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8.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11、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1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博、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17、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18、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19、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20、年轻人往往高估自己。21、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二、简答题第一封家书1、这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聪,亲爱的孩子”?儿子在打击之下,父亲用这样亲切疼爱的语气对儿子进行劝慰和开导,便于抚平儿子心灵的创伤。3、傅雷在信中是怎样开解劝慰儿子的?一是告诉孩子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精神消沉的情形是难免的;二是开导儿子有困难要及时向父母倾诉;三是告诉儿子在失意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的平衡;四是鼓励儿子要像克利斯多夫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打击。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这句话饱含哲理,它形象地告诉人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5、作者在家书中举克利多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克利斯多夫的经历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而傅聪在国外学音乐,一直以克利斯多夫为榜样,甚至自称为克利斯多夫。作者特举克利斯多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勇敢地直面困难,从消沉中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到艺术之中去,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二封家书6、第二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包围时候写的。7、傅雷对儿子演出的成功进行怎样的评价?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幸福和骄傲,“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涕泗横流的”,道出傅雷的喜悦之情。8、“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为什么?艺术是艺术家们艺术才华的精妙体现,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欣赏艺术时,它没有世俗的功利色彩,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作者认为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9、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样才能如古人所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泰然。10、对“赤子之心”和“孤独”,你是如何理解的?从傅雷的论述看,“赤子之心”指内心纯洁,不含私心杂念,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因而没有欲望纷争。而这种境界很难为一般的人所认识和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境遇不佳,处于孤独的处境。但人类的最美好而纯洁的感情却是相通而永存的,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因为他在精神上是不会孤独的。三、选择题1、傅雷的儿子是(AC)A、傅聪B、傅作义B、傅敏2、傅雷是一个(A)的父亲。A、严厉尽责B、慈祥仁厚C、和蔼可亲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A)的爱A、祖国、儿子B、父母C、妻子4、傅雷的长子是(B)A、傅敏B、傅聪C、傅震5、傅雷通过(C)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A、当面教诲B、电话C、书信6、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A)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A、良师益友B、老师C、好朋友7、这两封家书,是针对儿子(A)时而写的A、长大成人、留学海外B、学习不顺利C、心情不好8、写第一封家书的目的是(B)A、告之家里情况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9、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B)A、提醒儿子加强学习B、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10、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C)A、开心B、努力C、坚强11、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D)A、开心B、努力C、坚强、D、胜不骄败不馁1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C)的人A、严肃正直B、随和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13、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C)A、资治通鉴B、论语C、人间词话1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C)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15、傅雷用(C)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16、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有(ABC)A、人间喜剧B、高老头C、欧也妮葛朗台17、这本书是一部(A)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B、随笔18、傅聪最后成为了(B)大师A、翻译B、钢琴C、书法19、傅雷是我国著名的(A)A、翻译B、钢琴C、书法20、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A)的艺术家A、德艺兼备、人格卓越B、技艺精湛21、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A)A、人间喜剧B、战争与和平、C、复活22、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A),做事要(A)A、谦虚、严谨B、严肃、认真C、随和随意23、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C)的忠诚A、爱情B、朋友、C、文学24、傅雷说,他最不赞成(A)A、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B、做错以后情绪不高C、做错以后若无其事25、《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A)A、傅聪B、傅敏26、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B)A、情怀B、思想C、情商27、傅雷说,人总得常常(A)自己,不()就解决不了问题A、放纵B、强迫C、教育28、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A)A、艺术B、书籍C、书法29、(A)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A、辛酸的眼泪B、优异的成绩C、周游世界30、人一辈子都在(A)中浮沉,惟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A、高潮--低潮B、平常C、烦恼名著导读《苏菲的世界》阅读及练习答案【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馀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作品概述】《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式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作者借着描写故事中的故事,尝试解释真实世界背后的世界,上帝张显能力的范围,人的自由意志,本和体的道理等等。故事中,艾伯特向苏菲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让席德(换言之让读者)了解欧洲哲学史。《苏菲的世界》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漠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进程讲述的;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于刚刚接触或从未了解哲学课程的人来说,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片段欣赏】(一)赫拉克里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赏析】赫拉克里特斯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二)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
本文标题: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2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