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产品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类的衣食住行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外在特点: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内在特点: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特性的影响东濒茫茫沧海,背靠高山大漠,外部有天然的地理屏障。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造成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多样性,由此产生文化的多样性。地形复杂,内部有崇山大河,交通不便,“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成多样的地域文化。东面临海,形成温暖的季风形气候,降雨量充沛。地理位置优越,有广袤的平原地带。地形、气候适宜于发展农业,很早就产生了较高的农业文明。姓氏1、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关系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在金文里是“亻生”,即人所生的意思,后来改成“姓”。“氏”的产生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2、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于血统,氏区别于子孙。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3、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夏商周三代,严格执行“同姓不婚”制度。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例如。秦始皇因生于赵,故姓赵氏。项羽先世封于项,故姓项氏。中国人的名、字与号1、“名”的概念极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说文解字》:“名,XXX自名”这种“以口自名”大概是小名,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大名”。命名与时代生活紧密相关。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神会生活简单,人们以生日命名。三十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则以地支为名。周朝建立,《左传》所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此外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牲畜、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孔子儿子叫孔鲤)春秋战国之后,社会礼制急剧变化,其命名现象更多反映了社会阶层的风貌,以贱、丑命名。这时的人还喜欢在名字之间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助词,如烛之武,XXXXX。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多用“安国”“延年”“千秋”等。西汉末年。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知道东汉,三国。到魏晋南北朝,复名又兴盛起来,清高风气:祖冲之,王羲之等;又因佛教盛行。多取佛语:王僧辩,柳僧景等。新中国成立后,“建国”“爱国”,文革“卫东”“向红”“立新”等。2、古代的中国人还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名与字有以下几种关系:(P59)(1)名与字意义相同(2)名与字意义相关(3)意义相反(4)意义取自五行相生EX.明成祖朱棣-木明仁宗朱高炽-火明宣宗朱瞻基-土明英宗朱祁镇-金(5)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6)取自古语与成语3、古人还有“号”,起源很早,流行于唐宋以后,明清盛行。一方面因为社会对文人学士推崇敬佩,还因为骚人墨客委婉曲折的想要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孔子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孔子由“仁”出发,提出一套修身达仁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即《大学》中提出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是“正名”,其次是“立信”他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而不主张用强权暴力。他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学而不倦,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而忘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但其落后保守之处在于他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体力劳动,鄙视妇女等。孟子思想核心是“性善”“良知”。在仁学方面,他补充了“义”,仁是发自内心的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在孔子“杀身成仁”上提出“舍生取义”。是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在政治方面,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他还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还提出很多措施。“性善”论“仁政”学说影响深远。荀子和孟子思想的比较相同点:提倡礼仪不同点:①出发点:孟子强调“性善”;荀子强调“性恶”,善是人为表现,而不是人的本性。因为性恶所以要后天培养—“修身”“师法”②政治思想:孟子主张贵民轻君,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突出贡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老庄思想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因老子的《道德经》而得名。儒家、道家思想的差异: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老子最重要的思想是他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在老子的哲学中,“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即所谓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演进和发展,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说,“无语已静,天下将自定”,“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从这些观点出发,老子建立了他的思想策略,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都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过分地强调,也带来许多消极性。比如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等。汉代经学由先秦进入汉代,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学,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等。今文经:汉武帝时期,用于讲学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期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书文体字书写而成。古文经:即用“古X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但有文字差异,甚至连篇章,内容和解释,评价也不同。这就使研究者们各有所依,形成“古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宋明理学“理学”实际上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受到两点影响:①入学内在的变化②佛教思想的流行北宋“理学四大家”张载:世称“横渠先生”,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关学”周敦颐:世称溪濂先生,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的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濂学程颐程颢:世称明道先生、伊川先生。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洛雪。南宋朱熹:世称紫阳先生。他继承了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来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出金木水火土。理气相结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故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差异区别:程朱理学: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由此,程朱理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学说;陆王心学: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其中一句著名的话:“吾心即宇宙”。由此可见,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学说。联系:1、二者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上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强调人的思维可以主宰一切,解决问题也要从“想”;2、都是宋明时期人类思想进步、社会变革的产物,都对人类社会演变,思维的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中方宗教差异中国从原始宗教产生开始,一直没有一种宗教统治全民意识的局面,即没有所谓的“国教”,而是多教并存,多神崇拜,互相吸收,彼此相通,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不论何种宗教,来自异国何方,总要带上中国特色。禅宗禅宗为中国佛教所独创,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故禅宗又被称“中国禅”。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以思悟佛教“真理”、静思一切欲念为修行方法。禅宗的理论:1、人人皆有佛性,求佛不假外,而应直指心性,到自己内心去找,“即心即佛”、“见性成佛”。2、主张顿修顿悟,认为佛性本有,心性本净,无须长期修行,只要凭自己的智慧掌握佛教“真理”,即可“立地成佛”。3、提倡不诵经义、不习禅定的简易修持方法,摆脱经典教条和繁仪式的束缚,不重偶像崇拜,要求个人专注一事参究。4、主张即事修行,修行无须出家,所谓“悟在刹那间、悟在担水砍柴间”。禅宗意义1、禅宗讲顿悟成佛,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注重直觉与顿悟的思维方式;2、讲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与中国儒学“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性论学说相契合;3、禅宗破除了偶像和佛经的权威,混同了出世与世俗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佛教的神圣性。佛教八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忧悲恼苦。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既不在神灵,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人自身的“惑”(贪婪和痴迷)和“业”(行为及意识活动)。要念经,修行,持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转变的最高目的。这就叫做“涅槃”“解脱”。道教:来源远古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巫术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谶纬神学和阴阳五行学说道家哲学和黄老学说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现实世界建立没有灾荒、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平等社会。追求极虚静、超俗脱凡、不为物累的“仙境”世界。仙境世界存在于自然界的美妙山水之间,人们经过修炼,便能长生不死,既可以与凡夫俗子为伍,也可以逍遥于仙山琼阁。道教乐生、重生、贵术。本土性从思想来源看,道教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熔铸、重塑儒家、墨家、阴阳家、星相家、医学家、谶纬家等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形成道教思想体系。道教的开创者们构造的神仙世界,等级秩序井然,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投影。与世界宗教热衷“人死后如何”的命题相异趣,道教追求“人如何不死”,在长生中永远享受人间的幸福和快乐。基本特点1、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2、它保留了历史上的宗教自然因素,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3、其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等4、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教产生
本文标题: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8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