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监理工作总结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12#机组(300MW)脱硫增容改造工程工作总结(土建专业)目录一、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21.2工程地点…………………………………………………………………21.3工程项目组成及其规模、水文地质情况………………………………21.4工程主体结构设计………………………………………………………21.5主要工程施工进度………………………………………………………31.6工程建设相关单位………………………………………………………3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32.1、工程质量目标及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定…………………………42.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42.3钢筋质量控制……………………………………………………………42.4模板支架质量控制………………………………………………………42.5混凝土质量控制…………………………………………………………52.6混凝土灌注桩工程质量控制……………………………………………5三、工程进度控制情况………………………………………………………6四、投资控制情况……………………………………………………………6五、检验结果…………………………………………………………………7六、监理总结…………………………………………………………………7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国电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12机组(300MW)脱硫改造工程1.2工程地点:太原第一电厂位于太原市西南15KM处的晋阳湖畔。1.3工程项目组成及其规模、水文地质情况:1.3.1本期工程为五期#12机组(300MW)脱硫改造工程,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原有脱硫系统拆除,安装新的脱硫系统。1.3.2水文地质情况:主拟建场地地层特点是,按粒径划分可定名为砂土层,但砂粒的母岩源于西山煤系地层,以泥、页岩为主,属软质岩石风化碎屑。本工程各粒径的砂土,均属于软质岩屑并充填全风化软岩碎屑,野外观察似土混砂粒,含极少量长石、石英砂。1.4本期工程土建部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1.4.1桩基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等级C30,钢筋保护层厚度100MM,桩身高度为≥24-40M。其中30段烟道支架16根、20段烟道支架22根、工艺楼及石膏堆料间68根、引风机检修支架16根、制浆楼61根、吸收塔21根、循环泵房10根、事故浆液箱16根、氧化风机房根。1.4.2工艺楼主体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石膏贮存间为单层排架结构,混凝土砌块墙封闭,主体高度28.50M、首层面积1226㎡;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分别为:基础垫层C15、构造柱、圈梁C20、14.07m及以下柱C35、14.07m以上柱C30、梁、板C30。1.4.3制浆楼主体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砌块墙封闭,主体高度16.30M、料仓部分为27.80M、建筑面积1328㎡;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分别为:基础垫层C15、构造柱、圈梁C20、料仓柱C40、其他梁、柱、板C30、卸料坑坑体C30抗渗混凝土、其他C20。1.4.4烟道支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支架为钢结构。1.4.5引风机风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4.6循环泵房主体建筑层数为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砌块墙封闭,建筑主体高度为10M、建筑面积为152.7㎡。1.4.7氧化风机房主体建筑层数为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砌块墙封闭,建筑主体高度10.70M、建筑面积为133.5㎡。1.4.8吸收塔基础、事故浆液罐基础为大体积钢筋混凝土;1.5主要工程施工进度:2010年08月18日---2010年12月03日桩基工程施工完成。2010年10月20日---2011年03月09日制浆楼主体施工完成。2010年11月02日---2011年03月13日工艺楼主体施工完成。2010年12月03日---2011年01月09日卸料坑主体施工完成。2010年12月27日---2011年04月26日料仓主体施工完成。2010年12月23日---2011年06月03日事故浆液箱基础完成土建部分施工交付安装。2010年12月08日---2011年01月08日吸收塔基础完成土建部分施工交付安装。2010年12月08日---2011年03月18日氧化风机房主体施工完成。2011年03月16日---2011年04月12日循环泵房主体施工完成。1.6工程建设相关的单位建设单位: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纵横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山西和祥建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湖北荆门嘉园建设有限公司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在本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监理机构中岗位分工明确,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本监理过程中下发整改通知单21份、监理工作联系单20份。工程开工之初,按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编写《监理规划》及相应的专业工程《监理细则》。按时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批复。总监每周一组织召开工程周例会。具体工作内容有:2.1、工程质量目标及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定工程开工后,针对该工程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程序,并编制了工程所需的一系列监理表格和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框图。2.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工程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为了达到工程优质的目的,必须对用于工程上所有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不合格的材料决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未经验证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为此对工程材料的使用,除了应具备的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以外,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调查和了解,以便全面掌握产品的全面质量情况。(1)查验资料:施工单位提交开工报告后,要求其及时提供施工所用材料的有关资料,如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及相关资料。若为复印件须加盖供货单位的公章。材料检验合格并经同意后,才允许进场。(2)外观检查: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查。(3)有见证取样:在见证人监督下,按有关规范要求抽样检查和取样送检。如原材料试验不合格,监督其进行复检或退货,检查或检验合格经批准后用于指定部位。2.3、钢筋质量控制钢筋使用前,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除外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外,还要进行焊接性能试验。钢筋制作过程中,控制其制作的各种形式的钢筋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须注意加工制作完成后的存放工作,避免锈蚀。钢筋安装时,要控制钢筋的位置、间距、搭接长度、焊接长度、焊缝质量、保护层厚度等。钢筋安装完成后,会同有关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方能允许其进行下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2.4、模板支架质量控制模板采用多层板和钢模板,设备基础、柱及侧墙用螺杆内拉,钢管外撑进行固定,防止侧墙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顶板模板支架采用满堂钢管支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置、平整度、垂直度、模板之间的尺寸及保护层厚度,另外仔细检查模板和支架的牢固性及稳定性,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安全和质量。2.5、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C40、S6等,施工中采用盘石混凝土公司生产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在制配过程中,严格控制其配合比。在混凝土运至工地后,对坍落度及其它有关指标进行检查,并监督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试块。在浇注过程中,严格控制浇注顺序及混凝土的捣振位置、振捣时间等,并仔细检查模板及支架,防止松动和漏浆,影响结构的质量。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要求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出现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全程旁站。2.6、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1)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相关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标准养护试件。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泥浆护壁灌注桩D≤1000MM±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00+0.01H150+0.01H2套管成孔灌注桩D≤500MM-20<170150D>500MM1001503干成孔灌注桩-20<1701504人工挖孔灌注桩混凝土护壁+50<0.550150钢套管护壁+50<1100200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2)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3)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4)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除上述第(2)、(3)条规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应全部检查,对一般项目,混凝土灌注桩应全部检查。(6)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监理从开孔到成桩进行全程旁站并认真记录。三、工程进度控制情况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实施,按合同如期完成施工,施工方和监理方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和督促各方加快施工进度。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施工方进行其它作业面的工作。总之,监理在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2、积极协调,消除给工程进度带来的客观因素影响;3、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掌控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展,根据实际进度滞后情况,分析进度滞后的原因和未达到进度目标所带来影响,提出纠偏措施,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进度计划调整。四、投资控制情况在投资控制方面,本监理做了以下工作:1、对工程施工合同进行审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方便管理,避免导致向业主索赔的可能。2、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复查。3、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合理支付。五、检验结果:本工程在广大参战人员而定共同努力下,共检验单位工程6个,合格率为100%;分部工程32个,合格率为100%;子分部工程72个,合格率100%;分项工程293个,合格率为100%。六、监理总结经过监督部门的精心监督、建设方的正确指导、施工单位全体人员艰苦努力、监理工程师尽职尽责的监理,设计和勘察单位的积极配合,终于完成设计图纸及施工合同要求的主体工程内容。从本工程的监理过程中,我们也获取很多经验和知识,总结如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它管线众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方案。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品,积极与参建各方及建设单位沟通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完成。
本文标题: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监理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5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