或后果轻微,可以忽略。Ⅱ级:临界的,又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且处于临界状态,暂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Ⅲ级:危险的,很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Ⅳ级:灾难性的,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巨大财产损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消除。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危险危害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模式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2.3事故树法(FTA)(1)事故树分析是通过对事故的演绎推理,找到防止事故的措施和方法。事故树是由图论理论发展而来的,是一种逻辑树图,树图是图论中的一种图逻辑树图是用逻辑门连接的树图。(2)事故树的构成事件有,顶上事件,中间事件,基本事件。特征是方向性,由上到下,结果到原因,逻辑性,事故到原因,各级原因事故的因果逻辑。(3)分析步骤: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调查原因事件,绘制事故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制定安全对策。2.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一种形式结构化的方法,该方法全面系统的研究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重要的参数,偏离了指定的设计条件所导致的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2)特点: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对新建装置和已投入运行的装置都适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从生产系统中的工艺状态参数出发来研究系统中的偏差,运用启发4性引导词来研究因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参数的变动可能引起的各种故障的原因存在的危险以及采取的对策。c.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发展。d.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与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不需要更多的可靠性工程的专业知识,因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已掌握。e.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的状态参数正是操作人员控制的指标,针对性强,利于提高安全操作性。f.研究结果既可用于设计的评论,又可用于操作评论,既可用来编制完善安全规程,又可作为可靠性的安全教育材料。3轻工学院办公楼现场调研3.1轻工学院办公楼现场图片轻工院办公楼安全出口标识灭火器消防负责人电线通道火警报警器楼道照明53.2轻工学院办公楼系统组成元素供电系统,照明系统,供水系统,消防系统,建筑系统,通风系统,通信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安全系统等。4对轻工学院办公楼进行系统安全分析4.1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轻工学院办公楼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是否符合要求备注1用电设施设备的情况用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用电线路是否破损用电设备处于合理的正常的工作状态是2照明是否充足照明条件好否楼道和楼梯照明差没有灯光3应急灯是否正常工作断电是自动亮起否应急灯没有正常工作4人离开是否关闭电源离开时关闭电源是5消防及应急逃生情况楼道安全出口标识是否清楚有安全出口指示是6所有消防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所有的安全出口保持畅通否有的安全出口被锁7火警警报是否正常工作警报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8灭火器是否足够,是否好用没有过期的灭火器,在合理的地方有足够多的灭火器是9是否有消防水管消防专用水管是10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消防栓完好是11门窗锁是否完好门,玻璃,锁完好是612其他卫生是否合格卫生干净整洁是13水池下水道是否通畅排水系统正常工作是检查人:丁马冬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刘义翔2017年5月30日4.2采用危险性预先法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轻工学院办公楼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危险危害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模式事故后果危险等级措施火灾发生(1)火灾报警器失效(2)灭火器失效(3)消防栓故障(4)用电设备故障(5)电线破损引发电路过载引发火灾;火灾发生无法控制离开时未关闭电源,电线破损引发漏电;灭火器过期;消防管道故障可能引起火灾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影响教学工作Ⅱ(1)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使用明火,在规定区域吸烟(2)升级改造消防设施,定期对消防设备检测(3)定期对用电设备检测。5针对危险致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1)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使用明火,在规定区域吸烟;(2)升级改造消防设施,定期对消防设备检测;(3)定期对用电设备检测;(4)对楼道和楼梯口的照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5)保持所有的安全出口畅通;(6)检修应急灯,使其保持正常工作;(7)加强安全教育;6结论通过对各安全分析法的分析与比较,发现个安全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考虑分析法的运用,同时使用多中分析法,从多维度对系统安全进行分析,使得能够更加全面的预测和分析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安全分析法在哈尔滨商业大7学轻工学院办公楼的应用,发现了该办公楼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危险进行控制与防范。参考文献[1]伍爱友,李润求.安全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139~178[2]何学秋.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80~82[3]景国勋,施式亮.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34[4]林柏泉.安全学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00~203,34~35[5]沈裴敏.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37[6]王福成,陈宝智.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58[7]肖爱民.安全系统工程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70[8]徐志胜.安全系统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9]袁昌明.安全管理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4~15[10]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学[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1~22
本文标题:《安全工程》期末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1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