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成套资料
《自然之道》的资料作者:伯罗蒙赛尔1942-1999。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大自然的秘密.文章讲述了“我”和七个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一个小岛上旅游,因救了一只小幼龟而导致一大群幼龟都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的故事。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一)形态特征海龟属龟鳖目,体长1~1。3米,体重大于100千克,体型巨大,四肢桨状,适于划水。龟头背面有前额鳞1对,背甲盾片相间排列。颈盾板短而宽,椎盾5枚,助盾4对。前肢较后肢短小。背面棕色或橄榄色,腹面黄色。(二)食性以鱼类、海藻、甲壳类、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三)生殖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保护区工作人员帮助幼龟回归大海,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四)经济价值海龟的经济价值很高,龟肉鲜美、营养丰富,龟板、血及胆汁均入药,目前被列为抗癌食品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黄河的资料: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蝙蝠和雷达》学习相关资料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了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蝙蝠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雷达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超声波超声波是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仿生学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夜莺的歌声》的资料:1、内容提要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当时,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本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男孩用学夜莺叫的方法,传递消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2、中心思想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鬼子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3、写作特点一、全文以“夜莺之歌”为主线贯穿始终:歌声把敌人引到河边,带进山林,歌声把敌情传给游击队,歌声又在河边响起。二、通过“歌声”写出了小男孩的机智、沉着、勇敢。三、描写主人翁形象富于童趣,使文章充满鲜活的色彩。4、“歌”字解析课文中有四处写到“歌”,突出地反映了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我们可以紧扣“歌”字来读课文。首先,课文开头在写到德国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里的“歌声”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接着,在小男孩给敌人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唱,”,似乎把身边的军官给忘了,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游击队巧送情报,为后面把敌人领入埋伏圈作伏笔。在小男孩把敌人引到树林深处,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继而“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游击队员们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游击队员向德国兵开火,不多时,全部歼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里表现出小男孩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突出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又坐在河边执行新的任务,“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他胜利后的喜悦。小英雄雨来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女过庄人。1922年1月生。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先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后做随军记者;1943年调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学创作。全国解放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从事歌词创作;1963年调北京市作家协会任驻会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是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辛俊地》;长篇小说《将军河》(共三卷)、《深渊》;《管桦中短篇小说集》;诗画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童话故事《老虎和黑熊打仗》、《狐狸》、《竹笛》、《燕子》等。还有同作曲家合作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早操歌》等传唱至今。199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管桦文集》共六卷。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在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相关资料作者是中国北京二中的雷利,他的爸爸雷润民,是海湾战争后联合国派驻伊拉克-------科威特的军事观察员,在维和行动中牺牲,2003年联合国追授颁发以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命名的“哈马舍尔德”勋章。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他爸爸高度的评价,赞扬他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因此,雷利对加利先生心存感激,两年后,他的儿子,在北京二中读书的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这封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要坚决反对各种战争;体会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感.这是发生在1996年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在他父亲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牺牲两年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一封信,呼吁全世界都行动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的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诗中“春天”指的是和平。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和平!触摸春天吴玉楼吴玉楼律师,男,安徽省蚌埠市人,安徽大学法律本科学历,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安徽(蚌埠)北正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执业证号:120003111835)。吴玉楼律师于一九九四年涉足法律行业,早期曾在人民检察院进行过为期一年之久的刑事业务锻炼,而后接续从事企业的法律事务。吴玉楼律师秉承“坦诚相待、爱憎分明、品格至上、为人低调”服务社会的宗旨,在执业过程中恪守律师的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信奉“先将人做好,再去做律师”的处事原则,从而才能以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来回报社会。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加语言积累。永生的眼睛作者是个美国人,名叫琳达·里弗斯。文章叙述了她家中的一件真事故事。作者的母亲在她十四岁时因病去世。许多年后,爸爸也因病去世。那时她有了女儿,女儿不久也因交通事故丧生。他们前前后后都像作者的父亲所说的一样,捐献了角膜。女儿温迪为她自己的姥爷而感到骄傲,我想作者也会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自豪的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生命,生命》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原名刘侠,台湾着名文学家。祖籍陕西,在陕西扶风县杏林镇出生,故以杏林子为笔名。父亲是军人。杏林子在国共内战之时出生,年幼时曾发高烧,之后由父亲背着,在中国西部辗转流连,然后随同国民党撤退往台湾。后来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硬化,但她仍然咬紧牙关生存下去,并着有多部作品,文章相当感人。杏林子在63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另有一说是菲佣患有精神疾病,刘侠不幸被菲佣殴打伤重不治。花的勇气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到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两条线索非常清晰。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成套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9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