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1-4单元复习资料
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1第一单元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1、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常见的显微镜有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种,生物实验室学生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除了显微镜,我们还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生物。2、显微镜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其中能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光圈,若发现视野中的光线较暗,那么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能大幅度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地结构是细准焦螺旋。3、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观察字母“F”的装片,应用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视野中看到的是。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左上方移动。若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视野变小,物体体积增大,视野中的光线将会变暗。4、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科学探究要有三个要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探究的过程,还要有结果。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五个步骤。探究时应设置对照组,并且在实验中要控制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变量应均相同。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深入地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6、除病毒之外,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7、生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是装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室切片;将液体的生物材料涂在玻片上制成的玻片标本是涂片。经碘液染过色的细胞,变化最明显、被染成黄褐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2色的结构是细胞核。8、细胞中各结构的功能详见下表:名称特点、功能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含微细结构: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在植物细胞中还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体,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切瓜果等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细胞核含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物质9、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因此有人把线粒体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器”。10、在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中,甲羊提供了细胞核,乙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丙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代孕母亲)。克隆羊的相貌最像提供细胞核的甲羊。11、生物细胞中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中文名),即DNA(英文名)。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12、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形成的细胞数目是2n个。13、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并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通过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是一样的,这就保证遗传物质在前后代的连续性、稳定性。如果正常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细胞就会过度分裂而发生癌变。14、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最先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小液泡,后来小液泡逐渐长大,最后合并为一个大液泡。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315、多细胞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在分裂过程中,除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并具有分裂能力外,绝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通过生长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出现差异,并且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们把细胞这样的变化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多,即产生了组织。16、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繁殖器官。17、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在生物体内执行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8、根据功能的不同,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各组织的功能详见下表:组织名称功能例子分生组织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如:根尖、芽基本组织能制造和存贮有机养料如:果肉、叶肉保护组织保护作用如:植物表皮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如:叶脉中的导管、筛管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如:叶脉中的纤维19、从外形上看,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臀部常被选作肌内注射的部位是因为臀部的外上部没有大的神经和血管。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颅腔和体腔。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有胃、肠、胆囊、肝脏等器官。腹腔的最下部又叫盆腔,内有膀胱、直肠,女性还有卵巢、子宫等器官。20、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的组织主要分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各组织的功能详见下表:组织名称功能分布、构成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4上皮组织保护作用皮肤外表面,气管、肠、胃的内表面肌肉组织收缩、舒张,使身体产生运动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结缔组织支持、营养、连接和保护等骨组织、血液、肌腱、脂肪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脑和脊髓21、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由多个器官有序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做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各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2、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3、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2)能独立完成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酵母菌、衣藻。24、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遇热膨胀,所以蒸熟的馒头和面包会喧软多孔。25、草履虫的身体像一只倒转的草鞋,细胞具有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和食物泡、伸缩泡等结构,与植物细胞相比,它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草履虫依靠纤毛运动,通过表膜进行呼吸,食物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通过收集管、伸缩泡和表膜进行排泄,其生殖方式主要是细胞分裂。草履虫对环境刺激会作出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的反应2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草履虫和变形虫容易培养,繁殖快,是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料;眼虫可以监测环境污染;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面包、馒头和酿酒,也可制药;草履虫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5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生活圈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例如鼠妇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仙人掌则常生活在干旱的土壤之中。2、“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都说明了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既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造成极地狐和大耳狐耳朵明显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或斗争(如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以及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如珊瑚虫与海藻)、竞争(如兔子与羊)、捕食(如狼与山羊)和寄生(如蛔虫与人)等关系。3、生物也能影响周围的环境,例如:蚯蚓可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植物能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空气湿度”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科学测定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范围时病菌死亡较快。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例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就是生物在此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鱼类的洄游等就是生物在这方面对环境的适应)。5、动物具有的与环境相似的体色叫保护色(例如:避役(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拟态(例如:竹节虫的体形酷似竹枝)。毒蛇体表的斑纹、瓢虫体表的鲜艳斑点等则是警戒色,能够起到警告敌害、保护自己的作用。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成分组成详见下表: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成分植物——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微生物(细菌、真菌)——分解者(把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7、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生态系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所处环境分)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等湿地生态系统如:沼泽、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如;农业、城市生态系统等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果实和种子可以借助人或动物传播等现象都说明了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单元复习要点6物生存环境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11km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23km的高度。湿地、森林和海洋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又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肾”,它在调节气候、蓄洪抗旱、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资源紧缺,出现粮食紧张、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导致环境污染,引发饥荒、疾病和瘟疫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有计划地控制地球人口的增长,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我国为控制人口过度地增长,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它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落实计划生育的措施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控制人口迁移三个方面。10、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为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联合国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11、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③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造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因素主要有外来物种的入侵、滥砍乱伐、滥捕乱猎、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12、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可产取以下措施:①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采取迁地保护的政策④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13、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为人类奉献出许多自然资源。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核心就是使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人类持续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14、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
本文标题:外国语协作区2010年生物会考1-4单元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4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