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多哈谈判破裂的原因浅析
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1多哈谈判破裂原因浅析06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鲁洁061092020摘要:经济低迷,食品,能源价格暴涨,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迫使WTO各成员于2008年7月21日重启搁置多时的多哈谈判,但仅仅短短9天之后即宣告失败,一场长达7年的马拉松谈判终告一段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原因。本文首先概述了多哈谈判的历程,然后重点分析了造成谈判破裂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1.谈判议题涉及到敏感的农业问题;2.WTO的决策机制缺乏灵活性;3.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紧接着针对这些原因总结出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关键词:多哈谈判农业谈判WTO的决策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多哈谈判概述多哈回合是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启动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关注始终贯穿其始终,因此又被称为“发展回合”。该轮谈判确定了8个谈判领域,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多哈回合”是典型的马拉松谈判,原计划2003年3月末确定谈判模式(也就是谈判总体方案),9月第五次部长会议即坎昆会议提出减让表的修改方案,2005年1月结束谈判,但是却一直谈到了今年7月,历时七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多哈谈判进程跌宕起伏,经历了数次的搁置以及延期,在不断的受阻与恢复中曲折发展着(见图表1),最终依然无奈的宣告失败。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2图表1多哈回合历次谈判时间地点内容2001年11月多哈启动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2003年9月坎昆因各成员在农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不能按最初计划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2004年8月1日日内瓦各成员就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框架协议,同意将结束时间推迟到2006年底。2005年12月13日香港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使之能够在2006年底最后期限前结束。2006年7月23日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6个关键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上存在无法协调的分歧,导致谈判破裂。2006年7月27日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正式批准拉米关于多哈回合谈判全面中止的建议。2007年1月日内瓦经过多方努力,这轮多边贸易谈判又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笼罩下得以恢复,但几乎各方都认为谈判前景任不乐观。2007年10月日内瓦主要参与者(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为挽救谈判而作出的最后努力在互相责难之中宣告失败,一路不顺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2008年7月21日日内瓦35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贸易和农业部长开始就多哈回合中最关键的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议题展开谈判,试图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但是,尽管拉米不断督促,部长们以不同形式反复谈判,还是未能达成妥协。2008年7月25日日内瓦拉米推出一套具体的妥协方案,直指农业和非农议题中分歧最严重的领域,试图挽回僵局。2008年7月29日日内瓦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宣布拯救多哈回合的谈判以失败结束。多哈谈判就此搁置。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3二.多哈谈判陷入僵局的原因分析由图表1可以看到,在03年,06年,07年以及今年都出现了成员国意见分歧,谈判无法继续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议题涉及到敏感的农业问题;2.WTO的决策机制缺乏灵活性;3。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不利于多边体制。下面会细致探讨,主要探讨第一个原因,对于后两者只做较浅的分析。1.议题涉及到敏感的农业问题由于农业问题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一直以来都备受各国关注。在WTO的150个成员中,不论是农业人口只占本国就业人口2%~3%的美国和欧盟,还是农业人口占80%的中国和印度,不论是以农产品进口为主的日本,还是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巴西,都非常关注各自的农业发展问题,都试图通过谈判维护自身的利益,维护本国农民的利益。200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慢,2006年第二季起,美国经济走软,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疲软,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全球农产品价格却持续上涨,这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对农业的敏感神经,要在农业谈判中达成一致难上加难。毫无疑问,农业问题是“多哈回合”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解决其他议题的关键。因此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多哈回合中的农业谈判:A.农业谈判回顾:根据《多哈宣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主要谈判内容有两大部分,即农业国内支持和农产品市场准入。2002年3月-2003年9月,第一次模式谈判阶段,由于各方分歧过大,谈判陷入僵局,在期限被拖延后依然未能达成一致。2003年8月13日起,以欧美联合提案为标志,谈判内容开始转向集中重点并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2004年10月开始的后续谈判依然困难重重,至2005年12月13日,在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4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香港会议上,WTO各成员同意于2006年取消棉花补贴,2013年全面取消不同形式的农业补贴,多哈谈判有望在06年底结束。但是在06年7月日内瓦的部长级会议上,世界贸易组织6个关键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上存在无法协调的分歧,导致谈判破裂。经过多方努力,07年1月各方又重新坐在了谈判桌上,但依然存在各种分歧,在同一年的10月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08年以来经济低迷、食品价格暴涨、能源价格飙升、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让世贸组织各国代表不得不再次坐在一起,为在WTO框架内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议而彻夜谈判。