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天津市武清区2012届高三一模(语文,无答案)
武清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高三语文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l页至5页,第Ⅱ卷6页至l2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l2小题.每小题3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5分,每题3分)1、下列再组词语中,读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朱拓(tà)长歌当(dàng)哭艰苦坚苦卓绝B、愀(qiāo)然文采斐(fěi)然急流激流勇退C、喋(dié)血百舸(kě)争流渊源渊远流长D、浸渍(zì)蓊蓊(wěng)郁郁灼见真知卓见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C、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变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D、目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心灵。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A、村庄滋养秀色可餐即使B、乡村润泽兰质蕙心然而C、村落滋润冰清玉洁假如D、乡井滋补秀外慧中尽管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究竟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B、百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莘莘学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去扬帆远航。C、8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D、中国功夫能否勇立世界搏击术的潮头,打遍天下无敌手?多年来,人们一直渴盼得到肯定的答案。在无数影视作品和武林传说提供了足够多的佐证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但近年来中泰拳手的较量却提醒着我们中国功夫正逐渐走下神坛。5、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著名作家巴金的三部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爱情三部曲》。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B、《大卫科没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许多生活事实。作者把这些生活事实“化用”了,创作出新的艺术品。C、《堂吉诃德》主人公堂吉诃德身上表现出的那种非常曲折滑稽的游侠冒险,折射出16世纪末、l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冷眼看“热闹”“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热词之所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看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无论如何,热词的太量出现己成为中图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6、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这与现今社会的传播媒介无关。C、“打酱油”、“被xx”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相关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并使人感受到网民杜会关怀的激情。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主要来自个人直觉和判断,其舆论价值容易因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C、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说明人心深处仍存社会良知,但其讽刺意味削弱了反映社会“杯具”现实的力量。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行有着中国特色,是网络政治化的具体体现,可能会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12分)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祠,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爱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宫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据,皆环立向之梓人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被执据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披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其近乎此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得矣。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平哉?”奈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选自《古文观止》卷九,有删改)9.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A.家车居.砻斫之器居:居处B.傥.或发其私智傥:通“党”,同党C.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法:效法D.委.群材,会众工委:舍弃,丢弃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能者用而.智者谋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B.皆环立向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彼执斧者.奔而右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则曰:“非我罪也.!”沛公之参乘攀哙者也.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梓人“建大厦发挥巨大作用”的一组是①所职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②吾善度材③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④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⑤画宫于堵,盈尺面曲尽其制⑥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通过梓人“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生动形象而又合理自然地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B.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笑梓人“床阙足而不能理”,加以贬抑,后骇梓人“术之工大”,大加赞扬。C.文中引用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流露出作者鄙视劳动者的思想倾向。D.文章末段从反面指出违背事物规律办事的后果,让人深思,最后点出作为灵魂人物的处事原则,值得学习,发人深省。武清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高三语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3.本卷共l3小题,共ll4分。题号选择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四、(21分)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2分)译文:②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3分)译文:③谴将乐去固而就圮之,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3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供,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本文标题:天津市武清区2012届高三一模(语文,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5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