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备考
第二章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节认知的概述古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说过:“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一、认知的含义所谓认知,指的是个体对某个事物或对象的认识和看法,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认知理论模型:SCR——刺激——认知——反应S(Stimulus)代表刺激,指整个外部世界中可以引起刺激作用的成分,包括外部事件、情景、他人、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的行为表现等;C(consciousness)指意识、经验,即对现实世界的认知;R(Response)代表反应二、认知的过程刺激——反应:信息加工、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认知过程中观念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三、认知与行为情绪产生受三种因素制约:客观事物、主体需要、认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不合理认知一、认知的基本特征1、认知对象的选择——价值需求2、认知反应的显著——利害关系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识A、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人进行自我认知通过主观我与客观我,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对比进行。B、自我体验—对自我是否满意?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的关系: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认知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情绪体验。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主要集中表现:“能否悦纳自己”、“对自我是否满意”等。自我体验的内容: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消极的自我体验是“自负”、“自卑”,积极的自我体验是“自信”。C、自我控制—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内容: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二,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样做”、“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不仅是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也是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控制。二、不合理认知的基本特征1、绝对化要求——一厢情愿“必定”“必须”“应该”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3、糟糕至极——恶性循环三、大学生常见的不合理认知1、自我的不良认知A、过高的自我评价——自负B、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C、逆反——盲目、抵触、放纵、极端D、顺从——易受人安排2、人际交往的不良认知A、对人际关系好坏的界定存在认知偏差_____牺牲个性怀疑一切B、对人际交往的主体存在认知上的偏差_____关注自我忽视他人C、对他人评价存在认知偏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不一定可靠近因效应——一时矛盾断送交情晕轮效应——以偏概全(好坏)刻板效应——先贴标签后来评价3、对挫折的不良认知A、不敢正视挫折——逃避B、夸大挫折后果——人生完了C、对挫折的错误归因——或外因或内因第三节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的调适方法一、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非理性认识,而这些非理性认识经常是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1、埃利斯(A.Ellis)把“理性情绪法”(RET)总结为“ABC”理论“ABC”理论:A←B→CA(Activatingevent)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s)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相应产生的信念;C(Consequences)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们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一针见血指出病人总体和具体的非理性思想,引导他采取更为理性的想法。2、理性行为治疗法(ABCDEF)诱发性事件(A)如:小王因女友提出分手,而陷入失恋状态。非理性信念(B)如:“我条件比她优越很多,竟然还被拒绝,太不公平了”“连她都不要我了,还有谁会要我”“这太可怕了”“倒霉的事都让我碰上了”。情绪和行为结果(C)如:情绪低落、苦闷、紧张、焦虑、沮丧。不合理的信念的辩论和驳斥(D)如:“我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不能再跟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为什么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就那么可怕”“为什么我就不能失败?”合理有效的新哲学信念(E)如:“离开她,我也可以过得不错”“一次失恋并不表示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虽然失恋令我烦恼,但事情还不至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新的情绪状态(F)如:“伤心”“烦恼”。有力的认知方法:A、与非理性信念辩论——质疑式和夸张B、理性情绪想象——改变情绪体验C、认知的家庭作业——不断实践二、贝克认知治疗1、贝克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认知歪曲的五种形式:A、随意推论——证据不足B、选择性概括——以个别下定论C、过分概括化——以小错定大局D、扩大与缩小——过分强调或忽视E、极端化思考——非黑即白2、贝克认知治疗方法A、识别自动化思维——事前思维B、识别认知错误——消极C、真实性检验——证据D、去中心化——过分关注E、监控抑郁或焦虑的水平——周期第三章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节情绪概述一、情绪的产生和分类(一)情绪的产生和分类1、情绪的产生1)生理基础情绪的生理变化----当情绪产生时,人们身体的各系统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和物理反应。情绪的生理变化是既主观体验的深化,又是外在情绪表现的基础,在情绪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2)需要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两种情境层面联结及其相关情绪:情境情绪期望且发生快乐期望但未发生难过非期望但发生烦恼、惊讶非期望未发生轻松3)情绪的种类——建设性和破坏性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把情绪分为四类:第一、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第二、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如疼痛、厌恶、喜欢、轻快等,可以是愉快也可以是不愉快的。第三、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如成功的和失败的情绪、自卑与自信、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这些情绪决定于一个人对自身行为与客观行为标准的关系的知觉。