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学与礼仪文化主讲:彭林教授彭林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编《中国经学》。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点校的经典与文献有《仪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在清华大学主讲的课程有“先秦史”、“青铜器研究初阶”、“先秦两汉经典研读”、“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研究”、“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开设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影响巨大,曾应邀在数十家媒体、高等学校、机关团体等作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并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称号。时间: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15:00—17:00地址: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公益免费,敬请提前入场《国学与礼仪文化》讲座文字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国学与礼仪文化》视频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媒体报道“礼”体现浓厚人文精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做客大讲堂,讲《国学与礼仪文化》转自《深圳商报》2009年6月2日C3版5月31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讲《国学与礼仪文化》。这位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教授,在近3个小时的讲座上畅谈了礼仪与东西方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为大讲堂5月“礼仪文化”系列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靠道德来管。”彭林认为,道德之所以能融入人的身体,就是因为它可以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于是就成为了“礼仪”。“一个人每天都按照‘礼’的要求去生活,每天都在实践‘礼’,那么道德也慢慢地就在他身上内化、升华,最后他靠自己的修为,成为一个有君子风范的人。”彭林介绍,归结起来,“礼”在中国文化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是可以通过‘礼’体现出来的。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也是可以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的?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的?圣贤又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使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礼’的意义。”彭林说,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这个‘礼’不是讲人心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修身践言,做善事。”彭林介绍,“礼”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精神。首先,“礼”就是博爱大众,《礼记》里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是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中国的读书人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彭林介绍,“礼”主要在于“敬”,“‘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一个人如果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也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彭林说,学习“礼”、实践“礼”的机会实际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彼此尊重。”清华教授彭林大讲堂谈“国学与礼仪文化”转自《深圳特区报》2009年6月1日B5版昨天下午,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彭林教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国学与礼仪文化”为题畅谈礼仪与中国人文精神的关系。彭林说,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是拿道德来管。“而道德怎么样融入我们的身体呢?就是要把这个东西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这就叫礼仪。”他表示,中国文化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礼”字,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要通过礼体现出来。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是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圣贤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在分析“礼”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时,彭林谈到,礼首先就是博爱大众,《礼记》有一篇叫做《礼运》,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也是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彭林告诉大家,礼主于敬,《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你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彭林教授相关摘录彭教授认为,推行中华礼仪仅有敬语是不够的,还需要形体语言的配合,例如鞠躬、作揖、握手等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许多学校里还可以见到鞠躬礼这种场面。”对礼学深有研究的彭教授说,上课时学生行礼鞠躬老师鞠躬回礼,学生再鞠躬感谢,这种礼节在古代教学中早已有之。鞠躬,也是中国传统的礼节,晚辈见到尊长是一定要行鞠躬礼的,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许多学校还可以见到这种场面。鞠躬也是表达内心恭敬的形式之一,诸葛亮就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一个连躬都不愿意鞠的人,很难想象他对大众会有多少热情。“文革”以后,随着师道尊严的彻底破除,鞠躬礼仪就从社会中消失了。同在东亚文化圈,韩国、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通行鞠躬礼,人们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一个不会鞠躬的人,或者鞠躬时心不在焉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人,会被大家所鄙视。韩、日电视的台播音员在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都深深地向观众鞠躬。惟独中国不然,播音员一个个端坐不阿,一副俯视着芸芸众生的样子。何者知礼,何者尊重观众;或者说哪里的观众受到礼遇,一望便知。鞠躬原本是中国民间最常用的礼节,是一种表达恭敬的形体语言。诸葛亮《出师表》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恭敬为国者的生动描述。鞠躬礼传到日本、朝鲜后,为当地全面接受,流行至今。日本的鞠躬礼很讲究,依据对象的不同,分之为三等:最高的一等是90度鞠躬,用于拜见身份很高的尊者或长辈,称为“楷礼”;中间的一等约45度鞠躬,是正式场合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称“章礼”;最低的一等相当于我们说的欠身,或者比点头郑重一些,用于不太正式的场合,称“草礼”。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楷礼、章礼、草礼,礼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就是失礼。“礼”的核心是尊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互相依存才能生活下去。儒家认为,为了走向世界大同,人与人必须互相尊重和关爱。从孝敬父母开始,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孝经》里已经有了“博爱”一词,《弟子规》更是明确地说:“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对父母的孝敬不是虚言,而是要通过“礼”来朝夕侍奉,每天践行的。“文革”是从批判传统文化开始的,中国历史被说得一团漆黑。四十多年过去,我们并没有彻底清算文革造成的文化混乱,因而不少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四人帮”时期,认为礼是反动的、腐朽的,真是可悲。实际上,许多美德是超越时空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孝敬父母、恭敬礼让、守信真诚等,永远也不会过时。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儒家非常智慧,为了使道德理念不至于流于空喊,便把它们分解成许多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再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让大家照着做。这样,儒家的理想就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例如孝,这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儒家把它具体化为许多不同层次的行为要求,比如《礼记·曲礼》说的“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要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再比如《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要恭敬地听从双亲的教诲,这就又高了一个层次。再比如《孟子》里说到有五种不孝的行为,“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把自己的行为与孝敬父母处处联系。而《礼记》里面曾子说的“五不孝”,则把孝行提高到居处、事君、为官、交友、作战等方面,认为只要是让父母蒙羞的行为都是不孝:“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这就将孝行从单纯的奉养父母提升到道德的层面了,真是非常的高明。其它的礼仪无不是如此。
本文标题:国学与礼仪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