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
L/O/G/O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李琛,成升魁,陈远生地理研究2009年1月引言旅游业≠无烟工业旅游超载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失衡关注环境质量和旅游体验旅游容量研究热潮(中国1983-)•香港迪士尼先后两次因游客过多关闭大门拒绝游客进场,引起游客不满。部分强行入场的游客与保安发生冲突。文献回顾文献来源:1979年以来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旅游容量/旅游承载力相关文章(91篇)分析结论:•时间维度:1983~1999年研究较少(18篇)2000~2008年迅速增长(73篇)•横向比较:旅游容量的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旅游、环境、地理和生态类学术刊物上。如表1。•研究内容:旅游容量的概念探讨、测度方法和个案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如表2。研究回顾•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由比利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E·Forest)提出,随后被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旅游容量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概念最早来自于载畜量;•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但未做深入研究;•1964年,美国学者韦格(J·AlanWagar)在其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容量》(CarryingCapacityofWildlandsforRecreation)中提出游憩容量的概念;•世界旅游组织在1978~1979年的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旅游容量的名词。年代——旅游容量研究的高峰期:•早期主要关注自然生态容量;•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研究重心逐渐从生态容量向社会心理容量转移;•20世纪80年代,旅游容量研究更加细化,旅游社会容量受到广泛关注。成果:•本质特征:“可接受的限度”和“可调控性”•旅游容量管理工具:LAC(可接受改变的极限)、ROS(游憩机会谱系)、VIM(游客影响管理)、VERP(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理论)、TOMM(游客组织管理模式)等。国内状况•第一篇研究旅游容量的论文——赵红红,1983“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楚义芳等在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旅游容量量测及其实用研究方向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崔凤军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mEnvironmentalBearingCapacity,TEBC)的概念,首次关注了土地利用强度对旅游容量的影响;•冯学钢引入了旅游管理容量概念,是旅游容量研究中又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胡炳清、杨锐、谢彦君、钟林生、牛亚菲等学者对旅游容量概念及具体案例区的旅游容量数值进行大量研究探讨。观点: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是在环境未被破坏、游客满意度没有降低的前提下,旅游地允许开发的强度。并以泰山为例,探讨了TEBC的内涵与组成体系,并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及运算模式;不足:崔凤军用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TourismBearingCapacityIndex,TBCI)来表示旅游环境承载力,其数学表达式如下:TBCI=[∑(|VDⅠ′|2,|EⅡ′|2,|LⅡ′|2)]1/2其中,VDⅠ′、EⅡ′、LⅡ′分别代表游客密度指数、旅游经济收益指数、土地利用强度指数。TBCI是上述3个分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结果,尚未考虑不同条件下旅游容量影响因素的巨大差异,极有可能产生旅游容量管理实践中的误区。•观点:旅游管理容量是在既定管理目标的强制约束下,旅游地域系统支撑开展正常旅游活动的游客数,是保护旅游环境、保持旅游地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标准;讨论了旅游管理容量中不同分值的计算方法,并认为,在旅游地中存在一种限制性最大的分量,该分量即为总量的代表值。•不足:将代表各个分容量的旅游管理容量最终归于一个精确值,忽略了旅游流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给旅游容量调控政策的制定带来困难。对我国旅游容量规划规范的反思•国内比较权威的旅游容量应用管理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规范》(1999年)•反思:第一,亟需更正旅游环境容量的提法。第二,亟需完善旅游目的地供给条件对旅游容量影响的相关内容。第三,亟需补充旅游容量调控管理的内容:旅游容量工具的最大作用是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科学调控。第四,亟需补充多方利益主体对旅游容量影响的相关内容: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的期望不同。第五,亟需补充不同管理水平对旅游容量影响的相关内容:同样的资源,管理水平不同,旅游容量不同。•景区的供给条件,如水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的供应能力也是制约景区容量的关键因素。