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奥数题(小学四年级)
客车学校有学生1328人,清明节这天准备去扫墓,每辆客车可载40人,至少需多少辆客车?解答:1328÷40=33(辆)……8(人),所以需要34辆客车。零件王师傅每小时生产20个零件,他的徒弟小李8小时生产了96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比小李多生产多少个零件?解答:20-96÷8=8(个)熊猫玩具熊猫玩具车间每个工人要生产46个玩具,全车间128个工人,一共要生产多少个玩具?解答:46×128=5888(个)路程问题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到乙地。下午1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下午两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15千米,下午3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15千米。下午4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7点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早晨什么时间出发?解答:(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四年级第二试)将各个数字调换顺序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审题:(1).观察符号的规律:在这个题目里面在我们发现符号的规律是+,-;(2)我们发现每两项之间相差2;(3)在最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个等差数列计算计算:(1234+2341+3412+4123)÷(1+2+3+4)的值是多少?解答:(第五届希望杯2试试题)在1234,2341,3412,4123中,数字1,2,3,4分别在各个数位上出现过一次,(1234+2341+3412+4123)÷(1+2+3+4)=1111,这是属于位值原理的题目,从题目我们观察到数字1,2,3,4分别在各个数位上出现过一次,在接着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数加起来然后除以各个数字之和拼图形用三块相同的正方形纸板只能拼成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图形(拼时要求正方形的边要整边重合)。现在给你四块相同的正方形纸板,最多可以拼成多少种不同的图形(通过翻转或旋转能相互得到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解答:最多可以拼成5种不同的图形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五个图形:通过画图我们得到最多可以拼成5种不同的图形。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画图来获得正确的答案。年龄妈妈今年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27岁,2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儿子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儿子今年的年龄是11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因为妈妈与儿子的年龄差是不变的,2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则年龄差(27)是儿子年龄的4-1=3倍,这年儿子的年龄是27÷(4-1)=9(岁)。儿子现在的年龄是27÷(4-1)=9(岁).妈妈现在的年龄是9+27=38(岁)在解年龄问题中我们紧记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计算:728×37×27×125的积是多少?解答:728×37×27×125=90909000认真观察题目中的几个因数,我们发现题目中有因数125,这时根据我们的做题经验可以猜想把728拆成91×8,125×8=1000;而37×27=37×3×9=111×9=999,999=1000-1,这样拆分以后再运用乘法运算的性质可使计算简便。原式=(91×8)×(37×3×9)×125=91×(111×9)×(8×125)=91×999×1000=91×(1000-1)×1000=(91000-91)×1000=90909000总结:在做奥数的计算中通常是考查学生凑整法、基准数、乘法分配率、换元法、坐椅子、位值原理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这题主要是用到凑整法、乘法分配率的运用。5×2=10,25×4=100,125×8=1000;这几对数必须熟记于脑海中。四年级奥数训练试题一姓名得分1、654321×909090+654321×9090920=2、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4多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大96平方厘米,求大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各多大?大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3、甲仓库存粮108吨,乙仓库存粮140吨,要使甲仓库存粮数是乙仓库的3倍,必须从乙仓库运出吨放入甲仓库。4、立新小学举行运动会,参加赛跑的人数是参加跳远的4倍,比参加跳远的多66人,参加赛跑的有人,参加跳远的有人。5、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那么,鸡有只,兔有只。6、小明今年2岁,妈妈26岁,那么,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7、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甲:我是推销员,乙是司机,丙是美工设计师。乙:我是医师,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推销员。丙:我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是美工设计师,乙是司机。请问这三个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8、小张、小王和小李练习投篮球,一共投了100次,有43次没投进,已知小张和小王一共投进了32次,小王和小李一共投进了46次,小王投进了次。9、有不同的语文书5本,数学书6本,英语书3本,自然书2本。从中任取一本,共有种取法。10、学雷锋小组为学校搬砖,如果每人搬18块,还剩2块;如果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共有块砖。11、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有一机帆船,速度每小时12千米。这只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12、某列车通过342米的遂道用了23秒,接着通过234米的遂道用了17秒,这列火车与另一列长88米、速度为每秒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1、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千克倒入小桶,则两桶油中的油正好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油?12/2*10=60(千克)7+3=1060/10*7=42(千克)60/10*3=18(千克)答:大桶里有42千克油,小桶里有18千克油。