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唐山十二五规划纲要(正文)
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市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唐山市委关于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策导向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全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市人民在中共唐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扎实工作,克服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圆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折合2005年不变价为3764亿元),为2005年的1.88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3.4%;人均生产总值58100元(折合2005年不变价为50858元);全部财政收入439亿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比“十五”时期增长3倍以上。省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11.6:57.3:31.1调整到2010年的8.6:59.3:32.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11.7万吨,连续7年实现增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比“十五”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钢铁、能源、建材、装备制造、化工等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5%。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2%。——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首钢京唐钢铁一期工程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初步形成了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产性物流、基础能源等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格局。预计“十一五”末,“四点一带”区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到全市的32%和26%。县域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全市11个县域单位全部入围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前30强。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港口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唐山港两大港区已建成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和煤炭码头等生产性泊位4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4亿吨,成为国内第十个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港口。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690公里,达到1.3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219公里,达到507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014公里。机场建设取得突破,唐山三女河机场建成通航。多元、立体、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具规模。——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7.1亿美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2.6倍;预计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值72亿美元,是“十五”末的2.7倍。对内合作取得新进展。预计2010年,全市引进省外资金258.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1.6倍。——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目标较好完成,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和环城水系“四城一河”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全市城镇化率由46.1%提高到54.9%,城镇化发展指数位居全省首位。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逐步展开,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持续开展节能减排攻坚行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够如期完成。持续开展“绿化唐山攻坚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1.9%提高到28.7%。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11.16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28%,形成了北部山区生态建设、南部沿海湿地保护、中部平原生态恢复为主的生态保护模式。预计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达到330天,比2005年增加14天。——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预计2010年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0488元提高到195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82元提高到8310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2.6%。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就业五年累计新增3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市,参合率达到96.9%。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二、“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展望“十二五”,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面临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宝贵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已开始缓慢复苏。随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政策措施效果的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美国经济步入了增长轨道,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复苏看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预计世界经济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增长区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的调整,为我市在更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宝贵机遇。二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成功实施,使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回升向好,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步伐将继续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为我市经济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家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即将出台,我市的发展将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毗邻京津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使其作为我国第三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有力地带动我市的发展。国内“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我市已经具备承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聚集的比较优势,合作、对接的领域广泛,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唐山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省明确把唐山定位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唐山是全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增长极,是河北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之一。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围绕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我市发挥区位优势、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平台。四是我市经济基础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已成规模,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产业大规模聚集、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港口功能大幅提升,航空、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三、“十二五”时期,全市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的复苏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欧元区部分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使经济复苏的进程异常复杂,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和结构性失衡问题互相交织,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度变革和调整时期。分析“十二五”的这五年,大体上前两年(2011—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不断巩固,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开始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遏制通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实际运作的情况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退出,代之以经济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国内外治理通货膨胀的历史经验看,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可能要贯穿于“十二五”的前两年。从区域看,随着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特别是在天津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地区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环渤海城市之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不能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就有可能错失宝贵的发展机遇,拉大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陷入被动境地。从我市看,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依赖性较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任重道远。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结构偏重,钢铁等支柱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初级产品增加值占工业的80%;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总体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城市的功能、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改革开放有待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利用外资的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低于全国33.4个百分点,开放带动能力较弱。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平台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推动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匮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产品低端的问题比较明显。五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综合分析未来五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的这五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五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唐山走过震后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和十年快速发展的光辉历程后,进入了第四个十年。第四个十年的前五年即将过去,后五年对第四个十年唐山的发展将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能否实现腾飞至关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未来五年复杂的形势、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在新一轮竞争中努力把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宏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第一章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奋发向上、大有作为这一基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这一目标,切实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实施科教立市、以港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以“两极”(曹妃甸新区增长极、市主城区增长极)率先突破,促进“三带”(沿海经济带、平原经济带、山前经济带)跨越发展,加快结
本文标题:唐山十二五规划纲要(正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3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