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大同》1.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A.《论语》B.《孟子》C.《礼记》D.《尚书》答案:C(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答案:D2.填空题《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_。3.翻译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4.思考题(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答:a.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b.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c.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二、《七月》1.选择题(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A)。A.305篇B.300篇C.350篇D.298篇(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B)。A.《生民》B.《七月》C.《氓》D.《大明》(3)《七月》反映的是(C)的历史。A.夏民族B.商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是(D)。A.公鸡B.蝉C.蝗虫D.纺织娘(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A)。A.内容B.地区C.音乐D.作者2.填空题(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生活状况。3.翻译题4.简答题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②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③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5.思考题(1)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汉书》中始设《五行志》,叙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和政治生活的影响)。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实为)天下之至文也。”试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答:正月:于耜、纳于凌阴二月:举趾农作、其蚤,献羔祭韭、播百谷三月:女子求柔桑、采蘩;条桑,伐远扬四月:无五月:无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食瓜八月:(采)萑苇、载绩、其获、剥枣、断壶九月:授衣、叔苴、采荼薪樗、筑场圃十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获稻、为春酒、纳禾稼、农夫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乘屋、涤场。飨酒、杀羔羊,跻彼公堂十一月:于貉,取狐狸为裘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凿冰(2)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答: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d.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三、《故乡的野菜》1.选择题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散文作品的是()A.《胡同文化》B.《大淖记事》C.《故乡的野菜》D.《翠湖心影》2.填空题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本文《故乡的野菜》,选自《汪曾祺全集》。3.简答题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答:艺术上,首先汪曾祺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第二,行文结体自由,笔之所至,不主故常,不事机巧,不落窠臼,像本文就是把故乡的几种野菜一一说过,不假雕饰,自然作结,深得散文之“散”的精髓;第三,语言表达趋向非抒情化。由于感情的淡化,自然影响到文章的语言和修辞,因而,语言多白描,少夸饰的修辞。4.思考题思考:本文和周作人的《喝茶》,同样从身边取材,一样有闲适风度,试比较二文有何差别。答:从文学渊源上看,汪曾祺似是“闲适”、“性灵”一路,但因为有故乡乡风民情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的孳乳,同样的题材,在汪曾祺写来却不见枯涩,倒是一派乡野的素朴鲜活,仿佛故乡春天早晨,女孩子竹篮子里的枸杞头,沾着雨水和泥土。因此,汪曾祺的小品文,态度固然闲适从容,但却更多日常生活亲切的人间气息。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选择题(1)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答案:C(2)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是()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相如D.司马懿答案:B(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通过()方式进行叙事的。A.对话B.议论C.铺陈D.对比答案:A2.填空题(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中“系累”的意思是()答案:捆绑或俘虏(2)“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常”的意思是()答案:纲常(3)课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答案:《资治通鉴》3.简答题结合课文,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所采取的策略。答案要点:抓住朝中要臣公子成为突破点,耐心说服,以理服人。4.思考题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赵武灵王的理由:a.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b.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c.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a.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b.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五、《晋公子重耳之亡》1.选择题(1)《左传》属于C体史书。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2)“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B。A.狐偃B.司空季子C.赵衰D.贾佗(3)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A.将适齐。适,适合。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C.浴,薄而观之。薄,逼近。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句是A。A.秦伯纳之。B.离外之患。C.奉匜沃盥D.子盍蚤自贰焉?2.简答题(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哪部书?(2)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3.思考题(1)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的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的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2)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在这一过程中重耳的性格和心理有怎样的变化?答:突出描写的有详有略。重耳的性格不断成熟。教师在逐一讲解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故事梗概。参见[评析]第二段。(3)晋文公重耳得以成就霸业,《左传》连续记述了他从出亡到通过城濮之战取得霸业的全过程。课外选读《左传》有关晋公子重耳的其他几则故事,以“晋文公称霸”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答:此可用《左传选》或其他,扩展学生课外阅读。六、《伤逝》1.选择题(1)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D(2)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A《祝福》B《药》C《伤逝》D《一件小事》答案:C(3)“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A《阿Q正传》B《祝福》C《伤逝》D《孔乙己》答案:C(4)《伤逝》中的主人公是()。A涓生、子君B迅哥儿、闰土C华老栓、夏瑜D涓生、阿随答案:A2.填空题(1)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2)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彷徨》)(3)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开始。(《狂人日记》)(4)鲁迅《伤逝》的主人公喊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我是我自己的)(5)《伤逝》的写作年代在。(1925年)3.简答题(1)简述《伤逝》的故事内容。答:略。(2)简析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置,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七、《我有一个梦想》1.选择题马丁·路德·金曾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B.1964年答案:B2.填空题美国将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作为“马丁·路德·金日”。(马丁·路德·金是除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的以全国法定假日来纪念的第二个人。)3.简答题(1)马丁·路德·金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他是如何处理宗教和正义之间的关系,并如何利用宗教观念来推动民权运动的?答案:参见研习与思考3。(2)如何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答案:马丁·路德·金受甘地主义和基督教教义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强调在争取黑人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不应干违法的事,不能让“创造性的抗议堕落成为暴力行为”,必须要有“用精神力量对付武力”的崇高境界。这里的精神力量在他看来,就是要以基督教宣传的“博爱”、“仁慈”来感化黑人的敌人并使之放下屠刀。4.思考题(1答:可以从增强表达的语势语气、铺排内容、便于“听”等角度进行分析。应注意结合演讲的语言要求进行,不一般地分析排比句的作用。排比句的使用在文章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跳姗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2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