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语文版
爱心用心专心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既然作者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答: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什么驳论方法?答:有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运用驳论证要注意什么?答: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这两句种两个“也”的含义。答:第一个“也”:姑且,承认。第二个“也”:起强调,肯定作用。3.“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了。”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答:“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这句话,以假设句进一步说明这些人并没有“自信力”。“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来,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谈有“自信力”呢?这也是对敌论的一个有力反驳。4.“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是什么“答: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路。5.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答:点明“求神拜佛”来祈祷国家太平,有益无害,于事无补,只会长久来麻醉自己的神经,永远不会觉醒起来,拿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这句话也含蓄地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6“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答: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记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答:(1)指的是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2)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8.“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反别是什么?答:“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9.批驳这个错误论点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答:批驳了悲观论者,特别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10.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爱心用心专心2答: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指“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11.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答:“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12.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答: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13.作者强调“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14.“他信力”“自欺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1)运用了仿拟修辞手法——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照出新词语。(2)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15.论题属什么句式?答:论题属反问句式。16.为什么不用《论自信力的有无》而用这样的反问句式的论题?答:用反问句式的论题,可取得强调突出正面的肯定答复,如此更鲜明,醒目体现驳论的题旨。17.第四段中在剖析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时,作者特别指出:失掉“自信”倒是一条生路,为什么说“倒是一条生路”呢?答:说“倒是一条生路”是指“会疑”反思,省悟,而“一个转身”变“他信”而“自信”,有“自信”才“生路”。18.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答: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势定基础。19.文章如何驳论证的?答:(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20.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答:起讽刺否定的作用。21.“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答: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22.第六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答: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语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1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