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综述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1403282101李密密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先决条件,由于历史、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女性的身高、体态、相貌)、身份(城乡、户籍)歧视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碍,她们的就业之痛已日益凸显,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来收集资料。访谈法(interview)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访谈的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访谈可以让研究者得到更多更真实、具体的情节,得来的资料,恰好可以补充数据资料的不足。本项研究是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和生活,质性研究方法能带领我们重新体验被访的女性个体的各种经历,真切感受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境地。本文尝试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尝试从真实的故事里找到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所在、找到分析社会性别集体无意识的线索。并结合已有的数据统计成果,理解分析寻找这些故事的深刻意义。质的研究是我获得这一叙事文本的研究实践,因为女性及其生活世界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内容充满着新意。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1、社会性别的研究早期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两性不平等,倡导法律制度的变革,希望通过改变对女性不公平的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政治制度实现两性平等的权利。后来的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的压迫来源于父权制,也就是一种相对于女性的男性权威系统,女权主义理论的任务是理解性别制度,并终结这一制度。激进女性主义强调实践与行动,希望通过积极的行动改善妇女的生活,削弱女性受到的压迫。社会性别的研究,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实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再生产的社会机制。美国社会历史学家琼·W·斯科特最早系统地论述“社会性别”的概念,她认为,首先,社会性别是区分社会地位和组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次,社会性别是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1]英国社会学家沃尔比认为,父权制是一种男人支配、压迫和剥削女人的社会结构和实践体系,并且,她认为父权制的运作由六种相互联系又独立的结构构成。第一,家庭内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女性承担家务劳动,负责生儿育女,而丈夫占有这些劳动。第二,有酬工作。女性只能停留在收入较低,低熟练程度的工作中,而被排斥在某些有酬劳动之外。第三,父权制国家。国家在政策、优先权上对父权利益有系统化的偏爱。第四,男性暴力。这是一种模式化和系统化的行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男性暴力,但国家却以不干涉的方法包容这种暴力。第五,性行为重点父权关系。第六,父权的文化制度。并且,沃尔比区分了两种父权制:私人父权制和公共父权制。私人父权制发生在男性家长控制的家庭内对女性的压迫,这种排外性的策略,将女性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公共父权制是一种集体形式的父权制,女性虽然可以涉足公共领域,但仍然被隔离在财富、权力和地位之外。沃尔比认为,现代社会,父权制正从私人父权制走向公共父权制。2、国外就业期望的研究国外关于就业期望的研究是随着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并不断深入的。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发现许多青年人离校后失业,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也不是社会缺乏就业机会,而是他们没有遇到他们期望的工作。[2]在他的倡导下,设立波士顿地方职业局,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和有关的就业理论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理论界先对以就业期望为中心的择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业心理学研究就已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外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状况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收入预期。Betts发表的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269名在校生收入预期的报告,以及欧盟十国在1999一2001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期望开展的联合调查研究,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尽管他们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研究重点也各有侧重,在一些研究结论上却达成了一致,即高校学生通常都会高估目己的预期收入;他们的收入预期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收入预期会受到性别、家庭背景、学校、专业、年级、成绩等因素的影响;本科学生一般是在四年级才形成关于收入预期的成熟想法等。这些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并完善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预期和投资回报的既有认识由于学者们的职业心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他们理解的就业期望理论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3]川金兹伯格等人的职业发展理论模型。他们认为职业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幻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在尝试阶段,青少年学会以个人能力为核心,增强自己感兴趣方面的能力,开始了解就业价值,并在考虑个人及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统整与就业选择有关的材料,确定未来就业方向。[2]塔德曼和哈瑞的职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预期和实践两大时期,其中预期时期需借助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世界,并逐渐建立一种个人与工作协调统一的状态。霍兰德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看成人格特征的表现,并提出了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习惯型六种人格类型和与之相应的六种职业环境。[4]塞普尔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塞普尔认为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并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完成与否,影响到后一阶段的发展情况,他认为职业选择可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形成期(14一18岁)相当于中学,对工作有初步的想法;探索期(18一20岁)相当于中学、中专毕业到上大学,根据职业爱好缩小职业选择范围,从而迈出职业选择的第一步;建立期(21一24岁)根据职业爱好完成训练并受雇,相当于大学;维持期(25一35岁)安于适应的职业选择;巩固期(35岁以后)地位提高,出成就。[4]其中青年时期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修正和形成一种新的自我想象和自我概念通过选择使其快乐。成功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来检验自己的自我感念。该理论还认为职业的选择及发展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探索和担任职业角色,自我概念也得到了发展。