第四、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似乎无限繁多,按照积极的与消极的维度,可以把它们分为爱和恨两大类。二、情绪的表现1、情绪是独特的内在体验它是指人对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是在强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上产生的心理感受。情绪的四维理论是心理学家伊扎德(1977)提出的。2、情绪通过表情表现出来外在的情绪表现即表情,具体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注意察颜(言)观色:人的表情和人内心真正的情绪反应有时并不完全对应。三、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绪按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的不同来划分有不同的层次: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2,情感西方心理学界没有对情绪和情感作严格区分,但普遍认为,情绪包含着情绪表现(表情)和情绪体验(情感)。情感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所联系的心理层次看,情绪的心理层次低一些,是先天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属于高级心理现象。第二,从所具有的品性看,情绪一般不稳定,具有较大波动性;情感则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影响人的一生。第三,情绪与情感相联系和依存。4,强烈的情绪可包括几种成分的身体反应客观的(生理的)主观的(情绪的)心跳加快→心脏猛然跳动血液迅速到皮肤表面→脸红的面部表情胃动→不舒服的胃感肾上腺的血糖增加→感到强而有力肌肉紧张度增强→紧张的情绪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四、情绪的功能自我防御功能,社会适应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信号功能情商主要指的是情绪的五个方面:1)认知自身的情绪;2)控制自身的情绪;3)自我激励;4)了解他人的情绪;5)人际关系管理。五、情绪的发展1,儿童的情绪发展1932年,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人类情绪发展的模式。从出生到2岁时的情绪发展,提出人类情绪发展的模式。他用连续分化的观点说明婴儿的情绪发展,认为婴儿情绪是由兴奋状态开始的,而后首先分化出痛苦与快乐,然后痛苦分化为愤怒、厌恶、恐惧与嫉妒,快乐分化为喜爱和高兴。2,青少年的情绪发展青少年被称为“风暴期”、“狂飙期”、“叛逆期”,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特征。首先,青少年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情绪反应的激动及起伏程度较高,同时对情绪刺激敏感多疑;其次,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与爆发性;再次,青少年的情绪开始向稳定过渡性质,尽管青少年容易受暗示并且倾向从众,但随着年龄递增和适应经验的累积,他们的情绪将趋于稳定;最后,青少年的情绪反应直接、情绪力量强烈、情绪变化快速,比较容易产生情绪问题。3、成年人的情绪发展成年期是一个情绪相对稳定的时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表面情绪发作的强度和次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成年后人的情绪并非不存在,而是已经发生但被控制了,它还是可以因意外的痛苦而爆发的。人类基本情绪的发展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处理方法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1,丰富性和复杂性2,波动性和两极性3,冲动性与爆发性4,阶段性和层次性5,外显性与内隐性二、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1,心理学家瑞尼斯等人提出情绪健康的六项指标:1)发展出某些技巧以应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3)知觉某些情境会引起挫折,可以避开并找寻替代目标,以获得情绪满足;4)能找出方法,缓解生活中的不愉快;5)能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包括幻想、退化、反抗、投射、合理化、补偿,避免成为错误的习惯,以至防卫过度,造成情绪困扰;6)能寻求专家的帮助。2,心理学家索尔也指出情绪健康的八个特点:1)独立,不依赖父母;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与外界接纳的渴望;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6)培养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3,大学生应当培养的积极情绪主要有7种:欲望的情绪信心的情绪爱的情绪性的情绪热情的情绪依恋的情绪希望的情绪4,必须避免的7种主要的消极情绪是:恐惧的情绪嫉妒的情绪怨恨的情绪报复的情绪贪婪的情绪迷信的情绪愤怒的情绪。三、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1,情绪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2,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3,情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4,情绪对大学生行为目标的影响1979年,心理学家埃普斯顿在《人类情绪的生态学研究》中,介绍了他对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情绪与行为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实验结果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积极的行为变化总是有一致的关系。第三节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大学生的情绪问题的定义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般是指大学生消极情绪,指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即负性情绪所谓负性情绪,实际上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第二,指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负性情绪的产生,是将“想要”“希望”变成“一定”“必须”所造成的。一个情绪出现使人常想起他必须要拥有某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或喜欢它而已,因此常将这种情况,要求应用于各方面的生活上,尤其是关于成就和获得别人赞赏方面。当个体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就容易产生焦虑、羞愧、沮丧等自我贬损的感觉;当个体将这“要求”应用于他人身上,要求别人“应该”如何时,若他人不能符合其意,则往往落入生气、敌意、不满的情绪中,而引起人际困难。二、大学生情绪问题的表现(一)抑郁抑郁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负性情绪。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压抑的心情兴趣或快乐减退消极的自我观念:体重激增或剧减自我抱怨与负罪感睡眠困扰易激动或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想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备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0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