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太阳能建筑城的建设过程
项目背景与动因河北全面推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2007年,河北省建设厅曾要求全省各地学习借鉴邢台等市的经验,大力推行太阳能建筑中一体化。而几乎在邢台市被授予全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的同时,河北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执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民用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11月1日起,各设区市、县全面执行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技术。《通知》指出,新建民用建筑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纳入设计管理体系;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工程实行质量监督和验收管理;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积极支持、协调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改造。设计单位应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纳入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据悉,目前河北节能建筑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近,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授名河北邢台市为“太阳能建筑城”。经过两年的建设,邢台市成为全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市,邢台经验也被推向全国。■三阶段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建筑城”2007年初,邢台市政府发布第1号文件,即《关于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打造“太阳能建筑城”的意见》,提出到“十一五”末,城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建成太阳能小区100个,太阳能村庄300个,太阳能及相关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范围内太阳能普及率最高、科研水平最强、生产能力最大、市场份额最高的地区之一。争取用3年时间,使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太阳能建筑城”初具雏型,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城市品牌深入人心,为申报国家级“太阳能建筑城”奠定坚实基础。总体划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性目标:2006年11月—2007年3月为“太阳能建筑城”工作策划和启动阶段;2007年4月—2008年12月为产业扩张、全面推进阶段;2009—2010年为发展提高阶段。2007年以来,邢台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典型带动、规模应用”的机制和模式,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从民用建筑扩展到整个建筑领域,推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五大政策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为推进“太阳能建筑城”计划的实施,邢台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对“太阳能建筑城”的相关项目建设,优先保障项目用地,优先列入重点项目管理,简化审批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对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立项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市政府除足额提供配套资金外,并在城市建设配套费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规划部门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筑,给予城市配套费减免50%的政策优惠;三是财政部门设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示范项目、科技创新和产业扩张,并通过利用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城市配套资助等方式对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给予支持;四是对往年开工的居住建筑具备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单体建筑,由市财政对开发单位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增量成本按每户500元标准进行补贴;五是对市区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益事业单位新安装太阳能热水或开水系统的工程,由市财政按总造价10%给予补贴。2007年以来,市财政补贴用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照明专项资金达2214万元。据统计,邢台市所有新建项目已全部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进行设计,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率达100%。目前,全市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小区69个,单体建筑547项,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在学校、医院、宾馆等公共建筑安装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5787平方米,日供开水368吨。在东三环路等处安装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2116盏。通过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邢台市2007年节约标煤10100多吨,节电33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硫、灰尘等排放物6800多吨,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62天,名列全省第二。■以“太阳能建筑城”建设带动太阳能产业发展邢台市在提出“太阳能建筑城”计划时,就强调要以壮大太阳能产业为基础。该市太阳能产业是全国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到2007年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18万平方米,占河北省的42%。其辖内宁晋县2006年被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该市在《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打造“太阳能建筑城”的意见》中提出,重点扶持光源太阳能公司等1-2个太阳能骨干企业,建设集太阳能产品生产、技术研发、试点示范、设备制造、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太阳能工业园区”,形成太阳能光伏、光热、采暖、制冷等与太阳能利用关联度高的产业聚集区,以此带动太阳能产业群体扩张,实现从太阳能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到名牌产业的升级,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支柱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建立行业协会,筹建“太阳能研发中心”。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太阳能采暖、光电应用技术的开发、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形成太阳能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太阳能示范工程。抓好几个建筑节能标准高、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小区和公共建筑示范项目;选择城市道路、公园、学校等示范安装太阳能路灯;在农村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从2008年1月1日起,邢台市县新建居住建筑全部执行节能65%标准,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标准。所有县城规划区新建、扩建、改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全部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技术。各县市要实现建筑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部过程监督管理,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民用建筑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目前,邢台市已初步形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带动太阳能产业发展,太阳能产业促进建筑节能的互动发展局面。今年上半年,全市太阳能单晶硅和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6.3亿元,实现利税13.9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市有6个项目被国家列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业化基地,4个项目被省列为建筑节能示范项目。2008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已于10月19日揭晓,北京、青岛、宁波等城市的9个项目获奖。目前,2009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评选工作已正式启动,欢迎各地市积极推荐,详情请咨询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秘书处。电话:85993919联系人:刘俊华项目实施单位:邢台市建设局b推荐词:从全国污染严重城市到首个“太阳能建筑城”,两年时间,邢台市太阳能一体化建筑面积达到284万平方米,新建项目太阳能一体化率达到100%,堪称全国推广太阳能在建筑中综合应用样板。建筑节能政府要做强有力的“推手”德国著名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舍尔在其《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中指出,实施阳光经济战略,即以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彻底取代生化能源和核能,是人类文明的最后机遇。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也显示,以太阳能为基础的光热、光电与建筑一体化将成为21世纪城市建筑节能的市场热点,太阳能建筑业将是21世纪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太阳能应用在技术上已不是难题,关键在于是否有可行的政策推动。在这方面,河北省邢台市走在了全国前列。分析其建设“太阳能建筑城”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先后下发了了一系列具有强制性的文件加以引导和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二是政策鼓励。对节能建筑建设给予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三是产业推动。通过建设太阳能工业园区、扶植骨干企业,形成太阳能产业集群,促进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应用。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典型带动,规模应用”的机制和模式,邢台市荣获了国内首个“太阳能建筑城”的美誉。特别是,该市研究实施了一些独有的政策措施:对2007年1月1日以后新开工且达到太阳能建筑一体标准的工程,给予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50%优惠;对往年开工的居住建筑具备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单体建筑,由市财政对开发单位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增量成本按每户500元标准进行补贴;对2008年底前市区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益事业单位,安装太阳能热水(开水)系统的,市财政按总造价的10%给予补贴。这些政策措施激发了建筑企业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阳光计划”的顺利实施。
本文标题:太阳能建筑城的建设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6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