个体通过检验各种角色扮演经历来增进对自己的观察了解,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其一个特殊方面即职业自我概念就成为青年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塞普尔于1957年提出了人们在择业时最重视的15个条件。后来金耐等人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等4个因素,总的来看,他们倾向于把就业期望纳入个性(人格)的范畴。[6](二)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目前,国内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一是用数据说明问题,釆用发放问卷、统计分析宏观的数据的方法对男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做出比较,例如以下枚举的几项大型调查研究,以及麦可思公司今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蓝皮书》里的宏观数据统计。二是根据调查数据和人们日常对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观念,做出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思辨讨论;三是用经济学的歧视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1、结合大型调查所做宏观数据分析2000年1月-6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和吴庆的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的就业率基本持平(72%和74.1%)。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本次的调查中,24%的男生、60%的女生和47%的用人单位认为: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且很严重”。此项调查还对男女样本进行比较,认为两大问题值得关注“女生自信心略低于男生、女生更需要求职心理服务”。[7]2012年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二十周年所作专项调查,调查通过江苏妇女网页向大众调查和深入南京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进行。调查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曾因性别遭用人单位拒绝,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经历。2014年6月厦门大学对1068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雇用单位签约时拟付的工资低于3000的比例高达78.8%,高于男生11.3个百分点,拟付工资低于2000的女生占总人数的64.4%,高于男生14个百分点。2014年4-5月,上海市妇联妇女研究中心组织的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求职感受上,55.8%的女生认为求职时遭遇了请别其实,63.7%的女生和47.6%的男生认为用人单位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小浩与其同事们对全国20多所各类高校的大约两万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认为性别因素对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性别因素对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影响也很显著,男生起薪水平高于女性。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理工农医专业上。2009年男性毕业生的初次落实率为69.6%,而女性为60.1%,相差9.5个百分点。男性毕业生的月起薪平均为2466元,而女性为2242元,相差224元。2、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描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就业率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比男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薪资水平等来描述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如对当今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白飞2012)、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曹星,岳昌君2013)、从一组就业率数据看女大学生就业(李伊涵,童菲2014)等。3、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研究在原因方面,已有研究认为传统的男强女弱观念、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法律法规不完善、高等教育与女性发展需要不协调、女性自身定位不自信为主要影响因素,如社会性别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性别差异——以洛阳地区高校为例(袁妙或2011)、社会性别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金晶2009)、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崔艳2010),对策方面,已有研究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关机构、加强就业指导、改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女大学生自身能力提高这几个问题入手,如浅议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邓接红2010)、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及对策(胡燕2010)、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及新对策(黄娥2010)等。4、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调查这类研究侧重于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特别是就业心理的辅导。如浅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试(李延旺2011)、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控措施(刘春来2006)等。5、关于就业期望的研究我国关于就业期望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学术界日益重视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楼静波等认为,就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判断。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的职业问题上的反映。俞文钊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乃至整个人生所产生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8]于海波、张进辅研究90年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时,经济收入是大学生所考虑的重要的因素。[9]早在80年代初的许多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标准中“经济收入”这一因素并未成为主要因素,那时大学生的择业标准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与之相似,张进辅等在1989年的研究结果是,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择业因素中前三位分别是:有所作为、符合个人兴趣、自主性强;而其男女各类大学生选“能发挥专长、有所作为”一项的人都占一半左右,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非常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10]宁维卫1990年的研究结果是大学生择业时较重视成就、独立性和创造性等自我发展因素。[11]但到了19%年北京大学团委的调查结果是:把“经济收八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竟高达73.3%。[12]郑伦仁在1997
本文标题: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7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