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孔子一.“仁”的提升与“人”的反思:(掌握)(1)“仁”的提升:①“仁”→《尚书》中把“仁”视为人的一种品德。②“仁”→《左传》中,“仁“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抽象性和普遍性,涵盖了德、正、直等规范的概念。③孔子对“仁”进行了提升和抽象,把“仁”造成了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仁”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涵盖诸多道德规范的一般性哲学概念。(2)“人”的反思:①孔子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十分工整。②“仁”的基本内涵:a.“仁”的实现是人自我意识的体现。“仁”的实现是反求诸己,通过道德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尚扬的结果→“为仁由气,克己复礼为仁,合于礼”是“仁”的外在表现。b.“孝悌”是“仁“之本→少年人在家孝顺父母兄长,出外敬爱年长的人,做事谨慎,说话务实→孝悌是一个有感情的东西,孔子重视宗法血缘。c.“爱人”,是孝悌扩大为一般的社会关系,人首先以孝悌为出发点和基础,然后“泛爱”,爱身边的人、陌生人,超越亲情。“爱众”从两个方面展开,从肯定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是忠,从否定的方面展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忠恕之道是仁之方,主要就是推己及人,但孔子的爱是有差等的。d.“仁”的不同层次:“仁”是很难达到的境界,最高的仁是成圣,次之是“成人”、成贤,最低一层是“君子”,是超越自然人的道德人。二.“礼”的发展,道德追求:(掌握)(1)“礼”的本质与功能:①亚名: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失序,具体表现就是名不符实,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正名”才能改变这一状况,使天下归于“礼”制。②“礼”:孔子的“礼:皆取其时效,而不拘泥于外表的繁文缛节→孔子的礼既有维护旧秩序的保守性,同时又有维护正常秩序的意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礼”的功能: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成员各按其“名分”和秩序进行生活和实践,从而实现社会和谐。道德礼制的作用不像刑罚那样,它是疏导性的,使人们从内心远离错误和罪恶,唤起人的道德自觉。(2)“礼”的提升和发展:孔子对“礼”的提升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前两个方面①体现在孔子讲“礼”以为“仁”基础,把“仁”的内涵灌注到“礼”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仁”的彰显和外观,“仁”“德”是人的重要品质和根本属性,“仁”“德”的实现体现为“礼”,“克己复礼为仁”,人践行了“礼”也就实现了“仁”。②体现在把“礼”和“道”联系在一起,认为“礼”的最终目标是发展“道”。孔子的“道”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和法则,对人类社会具有统摄和决定意义。③孔子对“礼”的继承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所损益和改造的。三.孔子的“天命观”:(掌握)(讲义是没有明确内容)(1)“天”,自然之天,具有自然而然、广大浩瀚、高远深邃的含义。“天”也具有意志方面的属性,既有物质性的内涵,又有规律、法则和精神性的内涵。(2)“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敬畏天对人的命令,又敬畏政治上的王公大人、道德上的圣人言论。孔子一方面保留了天的神秘性和对天、天命、天道的信仰、敬畏,在人生路上“畏天命”进而“知天命”,这就肯定了个人所具有的宗教性的要求。“天命”指客观条件、外缘条件或必然性,孔子思考“天”和“命”的目的是知“天”知“命”,是为了更好的把握自觉的历史使命,强调要在人事活动中,特别是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四.中庸:(掌握)(1)中庸的含义:“中庸”不是折中主义,是一种辩证的智慧,反对偏执片面,主张过犹不及,且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具有灵活性。(2)“中庸”的方法论内容:①“中庸”既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中”指适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有三意,一是平常,二是不易,三是用中,。在《论语》当中,处处可以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②中庸是巩固“道”最好的方法:a.孔子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子罕》),即从两个不同方面去启发问题。b.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端之间寻找一个动态的平衡,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这些都是孔子中庸方法论的具体运用。老子一.“道”:(掌握)(1)“道”的反思:“道”的本意指道路,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老子的贡献是把“道”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范畴。(2)“道”的三层含义:①实存意义的“道”:a.道不是绝对的空无b.道生万物,存于万物之中②规律性的道③生活准则的道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熟悉)解释“反”:①相反:“道”之动是向自己的方向转化。②反复:“道”之动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孔子更重视反复→万物重归于根,意味着要超越事物的无序状态,使它的的变化有所定向,而不是盲目的轻举妄动,因而“归根曰静”,定向的归回本根→就是恢复事物本质规律性(本性)上去。三.道法自然的社会历史观:(熟悉)(1)道法自然:①“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人的本性应该是效法天道,自然无为。老子对文明成果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智慧开启,生活中出现很多“不自然”的现象,过度膨胀的欲望导致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冲突。②因此老子提出“无身”与“贵身”。“无身”不能理解为消灭肉体存在,而是要去除身心的过多欲望和私志。“贵身”→在充分认识到人体过多欲望中包含一种离“道”的倾向,对自我构成一种损坏的情况下,人对自身加以修炼和提升→“为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要体悟把握人生的最高本体,就需要不断进行抽象,舍弃具体存在物,恢复到自然无为的本真状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内心清净,虚寂到极点,只有这样,心灵才能不受任何干扰,达到“静”的精神境界。(2)无为而治:①老子认为春秋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道”废弃,国家混乱,忠信尽无→因为在“无道”政治中,统治者往往设置诸多禁令限制民众,铸造兵器以维护自身安全,政令繁苛威吓百姓,利用技巧搜刮天下珍宝来维护社会秩序,最终导致百姓贫穷,战争繁多,社会混乱→这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好动”“多事”“多欲”。