2008年7月21日,35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贸易和农业部长开始就多哈回合中最关键的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议题展开谈判,试图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但是,尽管拉米不断督促,部长们以不同形式反复谈判,还是未能达成妥协。经过9天的谈判,无果而终,也导致了多哈谈判以失败告终。B.农业谈判的必要性分析:农业谈判被列入议题之中也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如果“多哈回合”取得成功,贸易自由化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每年8000亿美元的好处,其中有1000亿美元将由农业谈判的成功与否决定。农业谈判是否成功的重要性并不局限于其带来的贸易利益,而更多的是为未来签一份保单。尽管多哈协议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在1000亿美元左右,但是仅仅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1%。份额之小,却一直不放弃地谈了7年多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所有成员国来说,多哈协议是一份“保单”。目前全球各国实际执行的“农业补贴”和“农产品进口关税”普遍低于WTO规定的上限(见图表2),他们有权利也有空间上调其比率。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压低“WTO规定的上限”,就能减少其上调的空间。例如美国设定了144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上限,但其对农业的补贴最近几年基本维持在70到90亿美元,远低于上限。也就是说,在特殊情况下,美国可以迅速增加10倍以上的农业补贴,这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再如,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等国,都能在“不违背WTO规定”的情况下,把农产品进口关税抬高3倍。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5图表2主要成员国出口补贴使用率成员支出金额(%)数量(%)199519961997199819992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加拿大59800n.r58500101哥伦比亚1520172200597612515200欧盟5461516982506585829110774匈牙利583120731142322182137以色列443113913069632015330挪威6844836518469459478170斯洛伐克122332294654322856567162南非155135284839155245342瑞士7073456581813454土耳其479271666170718972707172美国2256507418535507073199注:对所有相关产品出口补贴(通报的零值使用平均水平除外)承诺水平的百分比的简单平均;n.r.数据不准确资料来源:WTO.TN/AG/S/8.2002..图表3主要农产品出口补贴的使用率产品19951998出口补贴承诺上限(千吨)实际出口补贴数量(千吨)使用率(%)出口补贴承诺上限(千吨)实际出口补贴数量(千吨)使用率(%)小麦和面粉5945243507482771402329粗粮28156766627211291531172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6稻米803991262814423油籽279950.1249100植物油1821202111529101油籽饼3600030800食糖63421032164243188444黄油6311552552916732脱脂奶粉7543995364638059奶酪5574468046025355其他乳品15631267811342106079牛肉1633102065125872958猪肉67938156605748124禽肉8544435864437057羊肉29272614活动物1574428123514禽蛋1309775114116102酒557811548571水果和蔬菜80571923246904240735烟草28725922273棉花950.040.048900资料来源:WTO,2000a。再者,乌拉圭回合采用的关税削减方式允许成员国对高关税的产品通常是敏感食品产品的削减程度较小而低关税的产品削减较大,因此尽管之后关税有所下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7降,但是敏感性产品的关税荏苒很高,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且不同产品的关税差距很大(见图表3),造成农产品贸易的严重扭曲。图表3欧盟日本和美国部分农产品关税税率产品欧盟日本美国UR之前UR之后UR之前UR之后UR之前UR之后生咖啡500000可可豆300000热带鲜果9517475油籽0000小于1小于1糖2971521265819791小麦1708224015264奶制品28917848932614493注:UR指乌拉圭回合。资料来源:OECD2001年年度报告和世界银行讨论文件(307)因此,在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业谈判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很重要的,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一部分。C.农业谈判的利益分歧纵观多哈谈判7年历程,总是在农业问题上纠缠不清,各个利益团体互相牵制。与以往谈判不同的是,该次谈判过程中利益集团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相互交错的现象,使得本来就错综复杂的农业谈判更是难上加难。以往WTO各轮多边贸易谈判往往由美、欧、日、加等发达国家主宰,而在多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成员方获得了比以往更强有力的发言权,某些发展中国家还在谈判中联合起来,结成了一些利益共同体,例如G20集团、G33集团以及G90集团。此外,还有美国、凯恩斯集团、欧盟、G10集团等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如商院国贸鲁洁0610920208此之多,谈判之艰难可以想见。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斗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历次谈判实践证明,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往往是不统一甚至是对立的,而发达成员主宰谈判的结果就是谈判结果的不公平,比如乌拉圭回合,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不平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改变这一局面,在多哈回合启动时,谈判各方将本轮谈判的目标之一确定为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等的农产品多边贸易体制,在谈判中要制定一个更有利于发展中成员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以在最大限度上体现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因此,发展中成员在本轮谈判中获得的以往不曾有过的发言权,他们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工业产品的贸易限制和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尤其是在农业这个敏感性领域,发达国家的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限制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他们要求发达成员取消阻碍发展中成员出口增长的贸易扭
本文标题:多哈谈判破裂的原因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6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