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太仓市九曲小学研究性学习备课(六下)
1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组预期目标:通过合理的分组,提高小组的研究能力。重点分析:如何更高效地寻找适合的小组和合作者。难点估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过程:一、总结上学期分组情况1.在研究性学习中,分组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他可以让你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获取同伴的互助。有效的分组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中展开大家是否能进行充分的合作,甚至影响到整组的研究成果。2.从上学期的分组情况来看,有些小组同伴之间合作不够默契。这学期,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各组的组员。二、讨论确定分组形式1.提出分组形式,全班讨论:什么样的分组形式最合适?2.交流:(1)自由分组·学生6——7人自由组合程一组,推选出该组的小组长。(2)组长选秀·学生讨论确定推选出7为小组长。由组长选秀,确定组员。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进行适当调整。3.讨论确定分组形式(1)采用全班投票的方式决定分组的形式三、分组1.宣布分组形式:自由分组2.分组原则:每组六——七人,同时选出组长和副组长。3.自由分组。4.适当调整成员。5.确定小组成员。2四、讨论分工1.各小组讨论,确定小组中各人的分工。2.组长执笔,讨论各小组分工及组员名单。板书:分组自由组合组长选秀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资料筛选,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预期目标:通过研究,领略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研讨方式:上网搜索,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价。重点分析:学会上网搜索资料,全班进行交流。难点估计: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交流。操作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刚刚过完了春节,在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学生交流(守岁,拿压岁钱,吃年夜饭,放鞭炮……)。3.过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那我们一年中还有那些传统的节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资料搜索有关传统的节日1.各小组上网搜索。结合语文课的学习,搜索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整理在自己档案袋的项目研究内。2.小组交流。(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三、制定研究方案1.其实,每一个传统的节日后面都有着一个传说,都有一个特定3的民俗。2.交流:让我最感兴趣的一个节日。3.小组讨论:您感兴趣的是什么?4.交流,板书:这个节日的由来,有怎样的民俗,人们现在是怎么过这个节的。5.各小组围绕这一主题,制定研究方案。6.交流研究方案,集体评价。板书:我们的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有怎样的民俗人们现在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根据研究方案收集资料。预期目标:通过收集资料,领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研讨方式:上网搜索,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价。重点分析:学会上网搜索资料,全班进行交流。难点估计: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取舍。操作过程:一、导入1.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今天我们就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收集资料1.各组自行收集资料,将资料收集在各自的成长档案袋的项目研究内。2.教师随机指导。三、小组交流1.各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42.组内进行评价。板书: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教学评价】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4课时】教学内容:根据研究方案交流资料。预期目标:通过交流资料,领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研讨方式: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价。重点分析:学会全班交流资料。难点估计:学会倾听,进行恰当的评价。操作过程:一、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资料的交流。2.请大家把资料准备好。二、交流资料1.分组交流(1)组长组织交流资料。(2)组长组织对同学的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声音响亮资料翔实(有图、过程、采访照片)52教师随机参加学生的小组交流。3各组完成同学资料交流的评价。三、总结1.教师根据学生小组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2.各组准备进行资料的展示。板书:我们的节日资料交流【教学评价】附评价表:研究性学习阶段评价表组别:评价内容资料交流研究成员评价备注6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5课时】教学内容:根据研究方案整理资料。预期目标:通过整理资料,学会把资料归类。研讨方式:自行整理。重点分析:学会把资料归类整理。难点估计:学会资料的归类。操作过程:一、导入1.收集了资料,我们还要学会把资料进行归类整理。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资料整理。二、交流1.进行资料整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2.小组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教师完成板书:摘抄打印归类美化……三、资料整理1.各组自行进行资料整理。2.集体讨论,互相提建议,如何将收集的资料有效地整理。3.学生自行整理资料。四、展示1.将各自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展示。2.学生参观同学整理的资料。五、评价1.学生对同学的资料进行评价。2.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73.教师进行评价。板书:我们的节日资料整理【教学评价】附评价表:研究性学习阶段评价表组别:评价内容资料整理研究成员同学评价老师评价8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6课时】教学内容:“我们这样过节”实践活动。预期目标:通过回忆、预设,体验过一个传统的节日。研讨方式:体验。重点分析:了解一个农历节日的传统习俗。难点估计:将了解到得习俗表演出来。操作过程:一、导入1.在你的印象中,印象最深的是过什么节日?2.学生交流。二、预设1.小组组织准备交流:(1)过()节(2)小品编写剧本:我们这样过节2.交流剧本,评价:(1)剧本的形式(2)人物的台词、动作设计是否合理2.小组排练三、表演1.各小组表演。四、评价1.学生观看小品。2.对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板书:我们的节日我们这样过节【教学评价】9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7课时】教学内容:撰写活动日志预期目标:通过研究,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大致的了解,把在活动中自己的体会写下来。研讨方式:撰写活动日志。重点分析:交流活动中的收获难点估计:将活动中的收获写下来。操作过程:一、导入1.通过活动,你有了什么收获?2.