②因此,有道的政治是统治者的行为归于正道开始的,统治者赢按照道的需求,无欲无为,一切应顺应自然,对事情不加干涉来消除私智诈伪,用“致虚守静”求超越欲望冲动,“以百姓为心”自主生活,不需要复杂的制度达到政治昌明、社会安治、百姓和乐的理想境界→使民先知无语女,让其回归本复状态。(3)“小国寡民”是政治理想:①“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状态。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互相纷争,原因就在于欲望的过分、法令的繁多、知识的追求和虚伪的仁义道德等。老子认为,之所以要讲仁义忠孝那一套,都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混乱。因此要天下太平,没有纷争,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的,他认为应该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②“小国寡民”乃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小农经济生活的基础上构想出来的桃花运式的乌托邦。墨子一.“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历史观:(掌握)(1)“兼相爱,交相利”:①是墨子实现其匡世济民理想的路径。墨子认为“天下之害”都是由于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不相爱”而产生的→因此墨子提出“兼以易别”。“别”是产生各种矛盾的根源,需要以“兼”来取代→“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要采用“兼相爱,交相利”,对一切人不分远近亲疏,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普遍等同的爱之。②而“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是“交相利”的具体内容。人人相爱相利,社会相互残杀的现象就会消失,因为爱人利人都能得到对等回报,最终社会和谐。(2)墨子“兼爱”与老子“仁爱”的区别:①首先,儒家强调“亲亲”,主张爱有等差;墨子主张普遍的平等的爱。②其次,儒家的“仁爱”是先己后人,由己及人;墨子则强调有己有人,先人后己。③再次,儒家的“爱人”不言利;而墨家讲“爱”与“利”结合起来,以“交相利”作为“兼相爱”的基础。子思和孟子子思(掌握)(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①“天命之谓性”→宇宙万物之性根源于生生不息的天道。②“率性之谓道”→一切自然物、人均遵循法则“性”活动,这样就体现了“道”,具体而言,有人言如见父母知孝,见长辈知敬。③“修道之谓教”→行道必须要明道,明道需要通过学习和涵养,就是“教”。(2)“诚”来说明“性”和“道”: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地本然的状态,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终,“诚”是天地万物径始的道,也是“性”。②因此去修习“诚”就是“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关,明泽诚矣。”→“自诚明”→先天道德禀赋,“自明诚”→后天教育的结果(3)用“中和”解释“道”:①“写哪里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泣焉,万物育焉。”②万物本然状态,如同人的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这种状态叫做“中”,“中”是道之体,是性之德。如果情感抒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做“和”。“和”是畅行天下的“达道”,,实现中和的状态和境界,天地各安其所,运行不息。万物就会各随其姓,生生不已。“中和”就是“诚”,就是“性”,就是“道”,“道”是为人的根本,故君子不能离道而行。(4)“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尊德性”→重视固有之德性,“道问学”→重视后天的学习与修养。君子既重视固有德性的存养与扩充,又重视后天不断的学习修养,既有崇高的志向,又脚踏实地,不脱离平凡的生活世界在日月常行中追求真善美的合一。孟子一.性善说:(掌握)(1)关于“性”的讨论:①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生来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但因后天活动和环境不同,使其德行有了很大的差别。②到了战国,有人主张“有性善,有性不善”。③告子“性无分善与不善也”。(2)孟子的“性善论”:①孟子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指出告子的最大缺陷在于把人之性和动物之性混在一起,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②人性本善,善不是外向加给人的,而是每个人本心本性具有的,是先验性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共同的天赋本性→“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人性本性本善的原因,是人性本善的根据。继承中庸提出“人也者,人也,合向言之,道也。”实际上是用“仁”来规定人,把人性归结为人性特有的人道。他对“四心”进行扩充,认为“四心”产生了“仁”“义”“理”“智”→“四德”。“四德”和“四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他却认为这是人先天固有的,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的,因此他又把“四心”归结为“良知”、“良能”。二.心性修养论:(掌握)(1)为什么提出心性修养论:按孟子的说法,人皆有“善端”,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恶,因此孟子对此提出了解释。→不善的原因在于人不能发现善端,或者虽然发现了善端,但“不能尽其才”。(2)心性修养论的两个阶段:①发现善端或良知:a.性情、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本心→“求放心”,人对良知本心的与对声色货利的追求不同。良知本心是内在于人的,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因此人应将“求”的功夫放在“求心”上,而不是去求声色货利。b.人之所以能够内求,就在于人心具有特殊功能“思”→“心之官则思”,是与感官不同的。②扩充善端或良知:a.孟子看到了物质欲望的追求是遗失善性的原因,他把当时的社会弊端和成乱归结为人们的“多欲”和“求利”,因此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养心莫善于寡欲”,通过养心和内心存养浩然之气。b.而浩然之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形成需要通过“集气”来养,“志”来领。“夫志,气之帅也。”志可以帅气,气也可以影响志,道义相互配合,志气互摄,就会保存浩然之气,然后才能“存诚尽怯”。c.“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天之道,但它在人心中,因此人类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只需“反身而诚”,寻找本心,认识物性,就可以把握天道。三.仁政说:(
本文标题:哲学史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2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