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章节名称第四章运动系统第二节骨学(四肢骨)备注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附肢骨骼的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及其形态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附肢骨骼的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及其形态特点;难点: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的结构特点。启发提问在没有学习四肢骨骼之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你们知道四肢骨都有什么吗?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归纳四肢骨的组成和特点。教学主要内容一、回顾上节课知识点(颅骨)1、颅骨的组成?2、指出颅骨的骨性体表标志。二、导入新课在没有学习四肢骨骼之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你们知道四肢骨都有什么吗?三、新课——上肢骨上肢骨由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组成。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一)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1、锁骨锁骨,呈横置的S形,横于颈部和胸部交界上肢骨处,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中间部分是锁骨体;内2/3凸向前,三棱棒形,粗大;外1/3凸向后,上下扁;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形似长骨,但无骨髓腔,可区分为一体两端。内侧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称为胸骨端;外侧端扁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称肩峰端。锁骨是上肢骨中唯一与躯干骨构成关节的骨,对固定上肢、支持肩胛骨及上肢的灵活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锁骨对其深面的大血管和臂丛神经亦有保护作用。由于位置表浅,锁骨易骨折,并多见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2、肩胛骨肩胛骨贴于胸廓后外侧,是三角形扁骨,平对第2到第7肋之间。肩胛骨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为一大的浅窝,为肩胛下窝。背侧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与锁骨的肩峰端相接。上缘短而薄,外侧分有肩胛切迹,切迹外侧有向前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内侧缘薄而锐利,邻近脊柱故又称脊柱缘。外侧缘肥厚邻近腋窝,又称腋缘。上角为上缘与脊柱缘会合处,平对第2肋。下角为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为腋缘与上缘会合处,最肥厚,为朝向外侧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内侧缘及喙突都可在体表扪到。(二)自由上肢骨由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组成。1、肱骨肱骨分一体和上、下两端。肱骨上端有朝向上后内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肱骨头和大、小结节之间的环状浅沟,称解剖颈。在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各有一隆起,分别是大、小结节,它们各向下延伸成一纵嵴,分别称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之间有一条沟,称结节间沟。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是肱骨骨折的易发部位。肱骨体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三棱柱形。肱骨体中部的外侧面有一粗糙骨面,为三角肌粗隆,为三角肌附着处;后面中部,有一条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桡神经、肱深动脉紧沿此沟经过。因此,肱骨中段骨折时容易损伤桡神经。内侧缘近中点处有开口向上的滋养孔。肱骨下端前后稍扁,外侧部前面有半球状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部有滑车状的肱骨滑车,称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滑车前面上方有一窝,称冠突窝;肱骨小头前面上方有一窝,称桡窝;滑车后面上方有一窝,称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小头外侧和滑车内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通过。下端与体交界处,即肱骨内、外上髁稍上方,骨质较薄弱,受暴力可发生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大结节和内、外上髁都可在体表扪到。2、尺骨和桡骨位于前臂,在解剖学位置时,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平行排列。(1)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上端粗大,下端细小。上端有两个突起,前方较小的称冠突;后方较大的称鹰嘴,两突起间半月形深窝,称滑车切迹。冠突外侧面有微凹的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的稍下方有一不明显的粗糙隆起称尺骨粗隆。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的骨间缘相对。尺骨下端称尺骨头,其前、外、后三面有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的尺骨切迹相关节,下面光滑借三角形的关节盘与腕骨隔开。头后内侧的锥体突起,称为尺骨茎突。鹰嘴、后缘全长、尺骨头和茎突都可在体表扪到。(2)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其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桡骨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颈下有向前内侧突出的桡骨粗隆。下端下面有腕关节面,下端内侧面有凹形关节面称尺切迹,桡骨下端外侧向下的突起称桡骨茎突,是腕部外侧的体表标志。在正常情况下,尺骨茎突比桡骨茎突约高1㎝。(3)手骨:包括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骨。1)腕骨共8块,属短骨,排成远近两列,每列有4块。近侧从外(桡侧)向内(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从外(桡侧)向内(尺侧)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8块腕骨不是排在一个平面,而是背侧面凸隆,掌侧面凹陷,共同构成腕骨沟。2)掌骨5块,从桡侧向尺侧依次称为第1~5掌骨。掌骨近端为底,接腕骨;远端为头,接指骨,中间部为体。第1掌骨短而粗,第2掌骨最长。3)指骨属长骨,共14块。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余各指均为3节。从近侧到远侧分别称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可分为指骨底、指骨体和指骨滑车(远节指骨的远侧为远节指骨粗隆)。除近节指骨底为球窝形关节外,其余各关节面均为滑车形关节面。(三)上肢骨的重要的骨性体表标志包括锁骨、肩胛冈、肩峰、喙突、肩胛冈上角、肩胛骨下角、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茎突、桡骨茎突、手舟骨、豌豆骨等。四、新课——下肢骨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组成。