2、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千克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同的二分之一,原有油多少千克?48/(1-8%*0.5)=48/96%=50(千克)答:原有油50千克。为什么这样解呢?因为70是5和7的公倍数,且除以3余1。21是3和7的公倍数,且除以5余1。15是3和5的公倍数,且除以7余1。(任何一个一次同余式组,只要根据这个规律求出那几个关键数字,那么这个一次同余式组就不难解出了。)把70、21、15这三个数分别乘以它们的余数,再把三个积加起来是233,符合题意,但不是最小,而105又是3、5、7的最小公倍数,去掉105的倍数,剩下的差就是最小的一个答案。用歌诀解题容易记忆,但有它的局限性,只能限于用3、5、7三个数去除,用其它的数去除就不行了。后来我国数学家又研究了这个问题,运用了像上面分析的方法那样进行解答。例1:一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5除余4,这个数最小是几?题中3、4、5三个数两两互质。则〔4,5〕=20;〔3,5〕=15;〔3,4〕=12;〔3,4,5〕=60。为了使20被3除余1,用20×2=40;使15被4除余1,用15×3=45;使12被5除余1,用12×3=36。然后,40×1+45×2+36×4=274,因为,27460,所以,274-60×4=34,就是所求的数。例2:一个数被3除余2,被7除余4,被8除余5,这个数最小是几?题中3、7、8三个数两两互质。则〔7,8〕=56;〔3,8〕=24;〔3,7〕=21;〔3,7,8〕=168。为了使56被3除余1,用56×2=112;使24被7除余1,用24×5=120。使21被8除余1,用21×5=105;然后,112×2+120×4+105×5=1229,因为,1229168,所以,1229-168×7=53,就是所求的数。例3:一个数除以5余4,除以8余3,除以11余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题中5、8、11三个数两两互质。则〔8,11〕=88;〔5,11〕=55;〔5,8〕=40;〔5,8,11〕=440。为了使88被5除余1,用88×2=176;使55被8除余1,用55×7=385;使40被11除余1,用40×8=320。然后,176×4+385×3+320×2=2499,因为,2499440,所以,2499-440×5=299,就是所求的数。例4: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5人,每7人一排多1人,每5人一排多2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幸福123老师问的题目)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则〔7,5〕=35;〔9,5〕=45;〔9,7〕=63;〔9,7,5〕=315。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然后,280×5+225×1+126×2=1877,因为,1877315,所以,1877-315×5=302,就是所求的数。例5: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6人,每7人一排多2人,每5人一排多3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泽林老师的题目)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则〔7,5〕=35;〔9,5〕=45;〔9,7〕=63;〔9,7,5〕=315。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然后,280×6+225×2+126×3=2508,因为,2508315,所以,2508-315×7=303,就是所求的数。(例5与例4的除数相同,那么各个余数要乘的“数”也分别相同,所不同的就是最后两步。)“中国剩余定理”简介: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批物品,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个,五个五个地数余三个,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个,问这批物品最少有多少个。”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被称为“孙子问题”、“鬼谷算”、“隔墙算”、“韩信点兵”等等。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呢?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把这一解法编成四句歌诀:三人同行七十(70)稀,五树梅花廿一(21)枝,七子团圆正月半(15),除百零五(105)便得知。歌诀中每一句话都是一步解法:第一句指除以3的余数用70去乘;第二句指除以5的余数用21去乘;第三句指除以7的余数用15去乘;第四句指上面乘得的三个积相加的和如超过105,就减去105的倍数,就得到答案了。即:70×2+21×3+15×2-105×2=23《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甚至用试猜的方法也能求得,所以尚没有上升到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的高度。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于公元1247年写成的《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数学方法“大衍求一术”,系统地论述了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从《孙子算经》到秦九韶《数书九章》对一次同余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在19世纪中期开始受到西方数学界的重视。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向欧洲介绍了《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和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1876年,德国人马蒂生指出,中国的这一解法与西方19世纪高斯《算术探究》中关于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完全一致。从此,中国古代数学的这一创造逐渐受到世界学者的瞩目,并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正式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还有一些测试题六年级奥数测试题(每道题都要写出详细解答过程)1.三个数的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2.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3.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1,2,4,7,…3,5,8,…6,9,…10,……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1)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2)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3)2004排在第几行第几列?4.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5.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6.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
本文标题:奥数题(小学四年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6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