交流:自己最大的收获二、撰写活动日志1.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2.学生撰写活动日志。三、发表活动日志1.将自己的日志贴在学习园地。板书:我们的节日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教学评价】10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8课时】教学内容:撰写活动日志预期目标:通过研究,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大致的了解,把在活动中自己的体会写下来进行交流,对同学的日志进行评价反馈。研讨方式:撰写活动日志。重点分析:交流活动中的收获。难点估计:对同学的日志进行评价。操作过程:一、导入,1.通过最近的研究,同学们对我们的节日有了一定得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让同学们有了记忆深刻的事。大家已经把他都写了下来。就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好好读读。二、相互交流1.组内成员相互阅读。2.给出评价。三、评选1.根据同学的评价,评出最佳日志。2.各组的最佳日志进行全班交流。板书:我们的节日我的日志我做主【教学评价】11附评价表:研究性学习阶段评价表组别:评价内容我的日志研究成员日志名称评价评语12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9课时】教学内容:交流活动日志,准备成果展示预期目标:通过交流,对我们太仓当地是如何国传统的节日有大致的了解。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展板。研讨方式:展板(小报)制作。重点分析:选择材料,编排。难点估计:小报或展板制作有主题。操作过程:一、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准备进行成果展示。2.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哪些呢?3.小报、展板的制作时必不可少的。几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展板的制作。二、讨论1.展板制作的准备:(1)需要哪些材料?(2)给小组的展板起个响亮的名字。(3)围绕小组的方案,定下展板的主题。(4)准备好资料。(5)进行设计、编排。2.讨论小组的分工。三、展板制作1.各小组根据分工,准备材料。2.各小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板书:我们的节日展板制作【教学评价】13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10课时】教学内容:准备成果展示预期目标:各小组总结研究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准备展示。研讨方式:讨论。重点分析:将各种成果进行串联。难点估计:挑选各组研究的重点。操作过程:一、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二、讨论1.成果展示的方式。2.交流,板书:Ppt小报展板故事小品……3.小组讨论确定展示的方式。4.小组进行分工,准备展示。5.各项成果之间要有串联,各小组进行删选、串联。三、准备1.各小组根据分工,准备。板书:我们的节日成果展示:Ppt小报展板故事小品……14研究主题:我们的节日【总第11课时】教学内容:成果展示预期目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会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研讨方式:展示。重点分析:是否围绕研究方案进行成果展示。。难点估计:展示形式的多样性。操作过程:一、导入1.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我们了解了一年中农历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课件出示)。我们每组都选择了一个节日进行了研究,今天就请我们来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吧!二、明确评价要求1.推选评委,组成评委团,推选出团长。2.提出要求:(1)评委职责:公正、公平进行评价,最后由评判团共同商定每组的评价(2)评价内容:展示内容翔实,展示准备充分,展示者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展示活动过程流畅各得1张笑脸,满分为5张笑脸;特色展示可以进行加分,最高为2张笑脸;等级评定:得3张笑脸为B级4——5张笑脸为A级5张笑脸以上为A★级(3)观众要求:认真倾听,细心感悟。(说明:展示活动结束后,达标组将得到1张笑脸加入等级评定)三、小组汇报。小组汇报,评委及时亮分,并进行点评。四、总结呼吁。这次研究活动,让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我们的节日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发现了这些民俗、民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一传统文化的消亡,于2008年开始,除春节除夕之外,又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入了国家法定假日的范围。让我们行动起来,小手拉15大手,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吧!板书:“我们的节日”终期成果展示汇报【教学评价】附:“我们的节日”终期成果展示汇报评价表小组:成果形式展示得分特色加分等级评定研究主题:成长的足迹【总第12课时】教学内容:资料筛选,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活动,留下孩子小学阶段的成长足迹。研讨方式:收集整理,小组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价。重点分析:学会整理资料。难点估计:将自己的资料有序地归档。操作过程:一、导入1.一转眼,我们即将毕业。在小学阶段,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2.学生交流。3.小结: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懂事的少年,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得风雨呀!4.打开学生各自的档案袋,读读,每个阶段所记下的有趣的事。5.这么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把它归类保存好,这工作多有价值!16二、学习归档整理的方法1.讨论归档的方法(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2.板书按年级归档按类别归档3.小结:按年级、类别归档三、归档1.学生自己整理成长档案袋,按要求归档。2.将归档的内容及时保存。板书:归档的方法按年级归档按类别归档【教学评价】研究主题:我的成长册【总第13课时】教学内容:撰写“毕业感言”预期目标:1.回忆自己六年的成长历程,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本反映自己成长的小册子,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本反映自己成长的册子。2.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资料的习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自己、提升自己,让学习、探究、反思成为激活学生能力、升华能力的快乐体验,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成功经历。研讨方式:学习操作,动手实践,组内互助。重点分析:学会“毕业感言”的撰写难点估计:个别学生语文能力不够17操作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电子成长册已初见雏形,上一课我们还给我们的成长册撰写了“序”,作为一本成长册,阶段感言也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撰写毕业感言。二、指导撰写“毕业感言”1.六年来,学习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学
本文标题:太仓市九曲小学研究性学习备课(六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6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