(一)下肢带骨下肢带骨即是髋骨,成对,是形状不规则的扁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一般在15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融合为髋骨。融合处有一大而深的窝,称为髋臼。髋臼内有半月形的关节面,叫做月状面,与股骨头相关节。髋臼边缘下部的缺口称髋臼切迹。下部有一大孔,称闭孔。1、髂骨构成髋骨的后上部,分肥厚的髂骨体和扁阔的髂骨翼。髂骨体肥厚而不规则,参与构成髋臼上份,对承受上半身体重起重要作用。由体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为髂骨最宽广部分,位于髋骨的上部,肥厚弓形的上缘称髂嵴,髂嵴的前、中1/3交界处向外侧的突出部称髂结节,是重要的体表标志,临床上常在此处进行骨髓穿刺抽取红骨髓检查骨髓象。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第4腰椎棘突,是腰椎穿刺或麻醉的定位标志。髂嵴的前缘有上、下两个骨突,分别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缘也有上、下两骨突,分别命名为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均可在体表扪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髂骨翼内侧面有宽而浅的窝称为髂窝,髂窝下界有圆钝的骨嵴,称弓状线。髂骨翼外面称臀面。髂骨翼后下方的粗糙面为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2、耻骨耻骨构成髋骨前下部,分耻骨体及耻骨支(体和上、下两支)。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由体向前下内方伸出的部分是耻骨上支,继而转向后下方的为耻骨下支。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耻骨梳向后与弓状线相接,向前终于耻骨结节。耻骨结节到中线的粗钝上缘称为耻骨嵴。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为一椭圆形粗糙面,叫做耻骨联合面,与对侧耻骨的相对面通过软骨连结成耻骨联合。耻骨下支伸向后下处,与坐骨支结合,因此,耻骨和坐骨共同围成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3、坐骨坐骨构成髋骨的后下部,肥大粗壮,分坐骨体及坐骨支。坐骨体为坐骨的上部,构成髋臼的后下部(2/5)。坐骨体的后缘有三角形隆起称作坐骨棘。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坐骨棘下方的缺口为坐骨小切迹。坐骨体向下延续为坐骨支,其后下为粗大的坐骨结节。坐骨结节在活体容易扪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二)自由下肢骨1、股骨股骨为人体最粗大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1/4。可分为一体两端。股骨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头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头下外侧的狭细的部分称股骨颈。颈与体的夹角称颈干角,约为120~130°。颈与体连接处的外侧有一方形隆起,称为大转子,内下方的隆起称为小转子,有肌肉附着。大、小转子间,前有转子间线,后有转子间嵴相连。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扪到。股骨体粗壮,呈圆柱形,略弓向前。股骨体表面光滑,在后方有纵行的骨嵴,叫做粗线。此线上端分叉,向上外延续于粗糙的臀肌粗隆,向上内侧延续为耻骨肌线。粗线下端也分为内、外两线(内侧唇、外侧唇),股骨体下端两线之间围成的三角形骨面,称为腘面。在粗线中点附近有向下开口的滋养孔。(外侧唇向上外移行为臀肌粗隆,内侧唇向上前止于小转子。两唇向下形成两骨嵴,分别连于股骨下端的内上髁、外上髁)。股骨下端为两个向后方卷曲膨大的隆起,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的下面和后面都有关节面,前面的光滑关节面称髌面。在后方,两髁之间有一深凹陷叫做髁间窝。内侧髁的内侧面和外侧髁的外侧面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叫做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的上方有一三角形突起,叫做骨收肌结节。)2、髌骨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关节前面,在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其上缘宽阔称髌底,尖向下方,前面粗糙,后面光滑,有关节面,参与膝关节的构成。髌骨可在体表扪到。外伤可知髌骨骨折。3、胫骨和腓骨:分别位于小腿的内、外侧。(1)胫骨为三棱柱状粗大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对支持体重起重要作用,分一体两端。胫骨上端膨大,向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的上面各有一微凹的关节面,与股骨的内、外侧髁相关节。两髁与股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相关节,构成膝关节。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间隆起。隆起前后有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外侧髁的后下方有腓关节面。胫骨体呈三棱柱状,前缘和内侧面都直接位于皮下。上端的前面有胫骨粗隆,是髌韧带的附着处。其前缘锐利,在皮肤表面可以摸到。外侧缘为骨间缘。(后面上分有斜向下内的比目鱼肌线。体后面上、中1/3交界处附近,有向上开口的滋养孔。)胫骨下端膨大,下面有关节面,内侧有向下的突起叫做内踝。外侧有三角形凹陷称为腓骨切迹。(2)腓骨腓骨细长,位于胫骨外后方,分一体两端。腓骨上端膨大叫做腓骨小头,由皮肤表面可以触及。小头内上面有关节面称为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小头下方缩窄称腓骨颈。腓骨体内侧缘较锐利称骨间缘。腓骨下端膨大,称外踝,外踝的内面有呈三角形的关节面。腓骨头和外踝都可在体表扪到。4、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1)跗骨跗骨属于短骨,位于足骨的近侧部,相当于手的腕骨,共7块。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传递弹跳力量。分前、中、后3列。后列有位于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间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由内向外依次为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及骰骨。跟骨后下方的骨性突起称跟骨结节。跟骨结节、舟骨粗隆是重要的骨性标志。跗骨几乎占据全足的一半,与下肢支持和负重功能相适应,距骨上面有前宽后窄的关节面,称距骨滑车,与内、外踝和胫骨的下关节面相关节。距骨下方与跟骨相关节。跟骨后端隆突,为跟骨结节。距骨前接足舟骨,足舟骨内下方的隆起称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足舟骨前方与3块楔骨相关节,外侧的骰骨与跟骨相接。(2)跖骨跖骨位于足骨的中间部,均属于长骨,共5块,由内向外依次称第1~5跖骨。分为底、体和头三部,第1~3跖骨底分别与第1~3楔骨相关节,第4~5跖骨底与骰骨相关节。小头与第1节(近节)趾骨底相关节。第5跖骨底向后外伸出的骨突,特别粗大,叫做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到。力的传导主要到第1跖骨和第5跖骨,着力点在这两骨的头部。(3)趾骨趾骨为长骨,共14块,形状和排列与指骨相似,但都较短小。(三)下肢骨重要的骨性体表标志包括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等。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
本文标题:四肢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9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