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地理-大作业(格式已经调好)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14国贸)国际贸易地理大作业题目:德国国际贸易区域优缺点现状的分析2014年12月25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大作业成绩评定表学号姓名承担任务得分备注201402010138肖棉芳(组长)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检查格式有无错误201402010137郑家文搜集资料,标注大作业的格式并把作业打印出来201402010105林佳搜集资料,提建议,进行调查分析得到的数据评语老师签名:年月日德国国际贸易区域优缺点现状的分析目录一、德国的概况...............................................................1二、德国的现代化进程.........................................................3三、德国的科技...............................................................4四、德国的农业产业结构.......................................................4五、德国的工业产业结构.......................................................6六、德国的对外贸易...........................................................8七、德国的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11八、德国的优劣势分析........................................................12九、小组总结................................................................13第1页德国国际贸易区域优缺点现状的分析德国经济不但讲求高速的发展,还注重社会的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的保障十分到位。德国经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投资和财富创造的基础。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基于一流产品/服务的出口导向、关注利益相关方的企业治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全面的结构改革。这些都支撑了德国经济模式的良好表现。德国经济发展的迅速使得德国贸易的高速增长,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贸强国、第一大出口国和最大贸易顺差国,这都都凸显了德国作为欧盟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德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为本国企业对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框架环境。一、德国的概况1.德国的地理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约为35.7万平方公里。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协定,德国在北海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第2页2.德国的经济概况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作生产总值仅此于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但东西两部分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是全德的经济主体。德国工业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国外。中小企业是工业的中流砥柱,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高。201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27376亿欧元,增长率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280欧元。国民总收入21188亿欧元。3.德国的人口概况德国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人口8253万(2005年底),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通用德语。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信奉罗马天主教。有750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9%。虽然历史上德国曾是一个传统的人口迁出过,现在却成为世界移入侨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侨民绝大多数来自土耳其,前南斯拉夫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近年来,来自亚洲的移民在逐渐增多。这些外籍工人已成为德国劳动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第3页分。长期以来,德国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不断老龄化,这已成为德国面临的热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德国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85%以上;城市化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小城市高度发达,大城市数量少,规模也不突出。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三座:柏林,汉堡,慕尼黑。首都:柏林,人口338.7万。(2001年9月)4.德国的交通概况德国是一个交通高度发达的国家,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全面发展,其中尤以公路为主,目前全国跨地区的公路网总长大约23.1万多公里,其中1.1万多公里是高速公路,这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德国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十分惊人,8000多万人口拥有5000多万辆汽车,一个家庭可能就同时拥有几辆汽车,城市的车流量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交通却非常好。德国发达的公共交通堪称世界一流水平,国内各主要城市间都有班机飞行。在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公路50万公里,密如蛛网,高速公路仅次于美国。还有3.1万多公里的铁路四通八达。市内公共交通有公交车和地铁,售票检票自动化。西德人80%靠自己的小车上下班,道路上轿车首尾相接,没有交通警察,只靠红绿灯。立体交通,网安全畅通,秩序井然。二、德国的现代化进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科学与教育的崛起,已成为改造生活与世界的最为强大的决定性力量,德意志人为此作出了特别巨大的贡献。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在生理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中,1835年以前,德意志人取得了63项,而世界其他民族总共只有43项;到1864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156项,而世界其他民族总共只有57项;1864年到至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89项,而世界其他民族总共只取得了11项。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的发现方面,1836年前,德意志人取得了108项,英国与法国取得了206项;但是到1855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231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取得了201项;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人取得了136项,英法总共只取得了91项。在医学领域里,1819年前,德意志人取得了5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取得了22项,而到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33项,已超过了英国与法国总和的29项。德国在环境科技第4页开发及运用上较为成熟,企业投入于环境科技领域达2,000亿欧元以上,德国环境科技重点包括发电、永续能源交通工具、原料效率、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资源回收及永续水管理。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主要由各州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三、德国的科技德国十分重视高技术开发,其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激光、纳米、电子、物、信息通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近年来,德国确保在世界汽车和机器制造领域技术的中心地位之时,正日益成为激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中心。另外,德国把微电子技术在所有相关领域的应用视为重点,并一直在改善法律框架条件,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在环保技术领域,德国以18.9%的世界市场份额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在世界贸易中,德国高附加值产品以19.5%的市场份额居世界各国之首。日本以19.3%列第二位,而美国仅占13.1%,名列第三。德国政府为提高技术能力作出了各种努力,尖端技术产业占了其工业生产的11.7%。如今,德国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均拥有雄厚实力,是世界第二大高技术出口国。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国家等美誉。四、德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德国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畜牧业十分发达,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结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这种结构的建立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得以调整和发展的。首先从自然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德国雨水丰沛,日照少,山地和沼泽地多,不利于耕种,而适于牧草或饲料作物生长,种植牧草和饲料,发展畜牧业是提高能量转换率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增加绿地覆盖率,涵养水土,净化空气;第二,这种生产结构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人们提供高质量、高营养的乳肉制品,在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产值;第三,这种农业结构有利于走农业良性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德国家庭农场多以养畜为主,兼营种植业,在政府政第5页策鼓励下,有许多农场只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的施用超过化肥,使畜牧业和种植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减少了化肥施用过多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种植业产业结构20世纪50年代中期,德国耕地中只有58%用来种植谷物,其中冬小麦和冬大麦占22%。1979年,谷物种植面积扩大至71.8%,其中冬小麦和冬大麦达到47%。80年代,谷物种植面积受到限制,到1990年,谷物种植面积减少到61.3%,但其中冬小麦和冬大麦的面积却增加到60%。1998年谷物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9.4%,其中小麦占39.8%;粗粮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5.7%,其中玉米占59.6%。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来看,总的趋势是: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德国统一后,1990~199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最大,为20.5%,其次是小麦和油菜,分别为14.2%和6%;大麦、马铃薯和甜菜的种植呈下降趋势,1990~1998年,大麦种植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14%,其次是马铃薯和甜菜,分别为13%和9.2%。(一)畜牧业产业结构德国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在60%以上,1986年达68%。1992年原联邦德国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2%,其中牛奶的产值占24%,牛肉占18%,禽肉禽蛋占5%,其它畜产品占1%。新联邦德国(原东德)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4%,其中牛奶占22%,牛肉占9%,猪肉占15%,禽肉禽蛋占6%,其它畜产品占1%。近年来,原联邦德国的牛肉、猪肉及肉类总产在欧共体12国中居前3名。猪肉的生产约占欧共体猪肉市场的30%。近10年来,受市场导向和政策调节的影响,畜群数量逐年递减。例如:肉牛屠宰头数1991~1998年从760.2万头减少到459.1万头,8年期间减少了39.6%;同期奶牛从601.6万头减少到502.4万头,减少了16.5%;猪肉、羊肉等产量逐年下降,原因均是受欧共体生产限额的影响。(二)渔业产业结构近几十年内,德国渔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世界各沿海国家将其捕鱼区扩大到200海里。传统的重要渔业资源由于过量捕捞,特别是由于无节制地采用现代化的捕捞方法而大大减少。由于这种情况,德国的鱼船队急剧减缩。第6页德国最重要的捕鱼区是北海,其次是波罗的海、西不列颠和格陵兰水域。根据欧共体共同的渔业政策,各成员国要按分配比例及捕捞定额进行捕捞,从而保证渔业生产与生态、经济长期合理地发展。1997年德国海洋渔业的捕捞份额是41万。五、德国的工业产业结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后来电气、电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地理-大作业(格式已经调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7560 .html