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_季风水田农业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实验中学高中地理科组杨淑芬2013年4月泰国香米中国米饭印度咖喱炒饭日本饭团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水稻好暖喜湿,并且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排灌方便。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材料1:水稻的习性选种—育种—育秧—起秧犁地—耙地—搭埂—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脱粒—扬场—入仓•水稻生产过程2—3月4月初4—6月7月一、季风水田农业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1、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世界水稻的分布除亚洲的季风区大量种植水稻外,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埃及、尼日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有水稻种植分布。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东亚: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韩国、朝鲜、日本等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从水稻种植业的过程和所需要的劳动力来看:•从水稻的产量和这里的人口状况来看:•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种植历史来看:•从水稻的生长习性来看:提示:请认真思考,看谁最精彩!亚洲地形亚洲人口分布亚洲季风水田分布亚洲气候类型返回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优势区位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1、气候:集中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或终年高温,且雨热同期。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优势区位条件比较平坦的地形2、地形: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利于水田管理,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优势区位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少,可以精耕细作,使得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提高稻谷单产量。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区位条件:历史市场食物偏好,喜爱吃米饭生产习惯,喜欢种水稻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季风区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或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开阔3、土层深厚,土壤肥沃4、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2、生产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传统经验丰富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4、食物偏好——喜食稻米的习惯田地平整灌溉方便水稻生产单产高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精耕细作水热充足粮食需求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经验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河流中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水稻种植的区位条件分析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劳动力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可能水稻单产高,满足了稠密人口对粮食的大量需求人们长期吃米饭的生活习惯结合这几幅景观图,阅读课本P48归纳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二、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生产过程的特点田块规模小经济水平低精耕细作劳动力丰富消费量大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2、单产高4、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3、商品率低1、小农经营5.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每户耕种田地少针对上述水稻种植业特点中存在的问题,你能提出那些解决的措施?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发展措施:适度集约化经营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商品率低原因:人口多,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不是所有亚洲国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于较高的水平。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4)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威胁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发展措施: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土地很少。适度集约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生产的稻谷以自给为主;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投入,兴修水利。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普通水稻6194公斤/公顷杂交水稻12679公斤/公顷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本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我国的季风水田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主要分布在秦淮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华北、东北也有分布,熟制不同。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所需资料:气候、地形、人口等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解释我国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单产水平高。1、地形和土壤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2、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灌溉水源充足,利于水稻生长;3、水稻生产历史和饮食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形成了喜食稻米的饮食习惯;4、人口、耕地和劳动力数量: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地区生产特点区位优势主要作物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2.主要作物:水稻3.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人多地少)、生产和饮食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主食)、市场(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小结: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A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A.家庭经营B.商品率低C.田地规模小D.采用旱地直播D课堂练习3.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_、C______。(2)A、B、C三地均为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A.河流冲积平原B.河口三角洲C.滨海平原D.高原和山区(4)与其它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______,劳动强度____,需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____________。(5)该地区人口______,劳力______,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低;③________________低;④________________大;⑤____________低。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水热A、B复杂大精耕细作稠密丰富稻米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体验高考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种植水稻?•水稻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世界各大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水稻种植。世界水稻面积和总产的约90%集中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水稻面积分别占6.0%、4.3%和0.4%,大洋洲面积较小,主要在澳大利亚。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其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球水稻面积的28.1%和18.5%。产稻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分别占全球水稻总产的28.5%和21.7%。全球水稻单产较高的国家分别是埃及、澳大利亚、土耳其和美国。全球十个主要水稻生产国分别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缅甸、泰国、菲律宾、巴西和日本。在十个主要产稻国中单产较高的国家是日本和中国。•2003年十个主要稻米生产者(稻谷产量以公吨为单位)•1.中国166000000•2.印度133513000•3.印度尼西亚51849200•4.孟加拉人民共和国38060000•5.越南34605400•6.泰国27000000•7.缅甸联邦21900000•8.菲律宾13171087•9.巴西10219300•10.日本9863000
本文标题: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_季风水田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