然而,《规范》中尚未考虑景区供给条件对旅游容量的影响;•《通则》中列出了日设施容量的计算公式:Ci=Xi×Yi,C=∑Ci=∑Xi×Yi式中:C-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Ci-各类分设施容量;Xi-各类设施中的基本设施单元数量(如床位数或座位数);Yi-日周转率。存在问题:第一,未考虑1日内不同时刻景区游客分布的不均衡第二,未考虑景区内游客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第三,公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旅游设施规模决定旅游容量大小”,旅游容量作为旅游开发规模的衡量标准,意义何在?李金等引入景点吸引度的概念改进模型:Co=Ct/K=(Ct·R)/max(It-Ot)Ct=热点占地面积/该处核定的基本空间标准K=该景点高峰游客数/景区总体日游客数=max(It-Ot)/R其中:Co景区最大日容量;Ct热点最大合理容量;K景点吸引度;It热点处的累计进入量;Ot累计流出量;It-Ot各时点的游客接待量;R指当日的日接待量。改进后的模型考虑了景区中的景点吸引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计算的结果小于传统的计量模型,适用于景点吸引度比较集中的景区。·2对我国景区旅游容量管理实践的反思在国内景区旅游容量管理实践中,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将旅游容量作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来限定游客数量。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可行,存在很多弊端:(1)忽视了旅游容量影响因子的动态性特征:影响景区旅游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景区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旅游容量会随之变化,用唯一值对旅游目的地容量进行管理,忽视了旅游容量的动态性特征。(2)忽视了游客的流动性特征:游客处于流动状态,热点景点往往门庭若市,而冷点景点门可罗雀。(3)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质量:“限制游客进入”应该是其他旅游容量管理措施均不奏效时,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措施。Eg.香港迪斯尼拒客事件·3我国旅游容量研究中的误区•(1)认为旅游容量是一个确切的阈值,并未认识到旅游系统的复杂性:旅游容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每个影响因素都有其各自的适用领域。•(2)认为旅游容量一成不变:旅游容量是一种管理工具,在旅游地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管理目标不同,旅游容量也不同。•(3)只注重限制游客人数,不注重调控。症结在于:简单运用游览空间的游客容纳量来代替复杂的旅游容量究其根源:旅游容量应用性理论研究的薄弱,无法为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讨论•(1)旅游容量体现的是载体与被载体、容器与被容物之间的关系。•(2)旅游容量反映的是景区系统中各种因子的平衡状态。•(3)旅游容量具有动态性特征。•(4)旅游容量“限制”应转变为“调控”。•(5)旅游容量调控管理需要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作为参照。(1)旅游容量体现的是载体与被载体、容器与被容物之间的关系。载体和容器是指景区赖以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被载体和被容物是指旅游业。载体与被载体、容器与被容物之间处于平衡点时,旅游业呈现良性发展状态。影响该平衡点的主要因素:①与容器的客观特性有关;②与被承载物的特性有关;③与承载物的放置次序有关。(2)旅游容量反映的是景区系统中各种因子的平衡状态。旅游容量常常受到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因子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景区,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同,导致旅游容量限制性因子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如果调整限制性因子,使之达到上限,其他影响因子处于协调状态,景区就会达到最大旅游容量。(3)旅游容量具有动态性特征:第一,景区资源环境的变化、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变化、景区空间结构的变化、旅游产品结构的变化等都会引起旅游容量限制性因子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旅游容量呈现出动态变化态势;第二,景区中热点景点与温冷景点同时存在,游客在景区中呈现出流动态势,游客量过载常常发生在热点景点,而温冷景点总是处于不饱和状态(4)旅游容量“限制”应转变为“调控”如果片面强调限制,不注重调控,将会极大地限制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导致旅游目的地丧失很多发展机会掌握影响旅游目的地容量的限制性因子的变化规律,掌握游客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旅游地的发展目标对影响旅游容量的关键因子进行调控,就可以保障旅游地的良性、健康发展。(5)旅游容量调控管理需要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作为参照不同的分支旅游容量应具有适用于各自领域的不同量纲;在进行旅游容量管理时,每个景区应该制定各自的旅游容量管理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探讨•1、旅游业有敏感性,旅游容量具有动态特征,而现行的旅游规划中使用的计算方法、模型所得出的是确定的容量值,这是否矛盾?其指导意义体现在何处?•2、旅游容量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理旅游饱和与超载,在上题的基础上,应用火车票预售系统按照测得的合理容量值预售景区(景点)门票是否可行?理由?
本文标题: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